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立公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肿瘤
  • 3篇卵巢
  • 2篇上皮
  • 2篇细胞因子
  • 2篇淋巴
  • 2篇卵巢癌
  • 2篇宫颈
  • 2篇病理
  • 1篇阴部
  • 1篇人类染色体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乳头状瘤病
  • 1篇乳头状瘤病毒
  • 1篇上皮内
  • 1篇上皮内瘤
  • 1篇上皮内瘤样病...
  • 1篇上皮性

机构

  • 6篇山西省肿瘤医...
  • 3篇山西省肿瘤研...
  • 2篇太原市南城区...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太谷县人民医...

作者

  • 6篇孙立新
  • 6篇孙立公
  • 3篇闫丽隽
  • 3篇张少云
  • 2篇邵淑丽
  • 2篇赵瑞霞
  • 1篇丁进进
  • 1篇张彩翔
  • 1篇赵旭晔
  • 1篇李文军
  • 1篇黄慧
  • 1篇赵宏伟
  • 1篇张继华
  • 1篇李毅

传媒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9
  • 1篇199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基因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宫颈脱落细胞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基因(hTERC)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方法对210例HR-HPV阳性者中细胞学检查正常组30例、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5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ISL)5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SL)50例、鳞状细胞癌(SCC)30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的hTERC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立宫颈HISL(CINⅡ、CINⅢ、SCC)的最佳界值。结果①在正常组、CINⅠ、CINⅡ、CINⅢ、SCC组hTER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7%、11.3%、81.0%、96.0%、100%,其中CINⅠ、CINⅡ、CINⅢ、SCC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与CINⅡ、Ⅲ组及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各组中hTERC基因的扩增阳性率有增加的趋势(P<0.05),且个体阳性细胞核的计数增加,分别为正常组2.0%,CINⅠ组6.4%、CINⅡ组9.6%、CINⅢ组11.0%、SCC组20.0%,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TERC检测HR-HPV阳性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94.01%、89.25%、91.67%、92.22%、91.90%。③多种复合类型的信号模式在HISL中的表达较高。结论 hTERC在预测HR-HPV阳性且宫颈细胞学检查为异常的宫颈病变的病理结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个体hTERC阳性细胞个数及信号模式构成有望成为辅助宫颈病变筛查及监测病变进展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
丁进进孙立新赵宏伟孙立公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卵巢癌化疗前后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化疗前后卵巢癌患者体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检测30例卵巢癌患者化疗前、后和15例健康妇女血浆中Th1类细胞因子(白介素2、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和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4、白介素6、白介素10)表达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在化疗前较健康妇女Th1表达降低,而Th2表达明显升高(其中IL-10升高无统计学意义);卵巢癌患者化疗后,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均有降低,但Th2类细胞因子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卵巢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Th1类细胞因子均呈低表达,细胞免疫受抑制。②化疗后Th2类细胞因子强势表达明显降低。
孙立新孙立公闫丽隽张少云
关键词:卵巢癌细胞因子化疗
外阴疣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1998年
外阴疣状癌较罕见,是鳞状上皮细胞癌的一种变异类型,此病常同时伴有HPV病毒感染,文献〔1〕曾报道外阴疣状癌2例,占同期外阴癌的0.67%(2/300),我院1990年1月-1998年5月共收治外阴癌118例,其中外阴疣状癌5例,占4.24%,现将本院...
孙立新李文军赵旭晔张继华黄慧孙立公李毅
关键词:外阴部肿瘤疣状癌临床病理
宫颈癌IB_1、IB_2期的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分析宫颈癌分期中IB1、IB2期的治疗结果以及淋巴结转移、宫颈间质浸润、组织分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56例IB期宫颈癌全部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除术,72例辅以术前放疗(IB1期39例,IB2期33例),83例行术后放疗(IB1期61例、IB2期22例),11例行术前、术后放疗(IB1期5例,IB2期6例)。结果随访5年以上者249例,总的5年存活率69.9%,IB1期为73.3%(184/251),IB2期为61.9%(65/105)。5年存活率:单纯手术组IB1期为71.2%,IB2期为70.5%;术前放疗+手术组IB1期为89.7%,IB2期为63.6%;手术+术后放疗组IB1期为70.4%,IB2期为50.0%。淋巴结阳性者5年存活率IB1期为63.6%,IB2期为54.5%。癌浸润宫颈间质外1/3的5年存活率IB1期为71.0%,IB2期为43.8%。组织分化差的5年生存率IB1期为60.0%,IB2期为38.8%。结论宫颈癌IB1与IB2期生存率有明显差异。
邵淑丽孙立新孙立公程琪珲张彩翔
关键词:宫颈肿瘤病理学淋巴转移
卵巢上皮性癌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MHC-Ⅰ)在卵巢癌肿瘤免疫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癌患者组织细胞MHC-Ⅰ类抗原的表达,用阳性细胞百分率表示MHC-Ⅰ类抗原表达的数量,用荧光强度表示MHC-Ⅰ类抗原表达的质量。结果卵巢癌组织细胞表面MHC-Ⅰ类抗原数量及质量(25.22±21.23、4.37±3.63)较正常卵巢组织(43.56±18.47、7.43±5.87)下降(t=3.4005,P<0.05;t=2.937,P<0.05),且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人卵巢癌患者组织中MHC-Ⅰ类抗原的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免疫有一定的相关性。
孙立新闫丽隽孙立公赵瑞霞张少云
关键词:卵巢肿瘤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流式细胞术
全文增补中
Th1/Th2类细胞因子检测在卵巢癌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浆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检测34例卵巢癌患者及14例健康妇女血浆中IL-2,IFN-γ,TNF-α,IL-4,IL-6,IL-10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较健康妇女血浆中IL-2,IFN-γ,TNF-α水平明显降低,而IL-4,IL-6明显升高,且这种变化随临床期别的升高更加明显。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检测Th1/Th2类细胞因子可作为评价卵巢癌临床进展及预后指标。
孙立公孙立新闫丽隽赵瑞霞邵淑丽张少云
关键词:卵巢癌TH1/TH2类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