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志强

作品数:106 被引量:501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4篇氯胺酮
  • 26篇抑郁
  • 22篇麻醉
  • 20篇细胞
  • 15篇抗抑郁
  • 11篇手术
  • 10篇蛋白
  • 10篇肿瘤
  • 9篇抑郁症
  • 9篇基因
  • 7篇术后
  • 7篇胃癌
  • 7篇海马
  • 6篇神经元
  • 6篇受体
  • 6篇激酶
  • 6篇癌细胞
  • 6篇白细胞介素
  • 4篇毒鼠
  • 4篇毒鼠强

机构

  • 87篇南京军区南京...
  • 13篇南京大学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4篇徐州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常州市第一人...
  • 2篇解放军第10...
  • 2篇南京军区总医...
  • 2篇徐州市第三人...
  • 2篇江苏省麻醉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06篇周志强
  • 50篇杨建军
  • 36篇徐建国
  • 17篇杨春
  • 16篇张广芬
  • 16篇段满林
  • 13篇张利东
  • 10篇李伟彦
  • 10篇徐世霞
  • 9篇刘为纹
  • 7篇石金云
  • 6篇孙贵银
  • 6篇嵇晴
  • 6篇朱四海
  • 6篇王楠
  • 6篇王娴
  • 6篇李晓敏
  • 5篇邵芹
  • 5篇金毅
  • 5篇陈文生

