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枫

作品数:62 被引量:382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8篇病毒
  • 27篇艾滋病
  • 26篇吸毒
  • 24篇静脉吸毒
  • 22篇吸毒人群
  • 18篇静脉吸毒人群
  • 11篇性行为
  • 11篇HIV
  • 10篇病毒治疗
  • 9篇队列研究
  • 9篇艾滋病病毒
  • 8篇医务
  • 8篇随访
  • 8篇结核
  • 8篇抗病毒
  • 7篇医务人员
  • 7篇免疫缺陷
  • 7篇高危
  • 6篇结核病
  • 6篇抗病毒治疗

机构

  • 30篇中国疾病预防...
  • 29篇中国医学科学...
  • 23篇西昌市皮肤病...
  • 2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1篇北京市疾病预...
  • 6篇郑州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市朝阳区...
  • 4篇郑州市中心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安徽省疾病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山西省疾病预...
  • 2篇中国协和医科...
  • 2篇郑州人民医院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作者

  • 62篇周枫
  • 29篇阮玉华
  • 26篇刘石柱
  • 25篇何益新
  • 21篇秦光明
  • 20篇陈康林
  • 12篇张莉
  • 11篇尹潞
  • 9篇曹韵贞
  • 7篇王云霞
  • 6篇刘刚
  • 6篇杨雪盈
  • 6篇张立
  • 5篇滕涛
  • 5篇卢洁
  • 4篇张彤
  • 4篇马泽恩
  • 4篇陈婧
  • 4篇李太生
  • 4篇郝沁宁

