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刚
-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巧用膀胱冲洗器和中心静脉测压尺测定膀胱压的方法介绍被引量:2
- 2010年
- 张军建高宇夏文刚
- 关键词:膀胱冲洗器膀胱压
- 急性胰腺炎合并早期复极致恶性心律失常及其机理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早期复极与恶性心律失常三者可能存在的联系及相关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4日就诊于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的1例急性胰腺炎合并早期复极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男,51岁,因'左上腹痛、呕吐9 h'入院,经问诊和查体后以'急性胰腺炎'为诊断收入消化内科。入院后查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均升高,腹部CT考虑急性胰腺炎。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20次/分,心律齐,V2见Q波形成,早期复极。经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补液等治疗,患者腹痛、呕吐缓解。入院后第7天,患者休息时突发左侧胸痛、背痛,疼痛剧烈,血压75/39 mmHg,脉搏50次/分,持续数分钟后缓解,3 h后休息时再次发作,发作时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ST段抬高,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最慢心率约27次/分。急查D-二聚体为0.38 mg/L,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为1.4 ng/mL,肌钙蛋白为0.01 ng/mL,肌红蛋白为41.8 ng/mL。心肌酶谱:CK为32 U/L,CK-MB为6.1 U/L,肌钙蛋白阴性。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左优势型,左前降支近段管壁不规则。立即安装临时起搏器,术后未再发作,临时起搏器于术后7 d拆除,入院20 d后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未再出现类似症状。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早期复极患者有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医务人员应重视。
- 樊云刘勇刘玉芳夏文刚龚玲蒲丽君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早期复极心律失常
-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后患者生活质量与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指标变化及相关性探讨
- 2023年
- 分析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80粒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分为单腔起搏器VVI模式(单腔组)与双腔起搏器DDD模式的患者(双腔组),各40例。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起搏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同时间进行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起搏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间SF-36各维度评分及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均无差异(P>0.05),起搏治疗后SF-36评分与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动态血压检测显示,双腔组起搏治疗后动态血压中24h收缩压标准差(24h SBP-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 DBP-SD)更低于单腔组(P<0.05)。结论 永久性单腔、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单腔起搏对患者的血压影响较不稳定;监测患者的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可有效评估植入后的生活质量。
- 龚玲刘玉芳夏文刚
- 关键词: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生活质量
-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Hcy、Cys-C、NT-proBNP、hs-CRP水平动态变化对比观察及意义探讨
- 2022年
- 分析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氨基末端pro脑钠肽(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对我院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研究。并同期选取健康人群(窦性心律)进行对比。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液检验,分析血清Hcy,Cys-C,NT-proBNP,hs-CRP水平动态变化的意义。结果:疾病组血清各指标高于健康组,P<0.05。永久性房颤组血清各指标高于其他房颤组,P<0.05。结论:血清Hcy,Cys-C,NT-proBNP,hs-CRP水平可促进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且血清各指标水平与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即病情越重,则血清各指标水平越高。因此,血清各指标水平在临床诊治心房颤动患者中均具有重要意义,且能为预测预后提供有力的参考价值。
- 代燕夏文刚熊绘邱毅张晓娟
- 关键词:心房颤动HCYCYS-CNT-PROBNPHS-CRP
- 奥美拉唑致尖端扭转型室速1例
- 2022年
- 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tes,TdP)是一种较凶险的心律失常,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其中获得性TdP的发生原因包括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心动过缓、缺血和缺氧等。药物所致的TdP往往在临床工作中易被忽视,本文报道并分析1例由奥美拉唑导致的TdP病例。
- 张子渠夏文刚柳淑琴刘勇
- 关键词:奥美拉唑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律失常
- 一种肥厚型心肌病脉冲消融定位装置和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肥厚型心肌病脉冲消融定位装置,包括图像获取模块,该模块负责捕获训练图像和消融位点的空间位置信息;参考信息获取模块,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消融点的空间位置信息,所述空间位置信息;所述空间位置信息通过医学影像技术...
