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漠玲

作品数:33 被引量:20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灌注成像
  • 13篇成像
  • 12篇灌注
  • 12篇肺癌
  • 8篇细胞
  • 8篇小细胞
  • 8篇非小细胞
  • 7篇血管
  • 7篇X线
  • 7篇X线计算
  • 7篇X线计算机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微血管
  • 4篇肿瘤
  • 4篇肺灌注
  • 4篇肺灌注成像
  • 4篇肺内
  • 4篇病理

机构

  • 30篇中南大学
  • 1篇长沙市中心医...

作者

  • 30篇周漠玲
  • 27篇刘进康
  • 25篇熊曾
  • 23篇周晖
  • 17篇陈伟
  • 10篇胡成平
  • 9篇朱智明
  • 6篇夏宇
  • 4篇周高峰
  • 3篇陈浩
  • 3篇陈胜喜
  • 3篇周建华
  • 2篇陆蓉莉
  • 2篇朱志明
  • 2篇胡平
  • 2篇黎格
  • 1篇林国强
  • 1篇李文政
  • 1篇何欣源
  • 1篇吕辉

传媒

  • 5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湖南工业职业...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六届中国放...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T1、T2 mapping技术定量评价左心室不同区域心肌初始T1、T2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检验磁共振T1、T2 mapping技术扫描获得的左心室短轴心肌不同区域和短轴全部心肌的初始T1值、T2值的差异,比较短轴层面测量间隔壁和全部心肌两种方法的差异。方法对26例健康者进行3.0 T心脏磁共振T1 mapping和T2 mapping扫描。分别测量间隔壁、前壁、侧壁、下壁和包括短轴层面整体心肌的初始T1值、T2值,比较不同区域和短轴全部心肌的初始T1值、T2值的差异。结果基底层、中间层不同区域心肌初始T1值不全相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84、2.641,P=0.001、0.037),间隔壁心肌T1值高于前壁和侧壁(P=0.005、0.023)。基底层、中间层和心尖层不同区域心肌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层、中间层、心尖层短轴全部心肌初始T1值和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壁与短轴全部心肌的初始T1值、T2值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者左心室心肌初始T1值存在区域差异,心肌T2值无明显区域差异,测量心肌T1值、T2值时应考虑到区域性差异的影响并规范测量方法。
吴仪周晖唐海雄李文韬胡平周漠玲周高峰雷凯波
关键词:心肌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非小细胞肺癌分化程度的价值及其机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化程度的价值及机制。方法应用MSCT对44例NSCLC行灌注成像,其中22例构建微血管构筑二维表型(2D—TMAP)。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趋势检验,探讨不同区域血流量(BF)、血容量(BV)、强化峰值(PEI)、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与NSCLC分化程度、2D—TMAP指标的关系。结果趋势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均显示,总BF、总BV和总PEI随NSCLC分化程度降低而减低,r分别为-0.613(P=0.000)、-0.309(P=0.042)和-0.350(P=0.020)。总PEI与总微血管密度(MVD)呈正相关(r=0.441,P=0.046),周围区BF、总BF、总BV、总PEI与未形成完整管腔的MVD、鼠抗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强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NSCLC的分化程度与未形成完整管腔的周围区MVD、PC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7(P=0.034)、0.656(P=0.002)和0.430(P=0.048),而与总MVD无关。未形成完整管腔的周围区MVD与VEGF、PCNA、ephrinB2和EphB4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6(P:0.005)、0.430(P=0.048)、0.634(P=0.002)和0.634(P=0.002)。结论灌注成像能有效评价NSCLC的分化程度,其机制在于通过检测微血管的管腔化程度来评价NSCLC的血流模式。
刘进康胡成平周漠玲周晖熊曾夏宇陈伟
关键词:血液灌注肿瘤分期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肺癌病理分级及组织类型的价值被引量:12
2008年
现代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影像诊断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为研究肿瘤微循环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运用16排多层螺旋CT对49例肺内单发肺癌进行分析,探讨CT灌注成像评价肺癌病理分级及组织类型的价值。
刘进康周漠玲朱智明熊曾陈伟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病理分级肺癌现代影像技术微循环变化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理特征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4例NSCLC患者行MSCT灌注扫描,用多元相关分析探讨灌注参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再分亚组进行趋势检验。结果灌注参数与NSCLC病理特征相关,血流量(BF)和强化峰值(PEI)随分化程度减低而降低(P值分别为0.009与0.021);有淋巴结转移组的BF和PEI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值分别为0.000与0.002);PTNM低分期组BF值明显低于高分期组(P=0.000);术后转移或复发组BF值明显低于未转移或复发组(P=0.000);不同病理类型灌注参数无明显差别。结论MSCT灌注成像通过无创性评价血管生成的方式和程度,间接反映肿瘤分化程度,从而预测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转移复发的可能性,是判断NSCL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良好指标。
刘进康周晖熊曾周漠玲朱智明夏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病理X线计算机
COPD患者双相MSCT气道成像与肺功能相关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双相(吸气相和呼气相)多层螺旋CT(MSCT)气道成像与肺功能的关系,旨在为COPD提供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方法 42例COPD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后行双相MSCT气道成像,使用自编气道分析软件获得第3~5级支气管双相管腔面积及其比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双相管腔面积及其比值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呼气相管腔面积与肺功能的相关性高于吸气相管腔面积与肺功能的相关性,且相关系数随管腔面积减小而增大,第5级支气管呼气相管腔面积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用力呼气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725与0.711,P值均<0.001)。(2)双相管腔面积比值与肺功能具有程度不一的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随着管腔面积变小而增加,第5级支气管双相管腔面积比值与FEV1%预计值及FEV1/FVC(%)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672与0.596,P值均<0.001)。结论双相MSCT气道成像能通过评价气道大小及其变化较好地评价COPD患者的肺功能状态。