传媒

  • 8篇中国艾滋病性...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药物滥用...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疾病控制杂志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卫生经济
  • 2篇健康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感染控制...
  • 2篇Chines...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2篇2005
  • 12篇2004
  • 1篇2003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结核病职业防护现况对比研究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综合性医院、传染病防治医院的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知识的知晓水平、职业防治行为,探讨两类医疗机构结核职业防护的管理策略。方法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河南某市一综合性医院和一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作结核医院管理现状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结核知识知晓、职业防护行为等,对纳入对象作结核菌素皮肤(tuberculin skin test,TST)试验或收集既往TST检测结果。结果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医院完成问卷调查的对象分别是333人、398人,有TsT检测结果的分别是325人、312人;综合性医院人员TST阳性率(34.2%)低于传染病医院(48.7%)(x^2=13.93,P〈0.001)。综合性医院人员对9个结核知识单项的正答率除一项外均低于传染病医院(均有P〈0.05);对职业防护各项措施的使用率低于传染病医院(P〈0.001);两医院对医院防护口罩的使用率均极低。结论两类医疗机构,尤其是综合性医院应重视医务人员结核杆菌感染的医院管理,以降低其医务人员结核感染的职业风险。
卢洁王一然赵鲜丽郝义彬王晓楠刘建民王屹周枫
关键词:广泛耐药结核医务人员职业卫生
天津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亚硝酸酯类吸入剂知晓情况及人群特征比较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在亚硝酸酯类吸入剂(统称Rush)流行早期知晓情况,对比分析不同知晓状态下社会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的差别。方法招募500名男男性行为者开展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性角色、近6个月性行为情况和Rush知晓及使用情况等。采集血液样本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梅毒感染状态的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Rush知晓状态的因素。结果 36.6%的调查对象知晓并使用过Rush。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OR=2.24,95%CI:1.34~3.75)、饮酒(OR=1.88,95%CI:1.10~3.21)、通过网络寻找性伴(OR=4.16,95%CI:1.75~9.86)、过去6个月同性性伴大于8人(OR=2.14,95%CI:1.23~3.73)、过去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者(OR=3.11,95%CI:1.83~5.31) Rush的知晓和使用率高,已婚/离异/丧偶者(OR=0.50,95%CI:0.27~0.90)知晓和使用率偏低。结论新型毒品的知晓和使用与人群的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因素有关,为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带来极大挑战。公共卫生、教育和公安等部门应该紧密合作,促进健康教育,打击毒品贩卖。
周枫李臻贺淑芳高永军杨杰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性行为
两所医院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防制策略研究
背景:  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以往的研究对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状况、结核病相关知识水平和职业防护现状认识不足,医疗机构结核病感染风险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在这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探...
周枫
关键词: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
文献传递
吸毒人群从首次吸毒到静脉注射吸毒的转变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地区吸毒人群从首次吸毒到静脉注射吸毒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02年11月在社区招募吸毒人员382人,调查该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首次静脉注射吸毒时间等。结果:从首次吸毒到静脉注射吸毒的发生率为32.56/100人年。在多因素分析中,首次吸毒时年龄(HR值为1.66;95%CI为1.35-2.05)、民族(HR值为1.38;95%CI为1.10-1.74)、文化(HR值为0.75;95%CI为0.60-0.93)和收入(HR值为0.64;95%CI为0.52-0.79)与首次吸毒转变为静脉吸毒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针对不同的民族、文化、收入及年龄特点,对吸毒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控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王云霞何益新阮玉华马泽恩胡薇刘石柱周枫张莉陈康林邵一鸣
关键词:静脉注射吸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吸毒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年龄特点艾滋病病毒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静脉吸毒人群死亡率及死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静脉吸毒人群死亡率及死因.方法于2002年11月筛选和招募静脉吸毒人群队列376人,调查其社会人口学和吸毒行为特征.队列随访时间为1年,计算静脉吸毒人群的死亡率和死因构成,对死亡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队列随访1年中,死亡28人,死亡率为77.32/1000人年(95%CI:48.68~105.95),标准化死亡比为47.62(95%CI:31.63~68.71).主要死因是吸毒过量,占全部死因的64.3%(18/2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未发现与死亡(包括全部死因)有统计学关联的变量;但发现社会人口学因素中的单身和吸毒行为中的吸毒年限(≥9年)两个变量与吸毒过量死亡有统计学关联(P<0.05),其危险比分别是4.51(95%CI:1.03~19.67)和2.77(95%CI:1.10~7.00).结论吸毒过量致死是凉山州静脉吸毒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吸毒过量死亡有关的因素以及干预对策.
张莉阮玉华姜正清杨正宁刘石柱周枫何益新尹潞秦光明邵一鸣
关键词:静脉吸毒人群死因社会人口学前瞻性队列研究
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结核感染状况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结核(TB)感染现况,探讨其感染TB的危险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某传染病医院的全体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和TB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检测。结果该传染病医院全体职工TB感染发病率为48.18%。不同科室医务工作者的TB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医务工作者TB感染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文化程度、职称、目前居住情况、在结核感染门诊或病区的工作时间是TB感染的危险因素,其OR(95%CI)分别为1.70(1.03~2.80)、1.95(1.10~3.45)、1.84(1.03~3.28)、2.38(1.40~4.04);个人防护是TB感染的保护因素[OR及OR95%CI为0.92(0.85~0.99)]。结论传染病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是TB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及早采取防护措施。
赵鲜丽李小龙周枫刘建民任伟张霞
关键词:结核感染结核病医护人员医院感染
吸毒人群队列研究参加者联系信息真实性研究
2004年
目的 在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现场 ,通过 6个月随访核实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的真实情况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 2 0 0 3年 5~ 6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的HIV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 6个月随访中 ,使用设计好的调查表通过现场工作人员和种子调查 333名队列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情况。结果 本次随访研究对象按约定期限完成回访的占 73 3%。 2 8 5 %的参加者在队列招募时提供虚假个人联系信息 ,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情况。影响联系信息真实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提供虚假个人联系信息的参加者回访率 (4 4 2 % )明显低于提供真实联系信息的参加者回访率 (84 9% ) ,在调整了人口学和高危行为因素等变量后 ,发现联系信息真实性与随访保持率有关。结论 需进一步调查队列研究中的静脉吸毒人群提供虚假个人关系信息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周枫郝沁宁阮玉华朱国平刘石柱何益新陈康林秦光明邵一鸣
关键词:静脉吸毒队列研究随访个人联系信息
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药物滥用及其行为特征调查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药物滥用及行为特征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戒毒干预措施预防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提供数据。方法:以社区为基础招募了379名静脉吸毒人员,调查其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药物滥用的种类、吸毒方式和频率,口吸和静脉吸毒时间,共用注射器具情况等。结果: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11.3%(43/379)。379名被调查者全部为海洛因滥用者,其中247人(65.2%)单独使用过海洛因,297人(78.4%)混合注射过海洛因与安定,滥用过的其他药物有安定(8.2%)和鸦片(1.3%)。300人(79.2%)每天静脉注射吸毒一次及以上;曾经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为247人(65.2%),87人(35.2%)首次静脉注射吸毒即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初次口吸吸毒和静脉注射吸毒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2.37岁和25.35岁,口吸吸毒和静脉注射吸毒的平均时间分别为6.41年和3.42年。结论:加强青少年、吸毒人员关于毒品危害和拒绝毒品的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开展美沙酮或丁丙诺啡口服治疗海洛因依赖者,降低静脉注射吸毒行为,控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何益新滕涛阮玉华周枫刘石柱刘刚秦光明陈康林邵一鸣
关键词:静脉吸毒药物滥用艾滋病病毒海洛因依赖
中国农村地区开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策略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能够有效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的复制。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中国大部分HIV/AIDS患者都生活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农村地区,基层医疗设备、药物供应及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均有限,对农村地区开展HAART更是缺乏经验,由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颇为常见,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和管理因ARV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是保证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该文详细介绍了临床试验研究现场的相关工作经验,探讨其中可以推广并用于国家免费HAART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周枫朱红张立赵新萍董学平原晓莉张霞张霞周仁义乔晓春韩慧王建生李辉王莉曹韵贞曹韵贞
关键词: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策略
吸毒人群队列本底的人口学和HIV高危行为因素与保持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了解静脉吸毒队列保持人群社会人口学和高危行为特征以及HIV血清阳转率。方法 于 2 0 0 2 - 11,在四川省凉山地区从社区招募了HIV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 333人。分析队列本底的静脉吸毒人群社会人口学和HIV高危行为特征与队列保持率的关系 ,以及在队列第 1次 6个月随访时进行HIV抗体检测来估算HIV血清阳转率。结果 静脉吸毒人群队列半年的HIV血清阳转率为 4 0 4× 10 - 2 /人年 (95 %CI:0 5 0~ 7 5 9)和保持率为 74 8% (2 4 9/333)。在单因素χ2 分析中 ,民族和文化程度分别与队列保持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 ,民族与队列保持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OR值为 0 4 8(95 %CI:0 2 9~ 0 80 )。结论 本研究队列静脉吸毒人群HIV血清阳转率高 ;彝族或其他少数民族静脉吸毒人群队列保持率低。
陈显煌姜正清阮玉华刘刚秦光明张亚峰刘石柱何益新周枫尹潞张莉陈康林邵一鸣
关键词: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队列研究高危行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