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润

作品数:198 被引量:437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37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2篇金属学及工艺
  • 7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文化科学
  • 9篇理学
  • 6篇冶金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3篇合金
  • 29篇热轧
  • 16篇双相
  • 16篇双相钢
  • 16篇显微组织
  • 16篇纳米
  • 14篇力学性能
  • 14篇力学性
  • 13篇合金化
  • 12篇耐磨
  • 12篇教学
  • 11篇再结晶
  • 11篇奥氏体
  • 11篇CSP
  • 10篇压下率
  • 9篇热轧双相钢
  • 9篇稀土
  • 9篇冷轧
  • 9篇高强
  • 8篇钢板

机构

  • 190篇武汉科技大学
  • 18篇武汉钢铁股份...
  • 17篇武汉钢铁(集...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钢铁研究总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嘉...
  • 6篇嘉兴中科亚美...
  • 5篇中央研究院
  • 4篇嘉兴南洋职业...
  • 4篇华菱安赛乐米...
  • 3篇华菱涟源钢铁...
  • 3篇武汉钢铁
  • 2篇北京石油化工...
  • 2篇湖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衡阳华菱钢管...
  • 2篇涟源钢铁集团...
  • 2篇武汉钢铁有限...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攀枝花钢铁集...

作者

  • 196篇吴润
  • 41篇吴腾
  • 38篇宋述鹏
  • 31篇吴志方
  • 28篇周和荣
  • 16篇从善海
  • 13篇柯德庆
  • 12篇郝康达
  • 10篇苗景国
  • 9篇梁文
  • 8篇宋新莉
  • 7篇陈秋荣
  • 6篇宋畅
  • 6篇谭佳梅
  • 6篇甘章华
  • 6篇刘静
  • 6篇刘斌
  • 6篇李书黎
  • 5篇卢献忠
  • 5篇王爱华

传媒

  • 18篇金属热处理
  • 14篇热加工工艺
  • 13篇武汉科技大学...
  • 7篇材料导报
  • 6篇轻合金加工技...
  • 5篇钢铁研究学报
  • 5篇钢铁钒钛
  • 5篇材料热处理学...
  • 4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原子与分子物...
  • 4篇表面技术
  • 3篇上海金属
  • 3篇铸造
  • 3篇中国冶金教育
  • 3篇粉末冶金材料...
  • 3篇科教导刊(电...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钢铁
  • 2篇钢管