姚景江熊曾刘进康胡成平张亚林朱智明周漠玲周晖王夏芳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
磁共振DKI序列定量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DKI序列参数MK值、MD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因素(病理分级及ER、PR、Ki-67、HER-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并于术前(或病理穿刺前)行M...
刘进康黎格周晖熊曾陈伟周高峰周漠玲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乳腺病变
多层螺旋CT肺癌灌注成像与VEGF和PCNA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MSCT)肺灌注成像的关系。方法:2005年12月至2008年1月在湘雅医院对61例肺内单发结节患者行MSCT肺灌注扫描,其中2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获得与灌注成像兴趣区相当的病理层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CD34,VEGF和PCNA表达。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22例NSCLC患者灌注参数与NSCLC分化程度及CD34-MVD,VEGF,PCNA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VEGF与PCNA在肿瘤组织中呈异质性表达。分化程度与总CD34-MVD无关,而与未形成完整管腔的周围区CD34-MVD,PCNA,VEGF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均P<0.05)。未形成完整管腔的周围区CD34-MVD与VEGF和PCNA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分化程度与血流量(BF),血容量(BV),最高增强值(PEI)均呈负相关(均P<0.05)。总CD34-MVD与PEI呈正相关(P<0.05)。未形成完整管腔的周围区CD34-MVD与BF,BV,PEI均呈负相关(P<0.05)。PCNA与BF,BV,PEI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PCNA与VEGF均参与肿瘤增殖与血管新生的调控,灌注成像主要通过评价微血管构筑表达水平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刘进康熊曾周晖周漠玲周建华傅春燕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肺内恶性结节多层螺旋CT扫描形态学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形态学对肺内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69例肺内恶性结节患者行MSCT扫描,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全面了解病灶形态学特征,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病灶形态学特征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筛选出有意义的形态学征象后,与同期86例经手术证实的非恶性结节形态学数据行χ2检验,比较两组形态学征象构成比的差别。结果恶性病变中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出现率分别为81.8%、85.5%和95.7%;分化程度与空泡征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631),P-TNM分期与毛刺征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652),结节大小与衰减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714),P值均为0.000。空泡征、短毛刺、非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在恶性结节中的出现率均明显高于非恶性结节。结论多种后处理技术应用于MSCT中能全面了解病灶特征,空泡征、短毛刺、非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是提示恶性结节的征象。
熊曾刘进康胡成平陈伟周漠玲周晖朱智明夏宇
关键词:X线计算机硬币病变
双源容积灌注CT对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肺腺癌近期效果的评价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以双源容积灌注CT(VPCT)评价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人肺腺癌的近期效果。方法2010年7月到2011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初治EGFR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36~69岁,中位年龄53岁。在吉非替尼治疗前后行VPCT,用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VPCT灌注参数(血流量,血容量和表面通透性)的变化及其与分化程度及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6周后,血流量上升的病例疗效欠佳(P=0.030),治疗前血流量和表面通透性与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r=-0.603,P=0.038和r=-0.694,P=0.012);血流量下降率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686,P=0.029),血流量变化趋势与RECIST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707,P=0.010),与分化程度无相关(P=0.059)。将血流量下降认为靶向治疗达部分缓解,VPCT预测RECIST评价有效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66.7%、83.3%、75.0%及100%。结论双源VPCT能有效评价肺腺癌患者吉非替尼治疗前后肺癌血管灌注情况的变化,对判断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熊曾胡成平刘进康陆蓉莉周晖周漠玲陈伟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CT灌注成像血流量与肿瘤微血管超微结构特点的关系初探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CT灌注成像血流量(BF)与肿瘤微血管超微结构特点的关系。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NSCLC患者均行CT灌注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按中位BF值将28例NSCLC患者分为高灌注组和低灌注组,分析高灌注组和低灌注组患者肿瘤组织病变微血管超微结构的表现以及转移情况的差异。结果全组28例NSCLC患者的中位BF值为36.40ml·100g-1·min-1。以中位BF值为界,将28例患者分为低灌注组(14例)和高灌注组(14例),低灌注组患者的BF值为(30.84±4.79)ml·100g-1·min-1,高灌注组患者的BF值为(49.67.4-10.89)ml·100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灌注组有9例(64.3%)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高灌注组有4例(28.6%)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低灌注组和高灌注组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有转移组患者的BF值为(30.78±5.24)ml·100g-1·min-1,无转移组患者的BF值为(50.73±11.16)ml·100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低灌注组患者的NSCLC微血管成熟度较高灌注组更差,表现为管腔更狭窄,基底膜完整性更差,癌细胞与管壁关系更密切,而且管腔内更容易见到癌细胞。结论CT灌注成像的BF值可能与NSCLC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异常有关,并有助于评价NSCLC发生转移的风险。
周晖刘进康陈胜喜熊曾林国强周漠玲陈伟吕辉
关键词:螺旋计算机血液灌注微血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