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本秀

作品数:30 被引量:147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出血
  • 7篇蛛网膜
  • 7篇蛛网膜下
  • 7篇蛛网膜下腔
  • 7篇蛛网膜下腔出...
  • 7篇网膜
  • 7篇下腔出血
  • 7篇膜下
  • 6篇脑出血
  • 6篇病理
  • 5篇血管
  • 5篇综合征
  • 4篇血管痉挛
  • 4篇诱发电位
  • 4篇疗效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4篇脑血管痉挛
  • 4篇痉挛
  • 4篇肠神经

机构

  • 30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省卫生防...
  • 1篇安徽省脑立体...

作者

  • 30篇周本秀
  • 12篇李淮玉
  • 8篇王国平
  • 8篇孙柏松
  • 7篇陈宜鑫
  • 7篇马仁飞
  • 7篇杨毅
  • 7篇周清潮
  • 6篇赵江明
  • 5篇施勤
  • 4篇朱守政
  • 4篇薛迎红
  • 3篇汪银洲
  • 3篇刘向
  • 3篇胡闻
  • 3篇刘会林
  • 3篇陈柯
  • 2篇凌士营
  • 2篇汪业汉
  • 2篇任明山

传媒

  • 8篇安徽医学
  • 5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功能性和立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第七届全国老...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2
  • 1篇198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出血102例
1996年
自CT应用临床以来,发现不少临床表现酷似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但CT证实是脑实质或脑室出血病例。现将我院自1990年以来入院初诊为SAH的病例经CT证实是脑出血的102例临床和CT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102例,男性68例,女性34例,年龄30岁以下9例,30~39岁5例,40~49岁15例,50~59岁23例。
李淮玉胡爱华周本秀
关键词: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CT
氟桂利嗪剂量递增法治疗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研究氟桂利嗪作为添加剂 ,采用剂量递增法治疗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43例难治性部分性发作患者 (男 2 5例 ,女 18例 ,年龄 8~ 5 6岁 ) ,进行氟桂利嗪添加治疗的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 ,原服用的抗癫痫药种类和剂量不变。氟桂利嗪剂量递增给药方法为 :8~ 12岁儿童 ,第 1周口服 5mg/d ,以后每周增加 5mg/d ;成人第1周口服 10mg/d ,以后每周增加 10mg/d ;至第 4周时 ,儿童以 2 0mg/d、成人以 40mg/d维持量给药 ,分 2次口服 ,连续观察半年。结果  2例失访 ,3例因不能耐受的副反应 ,在剂量递增期间退出观察。38例完成氟桂利嗪剂量递增添加治疗。总有效率为 6 3% ,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 (SPS)有效率为 75 % ,复杂部分性发作 (CPS)为 6 2 % ,继发性全身性发作 (SGS)为 5 6 %。同添加治疗前比较 ,总的发作频率减少 6 9% ,其中SPS为 73% ,CPS为 6 6 % ,SGS为 5 7%。脑电图呈中度或重度异常的患者比例 ,由 76 %下降到 47%。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及肝、肾、血、尿等化验检查均无明显变化。 16例患者出现轻度副反应 ,但未影响治疗。结论 氟桂利嗪作为添加剂 ,用剂量递增法治疗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 ,疗效确切 。
马仁飞周本秀杨毅赵江明薜迎红施勤刘会林
关键词:氟桂嗪癫痫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脑利钠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及低血钠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跟踪测定30例SAH患者发病后1~3d、4~6d、7~9d及10~12d血浆BNP的水平...
赵江明李淮玉汪银洲周本秀
文献传递
2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理与临床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病理特点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不同类型的GBS进行腓肠神经活检病理检查。结果25例均以脱髓鞘为主要表现,血管改变17例;单核细胞增多11例;典型的洋葱样肥大神经改变3例。结论病理的严重程度与感觉障碍关系密切,无感觉障碍者病理仍有轻度改变。腓肠神经活检对GBS变异型。
王国平李淮玉陈柯胡闻孙柏松陈宜鑫周清潮周本秀
关键词:G-B综合征腓肠神经病理活组织检查
CT、核磁共振、诱发电位对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
1999年
目的探讨CT、核磁共振(MRI)、诱发电位检查在多发性硬化(MS)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MS患者CT、核磁共振(MRI)、诱发电位检查结果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MRI检查异常率最高.为85.1%,CT为41.7%.VEP为60%,SSEP为54.2%,BAEP为45.8%。如同时进行两项以上诱发电位检查.只要一项异常即判断为诱发电位异常,其异常率可达81.4%、结论CT、MRI、诱发电位检查结合应用可提高MS诊断的准确性。
薛迎红马仁飞周本秀刘会玲施勤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CT诱发电位NMR
貌似SAH的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被引量:12
1997年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rimary IntracranialHypotension Syndrome,PIH)临床表现为:随体位变化的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若认识不足,首诊时易误诊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而两者治疗上恰好相悖,故需特别注意鉴别。现将我院自1987年以来首诊时误诊为SAH的12例PIH病例作一报道,并对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王国平周本秀牛娟
关键词:低颅压综合征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CD对30例SAH患者脑血流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并结合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TCD证实,本组17例(56.7%)发生CVS,其中10例无症状,7例出现CVS症状。头颅CTFisher分级中,Ⅲ、Ⅳ级SAH患者中CV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级(均P<0.05)。结论TCD监测是早期发现SAH后CVS的一种敏感的检查手段。
赵江明杨毅丁稚鹰周本秀孙柏松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15例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病理和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CIDP)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 15例CIDP患者均进行腓肠神经活检和临床分析。结果  15例腓肠神经活检显示以脱髓鞘为主要表现 ,其中 6例伴有轻度轴索变性 ;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雪旺氏细胞增生 ,其中 3例合并有洋葱样肥大神经改变。结论 CIDP病理诊断一定要结合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的改变 ,以及血管和结缔组织的改变和临床综合判断。
王国平李淮玉陈柯胡闻孙柏松陈宜鑫朱守政周本秀周清潮
关键词: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腓肠神经活检脱髓鞘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 分析 2 1例SAH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血清钠及CT资料。结果 SAH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占同期住院SAH患者的 3 2 .3 %,并发低钠血症者发生脑血管痉挛 (CVS)的发生率高于不伴低钠血症的SAH患者 (P <0 .0 5 ) ,低钠血症的发生与Fisher分级密切相关 ,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所致的SAH患者更易发生低钠血症 (P <0 .0 5 )。
赵江明周本秀杨毅孙柏松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低钠血症脑血管痉挛
酷似脑出血的脑梗塞40例报告
1996年
自CT问世以来,对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有了新的进展。近三年来,我科收治了40例入院初诊为脑出血,后经 CT扫描确诊为脑梗塞的病人(不包括脑栓塞和糖尿病引起的脑梗塞),现报道如下:
周本秀李维玉
关键词:脑梗塞病例报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