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世祜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吸虫
  • 6篇异盘并殖吸虫
  • 6篇并殖吸虫
  • 3篇电镜
  • 3篇电镜观察
  • 3篇扫描电镜
  • 3篇扫描电镜观察
  • 2篇钉螺
  • 2篇拟钉螺
  • 2篇尾蚴
  • 1篇稻田皮炎
  • 1篇第二中间宿主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感染
  • 1篇血吸虫
  • 1篇中间宿主
  • 1篇生活史
  • 1篇实验室
  • 1篇适宜性
  • 1篇斯氏狸殖吸虫

机构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医学院

作者

  • 11篇周世祜
  • 11篇胡文庆
  • 4篇龙祖培
  • 2篇刘登宇
  • 1篇张鸿满
  • 1篇申继清
  • 1篇田春林
  • 1篇石焕焕
  • 1篇卢作超

传媒

  • 4篇动物学杂志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兴安县斯氏狸殖吸虫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广西兴安县人体脑型斯氏狸殖吸虫的超微结构,试图从中了解或寻找某些特性。方法:在患者所在地河沟中采集溪蟹分离囊蚴,感染猫分别获35、70、110d的虫体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不同虫龄的虫体除口腹吸盘、生殖孔和排泄孔周围外,全身布满体棘,在口腹吸盘上观察到大小不等的半球形乳突,排泄孔壁可见球状突出物。不同虫龄体棘特点基本一致,多呈三角尖刀形,末端有分叉,但基部未见裂开而呈单生型格式;口腹吸盘间的体棘基部背面具单个圆形突起。结论:该地虫体口腹吸盘间体棘基部背面具特殊结构,吸盘上有乳突。
胡文庆周世祜
关键词:斯氏狸殖吸虫扫描电镜
异盘并殖吸虫感染动物的适宜性观察被引量:7
1991年
证实异盘并殖吸虫能在家猫、犬、猕猴、大鼠的体内发育成熟。家猫体内虫囊和成虫的检 获率最高,是较为适宜的宿主。因宿主不同虫体发育有一定差异。大鼠感染3个月后可自愈。猕猴、豚鼠在感染过程中因相当数量的童虫游离于胸腔或侵扰肝脏,导致严重的胸膜或肝的病变而死亡。
周世祜胡文庆
关键词:异盘并殖吸虫动物感染
异盘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在广西那坡县并殖吸虫流行区,从采集的弯肢溪蟹中发现异盘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达98.50%(197/200),平均含囊蚴数——每蟹、每克分别是129.23个、4.61个。有一只47克重雄蟹含囊蚴6653个,为目前最高纪录。按疫区等级划分,属超高度并殖吸虫疫源地。经统计学分析,两性溪蟹的感染度(每蟹含囊蚴数)随体重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有显著差异(P<0.05),而感染率、每克含囊蚴数均与体重、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囊蚴在蟹体的分布,以鳃叶最多(32.44%),其余依次是头胸肌(24.43%)、步足(25.22%)、螯肢(7.22%)、内脏(6.45%)、肝(2.48%)和腹部(0.76%)。上述各部位的感染率依次是:100%、97.97%、94.92%、83.76%、85.28%、70.56%和44.67%
胡文庆周世祜
关键词:异盘并殖吸虫囊蚴并殖吸虫
包氏毛毕血吸虫成虫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报告广西南宁的包氏毛毕血吸虫成虫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成虫体壁海绵状,具纡曲的皮嵴、凹窝和大小不等的感觉球,没有圆凸和小棘。感觉球除睾丸部有少许具纤毛外,其余不具纤毛。口吸盘、腹吸盘及抱雌沟分布有棘,雄虫腹吸盘的圆边结构明显并朝头端一侧增厚成唇瓣形。
胡文庆周世祜龙祖培
关键词:血吸虫成虫扫描电镜
广西那坡异盘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的初步研究
1992年
首次报道异盘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由11对染色体组成。1对大型,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4对中等大,为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6对小型,其中4对为业中部着丝点(sm),2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与国内其它三种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作比较,某些对(特别是第一对)染色体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周世祜胡文庆赵忻
关键词: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
异盘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的发现被引量:6
1994年
在广西那坡县异盘并殖吸虫流行区,从采集的拟钉螺(种名待定)体内首次检获子雷蚴和尾蚴,感染率为0.11%(4/3530)。经用异盘并殖吸虫毛蚴感染正常的拟钉螺获得成功,其子雷蚴和尾蚴与自然感染者一致,证实该地拟钉螺是该虫自然界第一中间宿主。
胡文庆周世祜龙祖培
关键词:异盘并殖吸虫拟钉螺尾蚴
拟钉螺的实验室饲养观察
1994年
在实验室饲养拟钉螺2年8个月,成螺在覆以苔藓植物的潮湿小环境中生长良好,存活率73.5%。16~20℃(1月份)时,成螺无死亡;22℃(5月份以后)以上时,死螺渐增。当26.5~33.5℃(6~9月份时,成螺死亡占全年死亡数的57.4%,成虫于每年的4~5月开始产卵,到6月底结束。19~28℃时,螺卵经6~11d孵出幼螺。在22~33.5℃时。喂饲米粉和干酵母粉的幼螺经110~130d可长为成螺。
胡文庆周世祜龙祖培
关键词:拟钉螺
异盘并殖吸虫后尾蚴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1990年
异盘并殖吸虫后尾蚴在扫描电镜下,体表布满单生体棘,其形状、大小、排列在各部位均有差异。口、腹吸盘上及体末端均具感觉乳突。口、腹吸盘上均可见2圈感觉乳突,前者外圈8—10个,内圈4—6个;后者外圈、内圈各6个。腹吸盘周边体壁上无感觉乳突。虫体的感觉乳突上常有1—3个小突起。
胡文庆周世祜
关键词:异盘并殖吸虫后尾蚴扫描电镜
广西部分地区稻田皮炎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1994年
广西各地稻田皮炎存在已久。1984-1990年,经调查及实验研究,证实流行于上林、横县、宁明、龙州、天等、田阳、都安等县的稻田皮炎,其病原为包氏毛毕吸虫尾蚴,本虫的自然终宿主为家鸭,中间宿主是椭圆萝卜螺和小土蜗。皮炎的发生常与养鸭习惯、季节性、稻田种类及施肥等因素有关。每年的4-9月份为广西稻田皮炎发病季节,其中4-5月份为发病高峰。
胡文庆周世祜龙祖培
关键词:稻田皮炎椎实螺
异盘并殖吸虫生活史研究
胡文庆刘登宇张鸿满周世祜石焕焕田春林卢作超申继清
一、任务来源:该研究是广西医科大学自选课题。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技术原理:该研究旨在通过开展拟钉螺实验室饲养繁殖、查找异盘并殖吸虫的自然终宿主及第一中间宿主、实验室重演虫体生长、发育全过程、疫区调查及其第二中间...
关键词:
关键词:异盘并殖吸虫生活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