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振凯

作品数:15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骨折
  • 5篇齿状突
  • 5篇齿状突骨折
  • 4篇枢椎
  • 4篇退变
  • 4篇寰枢
  • 4篇寰枢椎
  • 4篇固定术
  • 3篇腰椎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临床效果评价
  • 3篇内固定
  • 3篇内固定术
  • 3篇颈椎
  • 3篇脊柱
  • 2篇腰椎退变
  • 2篇腰椎退变性
  • 2篇融合术
  • 2篇手术

机构

  • 13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5篇吴振凯
  • 10篇赵庆华
  • 9篇田纪伟
  • 8篇王雷
  • 8篇王震
  • 8篇董双海
  • 6篇夏天
  • 3篇王秋根
  • 2篇贾连顺
  • 2篇黄建华
  • 2篇李豪青
  • 2篇吴晓明
  • 2篇高伟
  • 1篇单治
  • 1篇刘施巍
  • 1篇李凯
  • 1篇江一峰
  • 1篇邓国英
  • 1篇黄煌渊
  • 1篇张永兴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第3届湘雅国...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11篇2009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管内砂样瘤黑色素性神经鞘瘤伴陈旧性出血囊变一例
2009年
患者男,46岁,因“颈部酸胀2年,左手麻木1年,加重1个月”于2007年8月18日入院治疗。体格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存在,无明显压痛。左手痛觉减退,尤以无名指、小指麻木明显。右手感觉无明显减退,双上肢肌肉无明显萎缩,肌力无明显减退。左侧Hoffman征阳性,双侧膝反射、跟腱反射正常,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肛门反射存在,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鞍区感觉存在。血、尿常规正常。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
赵庆华王震吴振凯田纪伟
关键词:