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铁宏

作品数:62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理学
  • 13篇化学工程
  • 7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瓜环
  • 9篇荧光
  • 9篇量子
  • 9篇量子点
  • 8篇
  • 6篇微量元素
  • 6篇缓释
  • 6篇缓释性
  • 5篇探针
  • 5篇六元瓜环
  • 5篇八元瓜环
  • 4篇荧光探针
  • 4篇原子
  • 4篇原子吸收
  • 4篇院校
  • 4篇主客体
  • 4篇相互作用
  • 4篇聚合氯化铝
  • 4篇钾钙肥
  • 4篇赤泥

机构

  • 51篇黔南民族医学...
  • 16篇贵州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山东博迈康药...

作者

  • 62篇孟铁宏
  • 36篇李春荣
  • 20篇胡先运
  • 16篇刘仕云
  • 10篇朱云勤
  • 10篇姜艳萍
  • 10篇王恒
  • 7篇李令
  • 7篇张汝国
  • 7篇赵鸿宾
  • 6篇江鸥
  • 4篇臧贵勇
  • 4篇陈文建
  • 3篇肖昕
  • 3篇罗亚男
  • 3篇任竹君
  • 3篇潘卫东
  • 3篇王传明
  • 3篇陶晨
  • 3篇余跃生

传媒

  • 6篇化学研究与应...
  • 4篇化学试剂
  • 4篇无机盐工业
  • 3篇化工生产与技...
  • 3篇广州化工
  • 2篇化肥设计
  • 2篇化肥工业
  • 2篇食品工业
  • 2篇分析试验室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化工技术与开...
  • 2篇影像科学与光...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岩矿测试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凝胶法氢氧化铝制备三聚磷酸铝工艺参数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以拜耳法赤泥和85%工业磷酸为原料制备三聚磷酸铝。拜耳法赤泥通过高温烧结改性,用碳酸钠碱溶法溶出改性赤泥中的铝,制备高活性氢氧化铝凝胶,烘干得到氢氧化铝干胶。采用氢氧化铝干胶与工业磷酸,通过中和反应、缩合反应、水化反应,制备三聚磷酸铝。最佳工艺参数:磷酸与氢氧化铝体积质量比(mL/g)为30/10,缩合温度为290℃,缩合时间为4 h,中和温度为常温,加水量为10 mL。对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盐雾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为合格的三聚磷酸铝产品,防腐性能达到工业指标。
陈星朱云勤张建新刘应科张頔孟铁宏胡兆平
关键词:三聚磷酸铝氢氧化铝凝胶工艺参数
贵定云雾绿茶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及溶出特性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贵定云雾绿茶中微量金属元素Fe,Zn,Ni,Se和Mn的含量及其溶出特性。对云雾绿茶中5种微量金属元素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在93.67%~102.3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57%~1.67%之间。对云雾绿茶进行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冲泡次数微量元素的溶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云雾绿茶中微量元素的溶出量呈现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随冲泡次数的增多,云雾绿茶中的微量元素溶出量逐渐减少。方法简便,灵敏,适合常规分析。
李春荣孟铁宏刘仕云
关键词:微量元素
枇杷花茶中微量元素的溶出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枇杷花茶中微量元素钙、铁、锰、镁、锌、镍和铜的含量,并对枇杷花茶进行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浸泡次数微量元素溶出研究。结果表明,枇杷花茶中微量元素丰富,含量顺序为:钙>铁>锰>镁>锌>镍>铜。溶出特性研究表明,钙和镁最易溶出,而铁和锰较不容易溶出,微量元素的溶出量与浸泡时间呈现良好对数关系,单泡微量元素的溶出量与冲泡次数呈负指数关系。研究表明,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枇杷花茶中钙、铁等元素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适合常规分析;枇杷花茶最佳饮用条件为浸泡时间30 min,浸泡次数为3次。
李春荣孟铁宏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微量元素
超声提取乌纠黄酮的工艺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为合理开发利用乌纠,获得较多的乌纠黄酮,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苗药乌纠中的黄酮,并利用响应曲面法设计试验确定苗药乌纠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72℃,液料比33∶1(mL∶g)条件下,乌纠黄酮的溶出率达1.28%,RSD为1.13%。
李春荣孟铁宏罗亚男姜艳萍任竹君杨勤
关键词:黄酮超声响应面法
