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庆珍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血白细胞
  • 1篇药物疗法
  • 1篇早期胃癌
  • 1篇造影
  • 1篇肿瘤
  • 1篇胃癌
  • 1篇疗法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治疗
  • 1篇化疗
  • 1篇化疗后
  • 1篇钡餐
  • 1篇钡餐造影

机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孔庆珍
  • 1篇曾勇
  • 1篇曾勇

传媒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导管化疗后血白细胞下降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1997年
报告81例各种恶性肿瘤病人,共接受导管化疗144例次。均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行相应动脉内灌注化疗(108例次)或油剂化学栓塞(36例次)。结果:64例治疗后WBC下降,统计学处理显示对WBC下降有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50岁、曾接受过放疗或化疗、肝功能不全、同时联用ADM及MMC,MMC用量每次大于10mg。本文首次提出药物全部灌注而不施行油剂化学栓塞是WBC下降的重要危险因素。故尽可能施行油剂化学栓塞,改变药物剂量分布,减少全身血药浓度.是防止导管化疗后WBC下降的有效方法。应充分注意导管化疗方案的个体化。
孔庆珍曾勇吴惠捷李小岴
关键词:介入治疗血白细胞肿瘤药物疗法
早期胃癌的常规钡餐检查方法及征象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通过各种常规钡餐方法的比较及早期胃癌(EGC)的征象分析,提高常规钡餐造影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对44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进行回顾性研究,重点对溃疡型进行研究,并与32例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溃疡对照。结果:EGC病例中X线发现异常的总阳性率95.5%,采用双对比像、粘膜像、充盈像、压迫像的阳性率分别为90.9%、81.8%、54.5%、56.8%;对病变及周围粘膜均能清晰显示并能提示或诊断为恶性的分别为36.4%、22.7%、20.5%、15.9%,EGC的X-线阳性或可疑阳性率为61.4%。恶性病变与良性溃疡比较分别如下:大小1.38cm(0.7~3.5cm)及0.7cm(0.4~1.5cm),P<0.05;溃疡深度平均3.45mm及5.47mm,P<0.01;底部或边缘出现颗粒状突起为78%及15%,P<0.05;周围粘膜不规则或中断、融合12例及2例,P>0.05。结论:双对比像与粘膜像能更多更清晰地发现病变,压迫像对胃下部前壁病变的显示很重要,应尽可能用4种检查方法对每一部位进行检查,以相互补充证实;溃疡相对大而浅及底部或边缘出现颗粒状突起对早期恶性病变有鉴别意义;不同于进展期胃?
孔庆珍李小丘曾勇王锡国
关键词:胃癌钡餐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