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熙

作品数:155 被引量:45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专利
  • 6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0篇电气工程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6篇振荡
  • 40篇电力
  • 37篇电力系统
  • 26篇次同步振荡
  • 25篇潮流控制器
  • 17篇转矩
  • 15篇低频振荡
  • 15篇电机
  • 15篇阻尼
  • 14篇功率
  • 13篇双馈
  • 13篇风电
  • 12篇控制器
  • 11篇阻尼控制
  • 11篇无轴承
  • 11篇UPFC
  • 10篇永磁
  • 9篇电压
  • 9篇励磁
  • 8篇悬浮力

机构

  • 154篇东南大学
  • 24篇国网江苏省电...
  • 13篇国家电网有限...
  • 11篇国网江苏省电...
  • 9篇江苏方天电力...
  • 8篇国网江苏省电...
  • 8篇国网江苏省电...
  • 7篇江苏大学
  • 4篇国家电网公司
  • 4篇国网江苏省电...
  • 4篇江苏省电力公...
  • 3篇河海大学
  • 3篇南京南瑞继保...
  • 3篇国网江西省电...
  • 2篇国网江苏省电...
  • 2篇国网河北省电...
  • 2篇国网江苏电力...
  • 2篇国网河北省电...
  • 2篇全球能源互联...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

  • 155篇吴熙
  • 46篇蒋平
  • 20篇冯双
  • 9篇陈曦
  • 8篇孙玉坤
  • 8篇许波
  • 7篇陆静
  • 6篇陈曦
  • 6篇范子恺
  • 6篇宁威
  • 5篇朱熀秋
  • 5篇潘伟
  • 4篇张婷婷
  • 4篇杨宏宇
  • 3篇汤奕
  • 3篇王梦婷
  • 3篇徐青山
  • 3篇孙晓东
  • 3篇陈帅
  • 3篇袁超

传媒

  • 7篇中国电机工程...
  • 7篇电网技术
  • 7篇电力系统保护...
  • 6篇江苏电机工程
  • 5篇电力电容器与...
  • 4篇电测与仪表
  • 4篇电力系统自动...
  • 4篇电力自动化设...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电力工程技术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中国电力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高压电器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电力建设
  • 1篇广东电力
  • 1篇浙江电力