六、七、八元瓜环对乌纠中黄酮类成分芦丁的包结作用及缓释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六、七、八元瓜环与芦丁的相互作用以及p H对其作用的影响,考察了包合物的体外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六、七元瓜环可以与芦丁形成1∶1的主客体包结物,八元瓜环与芦丁形成1∶2的包结物。包结平衡常数分别为3.6×10~5L·mol^(-1)、2.1×105L·mol^(-1)、1.9×10^(10)L^2·mol^(-2)。芦丁原药,Q[6]-芦丁、Q[7]-芦丁、Q[8]-芦丁包结物在人工胃液(p H=1.2)中60 min内的累计释放度分别为60.19%、46.71%、49.57、32.54%,在人工肠液(p H=6.8)中的累计释放度分别为73.76%、48.58%、51.32%、33.58%,且缓释曲线非常相似。实验结果表明,瓜环-芦丁主客体包结物的体外累积释放度明显低于芦丁原药,瓜环Q(n=6、7、8)对芦丁均有明显的体外缓释作用,且Q[8]对芦丁的缓释效果最为显著。
李春荣孟铁宏
关键词:瓜环芦丁缓释性主客体相互作用
曲面响应法优化黔产野生刺梨干中VC超声提取工艺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黔产野生刺梨干果中VC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为自变量,以VC的溶出量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试验方法,研究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VC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这三个因素对VC的溶出量均有显著影响,确定提取V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17 min,液固比24︰1(m L/g),在此条件下,VC的溶出量可以达到7.75 mg/g。
李春荣孟铁宏刘仕云
关键词:刺梨VC响应面法
高荧光量子产率的二硫化钼量子点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
2021年
二硫化钼量子点(MoS_(2)QDs)具有优良物理、化学等特性,在催化、荧光成像和荧光传感及生物成像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制备方法及量子产率仍有改进空间。本工作以钼酸钠提供钼源,谷胱甘肽提供硫源,通过"自下而上"一步水热法制备MoS_(2)QDs,并以其荧光强度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MoS_(2)QDs制备条件中的钼源与硫源比例、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结果表明,最佳钼源与硫源质量比例为1∶3.5、最佳pH值为4-8之间、反应时间18 h、反应温度210℃。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出MoS2QDs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30 h、反应温度220℃、钼源与硫源比例为1∶3.5、pH值为3,荧光量子产率高达21%。所制备MoS2QDs的粒径4.0±0.35 nm,且单分散,富含氨基和羧基官能团,紫外吸收峰336 nm;发射波长为424 nm;半峰宽79 nm。可为MoS_(2)QDs在高灵敏的离子、生物分子检测以及低毒的细胞成像打下基础。
韦亦泠邓文江金彩虹李慧王传明孟铁宏孟铁宏赵鸿宾张文娟赵鸿宾李春荣胡先运
关键词:荧光性能荧光量子产率
医学大中专院校“医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化学是医学的基础,本文针对医学大专院校特点,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对医学化学课程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王升匀孟铁宏李春荣徐英志
关键词:课程改革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赤泥和石灰石混匀度被引量:1
2009年
用盐酸提取赤泥和石灰石的混合料后,通过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铁含量,进而求得混合料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以此来衡量混匀度。结果表明,该法与重铬酸钾法比较,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无显著性差异,测定混匀度的相对误差在±2%,且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对环境友好,可用于生产实时监控。
李令朱云勤张菊刘凯萍孟铁宏江鸥
关键词: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赤泥石灰石
瓜环与药物地丹诺辛的络合作用研究
2020年
选取了三种具有不同空腔大小的瓜环: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TMeQ[6])、七元瓜环(Q[7])、八元瓜环(Q[8]),并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热重分析技术、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探究了这三种瓜环与药物分子地丹诺辛(DDI)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具有不同空腔大小的瓜环与DDI之间具有不同的作用模式。DDI与Q[7]、Q[8]发生了主客体作用,地丹诺辛的呋喃环基团进入了瓜环的空腔。而且形成包结配合物后,DDI的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而DDI与TMeQ[6]并没有发生作用。
李春荣孟铁宏罗阳张威姜艳萍刘仕云范颖肖昕
关键词:瓜环药物分子主客体作用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