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德俊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肠
  • 4篇再灌注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缺血再灌注损...
  • 4篇胃癌
  • 4篇小肠移植
  • 4篇灌注
  • 4篇灌注损伤
  • 3篇肿瘤
  • 3篇胃癌组织
  • 3篇小肠缺血
  • 3篇基因
  • 3篇癌组织
  • 3篇肠缺血
  • 2篇代谢
  • 2篇嘧啶
  • 2篇胃恶性肿瘤
  • 2篇供体

机构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朱理玮
  • 10篇王鹏志
  • 10篇周德俊
  • 7篇梁晓宇
  • 6篇邱宇杰
  • 6篇章志翔
  • 3篇陈庆良
  • 2篇薛承锐
  • 2篇王倩
  • 2篇逯宁
  • 2篇戚峰
  • 1篇刘彤
  • 1篇罗宇东
  • 1篇张武刚
  • 1篇魏勇清
  • 1篇何小玲
  • 1篇姜雪明
  • 1篇李克敏
  • 1篇吴双虎
  • 1篇刘彤

传媒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1
  • 3篇1999
  • 4篇199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简易大鼠自体原位小肠移植模型建立及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为研究供体小肠的灌注与保存,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模拟小肠移植中供体获取的条件,建立一种简易大鼠自体原位小肠移植模型。方法:除血管吻合外,该模型同原位小肠移植,小肠经历了热、冷缺血及再灌注损伤过程。选用肠系膜上动脉直接插管灌注,肠系膜上静脉末梢为灌注流出道,且排除了排斥反应及血管吻合等造成的并发症带来的影响。结果:该模型模拟性好,且安全简便、损伤小、可比性高。结论:该模型是用于供体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器官灌注与保存及功能恢复等研究的方法。
周德俊王鹏志朱理玮邱宇杰
关键词: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小肠移植物快速获取术
1998年
刘彤薛承锐魏勇清逯宁周德俊张武刚吴双虎章志翔姜雪明王军朱理玮王鹏志
胃癌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变化与肿瘤进展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探讨胃恶性肿瘤病人氨基酸代谢变化与肿瘤进展程度之间的关系 ,为胃恶性肿瘤氨基酸失衡疗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 Beckm an- 6 30 0高效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检测 41例胃恶性肿瘤组织和癌旁胃粘膜组织中 19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对不同分期肿瘤组织氨基酸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与癌旁胃粘膜组织比较 ,胃恶性肿瘤组织中牛磺酸、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含量升高 (P<0 .0 5 )。进展期肿瘤与早期肿瘤相比 ,脯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升高 (P<0 .0 5 )。 结论 :胃癌组织多种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癌旁胃粘膜组织 。
梁晓宇王鹏志朱理玮章志翔周德俊邱宇杰王倩
关键词:胃恶性肿瘤肿瘤组织病理
胃恶性肿瘤病人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探讨胃恶性肿瘤患者氨基酸代谢变化的特征 ,为胃恶性肿瘤氨基酸失衡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 Beckman- 630 0高效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检测 41例胃恶性肿瘤病人及 41例健康人血清有中 1 9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41例胃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总游离氨基酸较健康对照组有降低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而单个氨基酸中组氨酸明显升高 ( P<0 .0 1 )。结论 :胃恶性肿瘤病人血清游离氨基酸谱无特征改变。
章志翔周德俊王鹏志朱理玮梁晓宇王倩邱宇杰
关键词:血清游离氨基酸胃癌
供体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bcl-2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bcl-2基因对供体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大鼠模型模拟供体小肠热、冷缺血及再灌注损伤过程,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技术检测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结果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在热缺血再灌注各组中无明显差异;冷缺血再灌注后24小时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结论RT-Q-PCR是一种灵敏、准确、快速的检测mRNA转录水平的方法。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引起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改变;冷缺血再灌注24小时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并可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周德俊梁晓宇陈庆良邱宇杰朱理玮王鹏志
关键词:BCL-2基因供体再灌注损伤小肠移植小肠缺血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临床实践(附一例报告)被引量:1
1998年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临床实践(附一例报告)王鹏志朱理玮李克敏薛承锐刘彤周德俊罗宇东逯宁章志翔何小玲本文报告一例小肠移植及术后处理经验。该受者为21岁男性,患克隆氏病15年,严重贫血,进行性营养不良。1995年9月18日接受同种异体节段性小肠移植,血管采用...