年份

  • 9篇2023
  • 15篇2022
  • 11篇2021
  • 9篇2020
  • 15篇2019
  • 16篇2018
  • 16篇2017
  • 13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算法性能比较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在数学上是一个多变量、多约束的混合非线性问题,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无功优化算法,但对于这些算法的性能比较较为少见。为了便于进一步的修正和提高算法的性能,更好的发挥各种算法的优势,需要对这些常用的方法进行全面的对比和分析。文中选取了序列二次规划法、改进遗传算法和改进粒子群算法,基于算例比较分析了这3种算法在处理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时的优势和缺点,并从算法的原理上给出了一些解释。
周文俊吴熙施伟成
关键词:无功优化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
考虑新型拓扑结构的统一潮流控制器五端功率注入模型被引量:8
2018年
南京西环网中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装置的串联侧变压器接入220kV铁北—晓庄双回线路,并联侧连接在临近的35kV燕子矶母线,这种新型拓扑结构对UPFC的系统级建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考虑UPFC控制双回线路的特点,还要体现UPFC对并联侧母线及后续线路的影响。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型拓扑结构的UPFC五端功率注入模型,在考虑串联侧控制双回线路且并联侧节点可灵活的情况下,基于注入功率法推导了该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了PSASP软件下UPFC五端模型的潮流计算原理和实现方法。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UPFC串联侧双线控制策略,并基于南京UPFC工程实际数据进行正常运行状态和串联线路N-1故障的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全面性。
吴熙殷天然祁万春蔡晖蒋平陈琛
关键词:统一潮流控制器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性质频域判别方法被引量:17
2016年
负阻尼低频振荡和强迫功率振荡是两种典型的低频振荡,它们的发生机理和抑制措施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准确判断低频振荡性质对选择合理的抑制措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根据分析,两种低频振荡的频谱分布有显著差异,据此提出了一种频域判别法。首先采用复调制细化谱分析的方法对振荡数据进行精细化频谱分析,获得高分辨率和高精确度的频谱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拟合频谱,对拟合值和原频谱进行比较,以判别是否存在间断点,从而辨识出低频振荡的类型。华东电网的实际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抗噪性和鲁棒性。
冯双蒋平吴熙李安娜
关键词:强迫功率振荡复调频域
UPFC三节点功率注入模型及其工程应用被引量:12
2016年
实际工程中会出现UPFC并联侧换流变压器接入低电压等级母线的结构。对该结构的UPFC进行仿真分析时,采用现有模型无法体现出UPFC对低压母线及与之相连的变电站、线路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UPFC三节点功率注入模型,并采用注入功率法,推导了UPFC三节点功率注入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利用电力系统综合程序(PSASP)的用户自定义模型(UD)功能,搭建了UPFC三节点功率注入模型。该模型将UPFC并联侧功率注入到低压母线上,克服了现有模型无法体现UPFC对低压母线及与其相连变电站及线路影响的缺点。将其应用于采用该种UPFC接法的南京UPFC工程中进行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UPFC模型的精确性和可信度。
王海潜祁万春乔黎伟吴晨陈曦吴熙
关键词:统一潮流控制器
基于双谱的风电引起强迫振荡模式相关性分析
2021年
风机并网容量的增加表明新能源替代正在逐步发展,但含风电的非线性系统可能会激励多模式的强迫振荡,其深层次关系难以用传统方法分析。文中首先由组合风速模型分析了风电引起强迫振荡可能拥有的特性;其次引入了高阶统计量中的双谱分析和双相干分析,所得双谱和双相干系数用于分析风电引起的振荡和振荡之间的二次相位耦合关系;最后在四机两区算例中接入小型风电场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推测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杨宏宇吕万吴熙陈曦袁超
关键词:风电强迫振荡双谱
一种计及新能源波动的线间潮流控制器振荡抑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新能源波动的线间潮流控制器振荡抑制方法,计及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提出基于固有频率偏移的IPFC附加控制器,量化目标间的交互影响,选取附加控制器的叠加位置。通过补偿特定振荡模式的同步转矩系数,影响该模式...
李群吴熙高伯阳刘建坤曹冬明邓占峰张宁宇周建华
文献传递
一种三相交流混合磁轴承数学模型与性能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相交流二自由度径向混合磁轴承,由嵌入式永磁体提供静态偏置磁通,三相通电线圈产生控制磁通。采用等效磁路法导出了偏置磁通的计算公式,推导了径向悬浮力的数学模型。针对实验样机的性能要求,设计了磁轴承参数,在设计交流磁轴承控制系统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构建了仿真系统,对磁轴承的起浮性能、抗干扰等特性进行了仿真。最后用ANSYS8.0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磁轴承实验样机的磁路和转子受力性能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证明了该设计的正确性。
朱熀秋吴熙陆静张明陈怀项
关键词:混合磁轴承等效磁路有限元分析
VSC-HVDC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抑制次同步振荡被引量:11
2011年
提出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中采用多通道变参数的次同步附加阻尼控制(SSDC)来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并联VSC-HVDC的IEEE次同步谐振第一标准测试系统,通过测试信号法得到在不同工况下发电机电磁转矩对调制功率的相位滞后特性,据此选择合理参数设计多通道变参数的SSDC。对并联VSC-HVDC的IEEE次同步谐振第一标准测试系统进行仿真表明,VSC加装多通道变参数SSDC后对次同步振荡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蒋平胡弢吴熙
关键词: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振荡次同步振荡阻尼
五自由度交流主动磁轴承α阶逆系统解耦控制器构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五自由度交流主动磁轴承a阶逆系统解耦控制器构造方法,先将Clark逆变换和电流跟踪逆变器依次连接构造成的电流跟踪逆变器和双极性开关功率放大器分别串接五自由度交流主动磁轴承后共同组成复合被控对象;通过建立复合...
张婷婷张维煜朱睿智陆静吴熙朱熀秋
文献传递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附加阻尼控制方法被引量:4
2022年
双馈风机并网系统易发生次同步振荡,受制于建模精度及控制器本身参数结构的固定性,传统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可能存在适应性不强的问题。该文设计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次同步阻尼控制方法,依托动态线性化技术从系统输入输出数据中提取动态特征,以摆脱控制方法对建模准确性的依赖,增强控制器自适应性。首先,基于无模型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结构,并提出一种适用于阻尼控制的一步向前加权预测控制算法;进一步地,从理论上证明改进控制算法下闭环系统的跟踪误差一致最终有界性及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性,并提出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方法。最终,在综合考虑风速、风电场有功/无功出力、风机台数、线路串补度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很强的自适应性,在多种工况下均能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
吴熙王梦婷施星宇徐珊珊袁超杨宏宇
关键词:次同步振荡无模型自适应控制附加阻尼控制器双馈风电系统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