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斌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颌骨
  • 3篇下颌
  • 2篇导管
  • 2篇导管癌
  • 2篇细胞
  • 2篇下颌骨
  • 2篇涎腺
  • 2篇涎腺导管
  • 2篇涎腺导管癌
  • 2篇病理
  • 1篇蛋白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血管化腓骨
  • 1篇血管化腓骨瓣
  • 1篇牙拔除
  • 1篇牙再植
  • 1篇牙周
  • 1篇牙周膜

机构

  • 11篇昆明医学院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11篇夏斌
  • 9篇王卫红
  • 9篇许彪
  • 7篇朱谨
  • 3篇胡瑶瑶
  • 2篇王春艳
  • 2篇边莉
  • 2篇黎明
  • 1篇李松
  • 1篇谢玲
  • 1篇兰柳萍
  • 1篇邵聪吉
  • 1篇段开文
  • 1篇赵利芬
  • 1篇邓家永
  • 1篇陈建中
  • 1篇孙鑫
  • 1篇胡瑜
  • 1篇吴勇
  • 1篇杨禾丰

传媒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云南医药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耳前、下颌下切口治疗咽旁颞下窝肿瘤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咽旁颞下窝肿瘤合适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本院2007年9月至2009年4月7例咽旁颞下窝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行耳前、下颌下切口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未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2个月至3年,无1例复发。结论:对于边界相对较清楚的咽旁颞下窝肿瘤,单纯耳前、下颌下切口可顺利切除肿瘤,该手术入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王卫红朱谨夏斌孙鑫许彪
关键词:咽旁颞下窝切口肿瘤
三维模拟技术在埋伏牙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埋伏牙拔除前或拔除再植术前,充分了解复杂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其与邻牙的关系,评估再植牙再植区部位及再植区空间,对成功实施手术至关重要。我们对于常规X线片不能清晰显示的11例复杂埋伏牙患者,进行术前颌骨CT扫描,
王卫红许彪黎明邵聪吉朱谨夏斌
关键词:埋伏牙模拟技术牙再植CT扫描牙拔除X线片
壳聚糖/葡甘聚糖混合膜对人牙周膜细胞作用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壳聚糖/葡甘聚糖膜单独、以及膜加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第4代人牙周膜细胞共同培养,观察壳聚糖/葡甘聚糖膜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质量比壳聚糖与葡甘聚糖共混膜对第4代细胞HPDLCs增殖影响及其对碱性磷酸酶活性(ALP)影响。结果:不同质量比的壳聚糖/葡甘聚糖混合膜对HPDLCs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加载bFGF后,HPDLCs增殖得到增强,且壳聚糖/葡甘聚糖膜比3:0和1:2的混合膜还可增强ALP的活性水平。结论:壳聚糖/葡甘聚糖膜是一种潜在的牙周组织再生膜。
赵利芬夏斌段开文
关键词:壳聚糖葡甘聚糖人牙周膜细胞引导组织再生
VEGF、C-erbB-2及GCDFP-15在涎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基因C-erbB-2及巨囊性病液体蛋白(GCDFP-1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涎腺导管癌组织中VEGF、C-erbB-2及GCDFP-15的表达情况,以涎腺多形性腺瘤和涎腺囊肿作对照。结果涎腺导管癌中VEGF、C-erbB-2及GCDFP-15均100%阳性表达,VEGF、C-erbB-2及GCDFP-15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70%、0%,在涎腺囊肿中的表达分别为40%、0%、0%。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C-erbB-2在涎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GCDFP-15和C-erbB-2可作为涎腺导管癌的病理学诊断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王卫红王春艳边莉夏斌胡瑶瑶许彪
关键词:涎腺导管癌
涎腺导管癌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SDC)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昆明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01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8例SDC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CK)、巨囊性病液体蛋白(GCDFP)-15、雄激素受体(AR)、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SDC好发于腮腺,术前多有面瘫表现,复发3例。计算机断层扫描示界限不清,可伴有类结晶形成。VEGF、CK、GCDFP-15及C-erBb-2均呈阳性表达,多数病例AR呈阳性表达。结论SDC是一类恶性程度很高的涎腺肿瘤,类似乳腺导管癌。GCDFP-15、AR及C-erBb-2对SDC的病理学诊断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卫红王春艳边莉夏斌胡瑶瑶许彪
关键词:病理特点涎腺导管癌
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壁性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良性肿瘤,其组织来源于牙源性上皮或者上皮残余,该肿瘤生长缓慢并有局部浸润骨质的特点,为避免复发,临床上大多采用扩大切除术,这样容易造成面型的改变和咀嚼功能的降低,对于发育期间的青少年患者还会造成面部发育畸形等。因此不容易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特别是青少年患者。因此近2年来我们对部分有适应症的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治疗术,待囊腔缩小至2.5cm以下,
夏斌王卫红朱谨许彪
关键词:成釉细胞瘤保守治疗开窗减压术
髁突颈部骨折对下颌骨及髁突生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大鼠髁突颈部骨折模型,研究髁突骨折对大鼠下颌骨及髁突生长的影响.方法用眼科剪造成雄性SD大鼠单侧髁突颈部横形骨折,以其对侧、非手术组及假手术组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1、3、5、9周处死SD大鼠,行下颌骨及髁突的测量和影像学观察.结果骨折后患侧下颌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下颌体宽度及髁突均较健侧及非手术侧小,髁突形态改变.结论动物模型具备良好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髁突颈骨折后,应力改变对下颌骨和髁突的生长具有影响,可导致健、患侧下颌骨及髁突的不对称.
胡瑜夏斌杨禾丰兰柳萍陈建中李松
关键词:下颌骨髁突骨折
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元中BCL-2、P53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大鼠面神经总干压榨伤及切断伤后,BCL-2、P53在其神经元中的表达。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组I右侧面神经总干压榨伤,组II为同体左侧面神经总干切断伤,组Ⅲ为正常对照侧。用HE染色的方法观测术后各期面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用二步免疫组化法检测面神经元内BCL-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面神经总干压榨伤后,其神经元未发生死亡,而总干切断伤会引起神经元死亡,面神经干切断1w后BCL-2、P53蛋白表达开始增强,3w时达到高峰,且切断后神经元数与BCL-2,P53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结论BCL-2、P53蛋白参与面神经总干切断后诱导神经元凋亡过程的调控,BCL-2,P53的表达变化决定面神经死亡。
王卫红许彪朱谨夏斌
关键词:面神经损伤
慢性磷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磷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及其机理,为临床及黄磷职业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因黄磷中毒引起颌骨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上颌骨4例,下颌骨2例。2例下颌骨磷性骨髓炎患者诊断为职业病。结论磷性颌骨骨髓炎不仅发生于下颌骨,也可发生于上颌骨。上颌骨也应作为黄磷作业的健康检查及职业病诊断参考。
谢玲王卫红许彪朱谨夏斌
关键词:职业病
三维模拟技术在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模拟技术在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因下颌骨肿瘤需行下颌骨切除术的患者,利用腓骨瓣或腓骨肌皮瓣修复,术前应用三维重建软件对患者进行模拟手术。同时进行三维原型实体模型制作,临床手术中根据模型塑形腓骨。结果:术前三维模拟腓骨重建下颌骨缺损手术与临床术中所见及操作一致。术后患者面部外形满意。结论:术前应用三维模拟技术可充分评估患者下颌骨肿瘤的切除范围,详细了解腓骨及腓血管的情况,再结合快速原型技术,不仅为临床手术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手术精确性。
王卫红许彪邓家永黎明朱谨夏斌
关键词:血管化腓骨瓣下颌骨缺损快速原型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