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秋萍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大鼠
  • 1篇血性
  • 1篇预后
  • 1篇远期
  • 1篇远期预后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软化症
  • 1篇视网膜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损伤
  • 1篇缺氧
  • 1篇缺氧缺血性
  • 1篇缺氧缺血性脑
  • 1篇缺氧缺血性脑...
  • 1篇网膜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视网膜
  • 1篇脑室
  • 1篇脑室周围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吴秋萍
  • 2篇周细中
  • 2篇方素珍
  • 2篇李宏
  • 1篇郑娓
  • 1篇柯晓云
  • 1篇陈晓红
  • 1篇郭海文
  • 1篇曾其毅
  • 1篇杜江
  • 1篇欧阳福连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早期运动训练改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远期预后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训练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远期神经功能、病理改变、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感觉运动功能、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90只7d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各30只。康复组和对照组制备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且康复组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7d开始每天给予抓握、旋转、行走、平衡等训练。4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尼氏染色计数海马CA1区和皮层神经元数量,并检测突触素、c-fos表达水平;水迷宫及感觉运动功能测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感觉运动功能,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和皮层突触和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在运动训练时第14、21、28天康复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假手术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左侧海马CA1区及皮层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康复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大鼠海马CA1区和皮层突触素、c-f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皮层感觉运动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和皮层突触损伤严重,神经毡区突触减少,突触前膨大肿胀、轮廓不清晰,突触小泡溶解、空泡形成,突触后致密区变薄、薄厚不均,而康复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早期运动训练可减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和皮层神经元损伤,增强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远期神经功能,突触素和c-fos在海马和皮层表达增强可能是其改善的机制之一。
李宏欧阳福连周细中方素珍蔡颖谦吴秋萍曾其毅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远期预后新生大鼠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早产儿血清microRNA表达谱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比较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早产儿和健康早产儿血清中microRNA(miRNA)的表达差异,为PVL的早期诊断提供生物学标记物,并为进一步探讨miRNA在PV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例PVL早产儿和同期5例健康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对象外周血,提取RNA,应用miRNA芯片筛选miRNA表达谱;采用microcosm、miRanda和targetscan3个miRNA靶基因预测数据库共同富集的结果及G0分析,筛选与神经、血管、遗传发育靶基因相关的m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PVL早产儿与健康早产儿的miRNA表达谱有显著差异,有100个mi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其中34个上调,66个下调。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10个经上述数据库筛选出的miRNA,其中hsa-miR-323a-3p、hsa—miR.671-3p、hsa.miR.330.3p、hsa—miR-654.5p、hsa.miR-498、hsa—miR-149—3p、hsa.miR.1228.5p共7个miRNA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miR-323a-3p、hsa-miR-671-3p、hsa-miR-330—3p、hsa-miR-654-5p表现为上调,与miRNA芯片结果一致。结论miRNA参与了PVL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吴秋萍杜江方素珍周细中郑娓郭海文邹建群李宏
关键词:早产儿MICRORNA
比较4种不同复合固定液对小鼠视网膜的固定效果被引量:2
2014年
背景:在各种实验与临床病理研究中,需要一种能够较好固定视网膜并且避免固定液性视网膜脱离的眼球固定液。目的:比较4种不同复合固定液对小鼠视网膜的固定效果。方法:40只昆明小鼠处死后,立即摘除眼球,并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眼球。分别浸泡在固定液1(多聚甲醛4 g,加入0.1 mol/L磷酸缓冲液80 mL,加热至60℃左右,持续搅拌,使粉末完全溶解,加少许1 mol/L NaOH澄清。待冷却后,加冰醋酸5 mL、丙酮10 mL,用0.1 mol/L磷酸缓冲液补足至100 mL),固定液2(5%重铬酸钾40 mL、体积分数为10%甲醛10 mL、冰醋酸10 mL、三氯醋酸10 mL、10%醋酸钠10 mL);固定液3(冰醋酸10 mL、体积分数为40%甲醛溶液20 mL、生理盐水70 mL、体积分数为75%乙醇10 mL混合);固定液4(无水乙醇60 mL、体积分数为40%甲醛溶液10 mL、冰醋酸10 mL、氯仿20 mL)。固定24 h进行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固定、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结论:经过固定液4固定的视网膜组织可以清晰看到视网膜各层,而且罕见固定液性视网膜脱离。由于固定液4中加入能与乙醇、冰醋酸互溶的氯仿,有效地促进了固定液的眼球渗透,故降低了固定液性视网膜脱离,效果比其他几种固定液好。
裴希吴秋萍柯晓云彭艳阳陈晓红
关键词:小鼠视网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