王鹏志朱理玮李克敏薛承锐刘彤周德俊罗宇东逯宁章志翔何小玲
关键词:小肠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抑制剂
bcl-2基因在供体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本实验模拟小肠移植中供体小肠的条件,对移植前供体小肠再灌注损伤中bcl2基因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制作动物模型与分组: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天津药物研究院实验动物室提供)。建立稳定的大鼠热缺血再灌...
周德俊王鹏志朱理玮梁晓宇陈庆良邱宇杰
关键词: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BCL-2基因
5-氟脲嘧啶与黄芪联合应用对胃癌组织氨基酸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5-氟脲嘧啶与中药黄芪联合应用对3-甲基胆蒽诱发小鼠胃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规律。方法:建立3-甲基胆蒽(MC)诱发小鼠胃癌模型,分别设立5-氟脲嘧啶治疗组(A组)、5-氟脲嘧啶+黄芪组(B组)、5-氟脲嘧啶+黄芪高剂量组(C组)、胃癌对照组(D组)、假手术组(Y组)、正常组(N组),对各组标本进行病理检测,并测定胃癌标本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1)3-甲基胆蒽诱发小鼠胃癌3个月时发病率为48.68%。(2)假手术组胃组织游离氨基酸中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胱氨酸含量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与D组无明显差异(P>0.05)。(3)A、B、C、D组中丝氨酸含量高于N组(P<0.05)。(4)A、B组胃癌组织中谷氨酸含量明显高于Y组和N组(P<0.05),且A、B、C、D组的数值呈逐渐下降趋势。(5)C、D组胃癌组织中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Y组和N组(P<0.05),且A、B、C组的数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3-甲基胆蒽诱发小鼠胃癌模型中丝氨酸、脯氨酸升高可作为胃癌氨基酸代谢紊乱的一种反映,而5-氟脲嘧啶与黄芪联合应用可减少胃癌组织中谷氨酸含量,抑制肿瘤生长。
章志翔戚峰周德俊梁晓宇朱理玮王鹏志
关键词:胃癌氨基酸5-氟脲嘧啶
氟尿嘧啶联合黄芪对小鼠胃癌组织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联合中药黄芪对3-甲基胆葸(MC)诱发的小鼠胃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规律。方法建立MC诱发小鼠胃癌的模型,分别设立氟尿嘧啶治疗组(A组)、氟尿嘧啶加黄芪治疗组(B组)、氟尿嘧啶加高剂量黄芪治疗组(C组)、胃癌对照组(D组)、假手术组(P组)和正常组(N组),对各组标本进行病理检测,并测定胃癌标本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MC诱发3个月时小鼠胃癌发癌率为48.7%。P组胃组织游离氨基酸中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和胱氨酸含量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与D组无明显差异(P>0.05)。A、B、C、D组中的丝氨酸含量高于N组(P<0.05);A、B组谷氨酸含量明显高于P、N组(P<0.05),且A、B、C、D组的数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C、D组胃癌组织中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P、N组(P<0.05),且A、B、C组的数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讨论MC诱发的小鼠胃癌模型中丝氨酸、脯氨酸升高可反映其氨基酸代谢紊乱;氟尿嘧啶与黄芪联合应用,可减少胃癌组织中谷氨酸含量而抑制肿瘤生长。
章志翔戚峰周德俊梁晓宇朱理玮王鹏志
关键词:胃肿瘤氨基酸类氟尿嘧啶
C-myc基因在供体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8
1998年
以大鼠模型模拟供体小肠热缺血、冷缺血及再灌注损伤过程,并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C-myc基因mRNA转录水平,以探讨C-myc基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myc基因mRNA转录水平在热缺血1小时无明显改变,冷缺血1小时未检出;热缺血及冷缺血后再灌注其水平逐渐增高,并分别于再灌注后6小时、12小时达到高峰,而于12小时、24小时恢复正常。认为RT-Q-PCR是一种灵敏、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C-myc基因mRNA转录水平增高,可促进细胞发生凋亡;单纯短时冷缺血使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可降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myc的mRNA转录水平,减轻细胞损伤。
周德俊王鹏志朱理玮梁晓宇陈庆良邱宇杰
关键词:供体小肠移植C-MYC基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