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跃东

作品数:65 被引量:217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天文地球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地层
  • 15篇地质
  • 15篇层序
  • 13篇盆地
  • 13篇层序地层
  • 10篇造山带
  • 9篇新生代
  • 9篇中新生代
  • 9篇大别造山带
  • 8篇新生代盆地
  • 8篇中新生代盆地
  • 8篇巢湖
  • 7篇沉积相
  • 6篇地层特征
  • 6篇地层学
  • 6篇南缘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地质灾害
  • 4篇地层分析

机构

  • 60篇安徽省地质调...
  • 11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安徽省区域地...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安徽省地震局
  • 1篇安徽省地球物...

作者

  • 65篇吴跃东
  • 12篇向钒
  • 9篇江来利
  • 7篇储东如
  • 6篇吴维平
  • 5篇侯明金
  • 5篇汪德华
  • 4篇陈波
  • 4篇汤加富
  • 4篇马玲
  • 4篇沈华
  • 3篇吴海权
  • 3篇柳丙全
  • 3篇刘家云
  • 3篇刘俊
  • 3篇吴维平
  • 3篇张勇
  • 3篇赵家厚
  • 2篇常丹燕
  • 2篇李玉明

传媒

  • 9篇安徽地质
  • 3篇上海地质
  • 2篇现代地质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层学杂志
  • 2篇灾害学
  • 2篇资源调查与环...
  • 2篇2010年华...
  • 2篇2012年华...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岩石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地下水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华东地质
  • 1篇“十五”重要...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巢湖流域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巢湖流域环境地质调查,将巢湖流域的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成水体污染、河湖淤积、生态环境恶化三个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阐述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造成危害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前期巢湖污染防治的成效,根据巢湖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
吴跃东
关键词:巢湖流域环境地质水体污染
安徽广德太极洞六层岩溶洞穴地质遗迹成因分析
安徽广德太极洞国家地质公园的区内地貌类型为丘陵构造剥蚀地貌,该处发育上石炭统黄龙组和船山组地层至下二叠统梁山组和栖霞组地层,为一套陆表海碳酸盐岩沉积。其形成的碳酸盐岩厚度较大,岩性较纯,在充沛的水文地质和复杂构造地质作用...
吴跃东杨潘沈华石乾华
论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
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其旅游资源的特色是景区分布集中(稀有1性)、景观类型多样(珍贵性)、文化古迹丰富(徽文化发源地),旅游资源还具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的优势,具...
吴跃东向钒
关键词:旅游资源
文献传递
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类型探讨
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是一个多成因的叠合盆地,不同学者对其在不同演化阶段的成因特征和形成机制认识有较大差异。根据构造演化、盆地成因和性质、沉积特征、成盆时的应力状态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等特点划分出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
吴跃东
关键词:中新生代盆地大别造山带盆地类型
文献传递
霍山某石英质玉矿成因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研究区石英质玉石受区域构造及岩浆岩作用,多产出于二长花岗岩与片麻岩接触带附近的构造硅化破碎带中,在岩浆作用及后期孔隙水、裂隙水的氧化淋滤作用下形成各种品质的石英质玉石。结合研究区石英质玉矿矿床成因,对该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沈华吴跃东柳丙全
关键词:矿床成因
安徽合肥盆地东北部白垩纪层序地层学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工作方法 ,对合肥盆地东北部白垩纪陆相地层各类沉积建造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和陆相沉积体系域进行了分析 ,根据红层盆地的沉积物充填序列、基本层序 ,将白垩纪断 (坳 )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中划分为 4个层序 ,在层序地层学分析基础上 ,并根据岩石地层单元和沉积体系在时空上的展布特征 ,初步建立了红盆地层格架。
吴跃东邵莉
关键词:合肥盆地白垩纪地层层序地层学分析地层格架沉积环境
大别造山带中上地壳变形特征——皖中张八岭地区印支——燕山早期构造变形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张八岭构造带是大别造山带的一部分,是造山带中上地壳出露地区。通过运用构造-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对张八岭地区1∶5万地质填图资料的分析和典型地区的构造解剖,认为区内张八岭(岩)群与南华系—震旦系及其以上地层之间不存在强烈的构造运动界面,其作为大别造山带的组成部分发生了强烈的变形作用;印支—燕山早期区内主要存在3期构造变形早期为一系列呈NWW、近EW向的紧闭同斜褶皱,中期以韧性剪切带发育为特征,晚期以NW向SE的逆冲推覆作用伴生NNE向为主的宽缓褶皱。三期变形相互叠加,形成区内基本构造格架。伴随着扬子地块向华北地块的俯冲与碰撞,中上部地壳发生褶皱、逆冲推覆(前缘滑覆)作用等,三期变形为一递进变形过程。
侯明金吴跃东汤加富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
安徽省地质灾害与地层关系分析
通过安徽省64个县的1∶10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划项目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了安徽省崩塌滑坡泥石流三种地质灾害与地层之间的关系,其主要发育在前震旦纪、二叠纪和第四纪地层中.崩塌主要分布于坚硬较坚硬层状粉细砂岩、泥岩组、...
杨潘马涛吴跃东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层特征崩塌滑坡泥石流
安徽石台大山地区硒的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通过对安徽石台大山地区硒的分布、迁移、富集特征和地质背景进行地球化学调查,结果表明,岩石中硒质量分数平均2.72×10^-6,深层土壤硒质量分数平均1.47×10^-6,表层土壤硒质量分数平均1.24×10^-6,并且不同母质类型的土壤硒含量不同;硒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总体趋势是硒在表土层聚集;土壤中硒表现为离子交换态硒、强有机态硒和腐殖酸结合态硒等易溶态硒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可达2%~10%,而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残渣态等难溶态分别为90%~92%,所占比例较高。硒有效量一般在0.096×10^-9,土壤呈酸性至强酸性,处于氧化环境;各类岩石中以含煤岩系中的石煤层含硒量最高,最高达到37.4×10^-6,确定硒来源于寒武纪荷塘组含煤岩系。土壤中硒含量受土壤成土母质的控制,同时,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生物作用以及人类活动也深刻影响到它们在土壤中的重新分配。
吴跃东向钒马玲陈波石乾华
关键词:地球化学性质
扬子地块东北缘多期叠加变形及形成演化被引量:28
2003年
对扬子地块东北缘的地层序列研究进展、多期叠加变形特征等作了较系统阐明。识别出在中三叠世末至早侏罗世前,由深层滑脱折离剪切形成的区域性NW-NWW向,向西倒覆褶皱,并被随后的主期变形所叠加,形成一系列以NE向为主,在早期褶皱正常翼上为背、向斜,在倒转翼上为背形向斜、向形背斜褶皱带。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间形成滑覆逆冲构造,并随着北侧的大别山地,南部的皖南山地急剧抬升,在安徽宣州市北至贵池市南,形成由山地向盆地中心,因重力相向滑覆冲断形成的对冲带。在重新认识区内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对动力学作了初步分析。
汤加富侯明金李怀坤吴跃东孙乘云
关键词:印支期燕山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