年份

  • 10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14篇2020
  • 17篇2019
  • 22篇2018
  • 16篇2017
  • 14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14篇2013
  • 10篇2012
  • 10篇2011
  • 1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1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硫钢铸态组织及其性能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高硫钢中的硫元素是有利于提高材料耐磨性的元素,本文研究了凝固速度对高硫钢中硫化物形态及钢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快冷可使高硫钢的组织细化,硫化物尺寸变小,晶内硫化物量增多,晶界硫化物减少;高硫钢中硫化物总量(体积分数)从砂型铸造的8.10%降低到铁型铸造的3.68%,晶内的硫化物从砂型铸造的1.99%增加到铁型铸造的2.80%,铁型铸造的硫化物平均尺寸约为5μm。在长时间磨损中高硫钢中的硫化物会形成润滑膜,减少钢的磨损,因此高硫钢的磨损性能优于GCr15钢。磨损试验14 h后砂型铸造和铁型铸造高硫钢的磨损量分别是GCr15钢的1/2和1/3。铁型铸造快冷使高硫钢基体中固溶硫原子量大于砂型铸造的,而硫在摩擦过程中不断与Fe生成FeS,固溶的大量硫发挥了更大的自润滑作用。
卢献忠吴润黄雷吴海涛
关键词:铸态硫化物耐磨
Q235钢CSP轧制时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Q235钢连铸坯CSP轧制时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在高变形温度和低应变速率条件下Q235钢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在回归相应的数学模型后,建立了Q235钢的热变形方程式。对Q235钢连铸坯热变形后的组织进行分析,发现奥氏体发生动态回复后转变的铁素体组织中也有动态再结晶晶粒。
吴志方张超宋畅薛珍珍史园园吴润
关键词:CSP工艺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
高强度铝合金微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质膜层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2年
微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是在阳极氧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直接在轻合金表面原位生成γ-Al2O3和α-Al2O3陶瓷质膜的一项表面工程新技术。α-Al2O3对陶瓷质膜层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α-Al2O3的形成,是改善铝合金表面综合性能的关键。经过对国内近20个单位的调研,发现该技术在军工、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有着迫切的需求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部分替代硬质氧化膜实现大规模生产。本文从基体材料、溶液特性及电参数三方面分析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膜层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基体合金元素对陶瓷质膜层的影响。指出该技术在高强度铝合金应用领域的发展方向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苗景国郝康达卫中领沈钰陈秋荣吴润
关键词:高强度铝合金影响因素
调质热处理中Q960钢喷丸后表面氧化层形成的研究
2023年
高强结构钢为获得最佳的强韧性一般采用调质热处理,其表面氧化铁皮对钢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对两种表面状态的钢进行了热处理,研究钢表面氧化皮结构及其形成。氧化皮均为四层:最外层为α-Fe_(2)O_(3)层、次外层Fe_(3)O_(4)、中间层Fe_(1-y)O和紧邻层。喷丸使氧化铁皮层间相混,并减少中间层Fe_(1-y)O中先共析Fe_(3)O_(4)析出和抑制共析反应,紧邻层与钢中含Cr有关,EBSD分析该层氧化铁皮中含有FeO·Cr_(2)O_(3)和Fe_(3)O_(4)颗粒。
李国仓秦金柱梁亮刘怡私熊维亮李会吴腾吴润
关键词:调质处理喷丸共析转变
高强度热轧双相钢的低周疲劳性能被引量:6
2017年
从热轧双相钢的实际应用需求出发,研究了高强度热轧双相钢DP600的低周疲劳性能。采用轴向应变控制方法对DP600钢进行了低周疲劳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得到DP600钢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应变-寿命曲线和过渡疲劳寿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断口,结果显示低周疲劳条件下,DP600钢断裂裂纹起源于试样表面,裂纹扩展前期呈现部分脆性断裂特征,后期则以明显的韧性断裂为主。
刘斌吴润王孟梁文刘冬周和荣
关键词:热轧双相钢低周疲劳
碳含量对600MPa级高强钢中心偏析和带状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采用金属原位分析仪、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以及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对三种不同碳含量试验钢的中心偏析和带状组织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铸坯中心偏析与成品带状组织之间存在较高关联性,其在横截面上的分布不均匀,边部最轻,1/2处次之,1/4处最严重。钢中的碳、磷、硫、铌、钛元素偏析严重,且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恶化。带状组织在横截面上分布不均,检测标准不完善,带状组织评级存在一定局限性。
梁文吴润黄海娥夏念平王立新胡俊赵江涛
关键词:碳含量中心偏析
Fe,Co,Ni掺杂石墨烯表面吸附C2H4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广义梯度近似(GGA),本文对本征石墨烯以及掺杂Fe,Co,Ni石墨烯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优化计算,并计算了C2H4在本征石墨烯以及掺杂石墨烯表面的吸附过程,讨论了体系的吸附能、稳定性、DOS及掺杂对键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2H4在本征石墨烯B位的吸附和掺杂石墨烯的吸附为化学吸附,在本征石墨烯T和H位的吸附为物理吸附;掺杂后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增大,与本征石墨烯相比,掺杂使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积分显著提高,表明掺杂石墨烯的电导性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对C2H4的气敏度..C2H4在Fe、Co、Ni分别掺石墨烯的最佳吸附位为T位、H位和B位;掺杂Fe,Ni后体系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且掺杂Ni时体系的吸附能力最好.
宋述鹏贾娜娜龚铁夫周和荣吴润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石墨烯
配分时间对低碳热轧F-Q&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22年
采用二辊可逆轧机,研究了弛豫-淬火配分(F-Q&P)工艺中配分时间对试验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弛豫-淬火配分(F-Q&P)工艺下,试验钢的组织主要以多边形铁素体、板条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组成;当配分时间延长,试验钢的强度降低,屈强比先降低后升高,伸长率增加,加工硬化指数n值和残留奥氏体含量先增加后下降。进行60 s配分后,试验钢有最低的屈强比和最高的n值,分别为0.62和0.12,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090 MPa和19.0%,力学性能最佳。
苏长珠吴润李钊吴腾秦金柱
关键词:残留奥氏体
非晶Co纳米粒子的非平衡形成及其性能特点
金属纳米粒子的性能与其结构有关,而纯金属非晶纳米粒子极为罕见。本文采用激光—高频双热源法制备出Co纳米粒子,其形成过程偏离平衡态,与激光和高频等离子体有关。这些粒子为非晶体结构,平均尺寸为20nm,具有优越的硬磁性能:其...
吴润谢长生胡军辉张洁
关键词:非晶结构磁性
文献传递
基于CSP工艺下DC04冷轧板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和织构演变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武钢CSP工艺生产的DC04钢板作为冷轧基材,经冷轧后,在实验室模拟现场工艺进行了退火,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和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DC04冷轧薄板在710℃退火3h后,再结晶基本完成,并且晶粒尺寸较均匀。在710℃退火时,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小角度晶界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大角度晶界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在710℃退火12h后,有较强的γ取向线和较弱的α取向线,即获得了理想的退火织构。
吴志方况嘉伦石俊何大亮方智雷浩程伊婷吴润
关键词:CSP工艺冷轧薄板织构再结晶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