- 任强王议刘玉芳夏文刚刘丽平
- 不同给药时间对非杓形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长效降压药物在不同给药时间对非杓形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动态血压明确患者血压节律为非杓形(收缩压、舒张压)的高血压患者共10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6,18:00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 5mg)及对照组(n=53例,06:00~08:00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 5mg)。4周后动态血压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血压值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两种给药方式均能有效降低收缩压、舒张压;试验组能有效改善收缩压血压节律,使非杓形血压节律恢复杓形,对比对照组对血压节律的影响,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 05),但对舒张压血压节律影响,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采用18:00给予长效制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能有效改善非杓形血压节律患者的收缩压血压变异性。
- 樊云黄文良夏文刚龚玲蒲丽君刘玉芳
- 关键词:高血压病血压变异性时间治疗学
- 血清cTn I、MIF与TNF-α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 I),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VMC患者94例为病例组,与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Tn I,MIF与TNF-α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血清cTn I,MIF与TNF-α在鉴别诊断VMC中的临床价值。按照患者纳入本研究的时间,依次对纳入的患者进行60个月的随访,并分析血清cTnI,MIF与TNF-α水平与VMC患者临床转归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cTnI,MIF与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Tn I,MIF与TNF-α区分VMC与健康人群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9.7%/94.8%、73.8%/64.3%和49.3%/86.7%。联合三项指标区分VMC与健康人群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2(95%CI:0.842~0.963,P<0.001),灵敏度87.2%,特异性93.2%。随着血清cTnI,MIF与TNF-α水平的增高,VMC患者临床痊愈率显著降低,而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生率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Tn I,MIF与TNF-α对VMC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亦可作为VMC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 夏文刚
- 关键词: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病毒性心肌炎预后
- ICU患者无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评价ICU患者无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6月-2009年1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ICU进行的无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wist组)28例以及同期进行的传统气管切开术(传统组)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下置管成功。PercuTwist组术前血小板最低值22×10^9/L;手术时间平均为(7.2±1.6)min;出现并发症2例次。传统组术前血小板最低值54×10^9/L;手术时间平均为(31.55±5.4)min;出现并发症12例次。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气管后壁损伤相关并发症。PercuTwist组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01和P〈0.01)。结论:对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及肺部感染而需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首选PercuTwist;熟练掌握避免气管后壁损伤的手法及技巧,ICU患者采用无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是安全可行的。
- 张军建高宇夏文刚任勇
- 关键词:支气管镜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并发症ICU
- 急性心衰及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住院期间血清PCT、NT-ProBNP联合检测的价值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究急性心衰及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住院期间血清降钙素原(PCT)、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衰患者73例及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77例,作联合检测的观察组对象,即73例急性心衰患者为观察组A组、77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为观察组B组;同期另收集急性心衰与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作为非联合检测的对照组对象。2个观察组联合检测血清PCT与NT-ProBNP,对照组不检测或者只检测上述其中一个项目。分析比较血清PCT、NT-ProBNP水平,抗生素使用率,治疗效果,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A组、B组血清PCT、血浆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观察组A组血清PCT水平高于观察组B组(P<0.05);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A组、B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三组间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无差异性(P>0.05);经联合检测指导治疗策略后观察组A组、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组与观察组B组治疗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性(P>0.05);经联合检测指导治疗策略后观察组A组、B组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死亡率、住院费用及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A组与观察组B组抗生素使用率、住院费用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心衰及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时通过血清PCT与NT-ProBNP的联合检测能快速鉴别患者是否伴有细菌感染及严重性,同时还可评估心衰的严重程度,住院期间经联合检测指导治疗策略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死亡率、住院费用及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减低,值得推广及深入研究。
- 夏文刚刘丽平黄柯然刘玉芳
- 关键词:急性心衰血清PCTNT-PROB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