传媒

  • 25篇临床麻醉学杂...
  • 2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2篇江苏医药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国际麻醉学与...
  • 3篇药学与临床研...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15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7篇1998
  • 3篇1997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呼气末正压小潮气量通气对肺功能正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观察肺功能正常的患者术后使用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小潮气量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02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下耳鼻喉科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六组。研究组使用保护性肺通气模式,潮气量5ml/kg,根据PEEP0、5、10、15和20cmH2O分为P0、P5、P10、P15和P20五组。对照组(C组)使用常规机械通气模式,潮气量10ml/kg。观察保护性肺通气前(T1)及保护性肺通气30min后(T2)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与C组及T1时比较,T2时加速度指数(ACI)在P0、P5、P10和P15组升高,P20组降低;心脏指数(CI)、左室做功指数(LCWI)、平均动脉压(MAP)在P20组降低(P<0.05);胸腔液体水平(TFC)P10、P15和P20组T2时明显低于T1时(P<0.05)。结论对肺功能正常患者实施小潮气量的保护性肺通气,PEEP在0和5cmH2O水平,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当PEEP在10和15cmH2O水平时ACI增强和TFC减少,有潜在血流动力学危害;当PEEP在20cmH2O时CI和MAP均降低,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波动。
曾琼孟勇朱四海惠康丽张转赵新民杨建军周志强段满林徐建国
关键词: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保护性肺通气血流动力学
NRG1-ErbB4信号通路在脓毒症大鼠心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因子1(NRG1)-ErbB4信号通路在脓毒症大鼠心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重组NRG1(rhNRG1)组和LPS+rhNRG1+AG1478(ErbB4受体阻断剂)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PS 10mg/kg、LPS+rhNRG1 5mg/kg和LPS+rhNRG1+AG1478 20mg/kg。LPS给药后12h,检测各组大鼠心脏NRG1、磷酸化ErbB4(p-ErbB4)、ErbB4水平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大鼠心脏NRG1水平降低(P<0.05),LPS组及LPS+rhNRG1+AG1478组大鼠心脏p-ErbB4水平降低,LVEDD和LVESD增加,LVEF和LVFS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LPS+rhNRG1组大鼠心脏NRG1、p-ErbB4水平增加,LVEDD和LVESD降低,LVEF和LVFS增加(P<0.05)。与LPS+rhNRG1组相比,LPS+rhNRG1+AG1478组大鼠心脏p-ErbB4水平降低,LVEDD和LVESD增加,LVEF和LVFS降低(P<0.05)。各组大鼠心脏ErbB4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RG1-ErbB4信号通路功能下调与脓毒症大鼠心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李国民唐云卢朝辉袁冬王珍周志强
关键词:脓毒症心肌功能ERBB4
微清蛋白中间神经元在氯胺酮抗抑郁中的作用
2014年
目的:观察微清蛋白(PV)中间神经元在氯胺酮抗抑郁中的作用。方法:3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n=8),包括生理盐水组(S组)、氯胺酮组(K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生理盐水组(AS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氯胺酮组(AK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组将药物溶于大鼠饮水中,共喂养1周,于第8 d制备模型。大鼠强迫游泳15 min制备急性应激抑郁模型,24 h后给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或氯胺酮10 mg/kg,给药后0.5 h行敞箱实验记录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行强迫游泳6 min记录后5 min内不动时间。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大鼠前额皮层,Western印迹检测PV中间神经元中PV及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的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K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PV及GAD67的表达下降(P<0.05),AS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与K组相比,AK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V及GAD67的表达增加(P<0.05)。生理盐水、氯胺酮、夹竹桃麻素均未显著影响大鼠自主活动(P>0.05)。结论:氯胺酮通过下调大鼠前额皮层PV中间神经元功能发挥快速有效的抗抑郁作用。
张广芬张明强孙合亮李强于颖群周志强
关键词:氯胺酮抑郁
亚麻醉剂量丙泊酚对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术后恶心呕吐的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II级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联合穿刺麻醉下行妇科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C组为空白对照组,P组为安慰剂对照组,A组为恩丹西酮组,B组为丙泊酚组。结果:A组和B组的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C组(P<0.05)。P组和C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A组和B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丙泊酚可降低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夏明谢军明刘杨周志强李伟彦
关键词:术后恶心呕吐丙泊酚GABA受体
细胞因子与肿瘤免疫治疗
1998年
细胞因子与肿瘤免疫治疗周志强1综述刘为纹2审校IL-2有抗肿瘤作用,全身给予IL-2或者和LAK细胞联合使用的过继免疫方法,可以抑制转移瘤的生长。然而对于大多数肿瘤病人,全身给予药理剂量IL-2常伴有严重的副作用,这就限制了全身给予IL-2治疗肿瘤的...
周志强刘为纹
关键词:细胞因子肿瘤免疫疗法
前额皮层雷帕霉素靶蛋白在曲马多预处理增强氯胺酮抗抑郁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曲马多预处理对氯胺酮抗抑郁作用的影响及前额皮层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重180~220g,月龄2月,随机均分为三组。行强迫游泳实验(FST)15min以建立抑郁状态大鼠。次日,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C组)、氯胺酮10mg/kg(K组)、曲马多5mg/kg+氯胺酮10mg/kg(TK组),其中TK组在曲马多推注后30min给予氯胺酮。注药完毕后30min,行FST5min并记录其静止时间。行为学测试后,取前额皮层测定p-mTOR的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K、TK组大鼠静止时间明显缩短,前额皮层p-mTOR/mTOR表达均上调(P<0.05)。与K组比较,TK组大鼠静止时间明显缩短,前额皮层p-mTOR/mTOR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曲马多预处理可增强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其机理可能与上调大鼠前额皮层p-mTOR有关。
谷新荣李晓敏石金云刘向六周志强
关键词:氯胺酮曲马多抑郁雷帕霉素靶蛋白
氯胺酮麻醉对脓毒血症的作用及分子机理的研究
徐建国周志强于颖群孙杰刘健
该研究探讨了氯胺酮麻醉对脓毒血症的作用及分子机理。本研究表明: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抑制内毒素(LPS)所诱导的TNF 和 IL-6,的产生,减少肺内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肺损伤和肺水肿发生;抑制包括肠粘膜、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内T...
关键词:
关键词:氯胺酮脓毒血症麻醉
预注小剂量氯胺酮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前预先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方法:100例行全麻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成氯胺酮组(0.2mg/kg)和对照组(0.9%生理盐水),在静注芬太尼2μg/kg(5s内注射完毕)前1min分别预先注射氯胺酮和等容生理盐水(均在5s内注射完毕)。记录芬太尼注射后2min内咳嗽的发生率、严重程度(轻度:咳嗽1~2次;中度:3~5次;重度:>5次)、第一次咳嗽发生的时间及氯胺酮或生理盐水预注前和芬太尼注射后2min的MAP、HR、SpO2。结果:氯胺酮组患者咳嗽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vs.36%,P<0.05);第一次咳嗽出现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4±4)svs.(19±4)s,P<0.05];两组患者咳嗽的严重程度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预注小剂量氯胺酮(0.2mg/kg)可降低麻醉诱导时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延迟咳嗽出现的时间。
张庆伟沈锦春周志强杨建军
关键词:氯胺酮芬太尼咳嗽
氯胺酮抗抑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1年
抑郁症发病率高达16%,已成为当今社会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健康。氯胺酮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在小儿麻醉中应用尤其广泛。新近研究表明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确切,与传统抗抑郁药(氟西汀、舍曲林等)比较,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较长、对难治型抑郁症疗效佳等特点。
周志强杨春杨建军徐建国
关键词:抗抑郁作用氯胺酮小儿麻醉抗抑郁药麻醉药
大剂量氯胺酮致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对突触快速生长期大鼠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方法 0.01、0.1、1和2mmol/L氯胺酮(K1、K2、K3和K4组)及单纯培养基(C组)作用于体外原代培养第6天的大鼠神经元24h。药物洗脱24h后,通过MTT细胞还原检测、原位荧光TUNEL染色、LDH释放检测及电镜观察神经元损伤程度。结果与C组相比,K3和K4组神经元MTT显著降低(P<0.05),TUNEL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电镜检查显示凋亡细胞增多。结论大剂量氯胺酮可致体外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
王娴马绍磊杨春周志强杨建军徐建国
关键词:氯胺酮神经元凋亡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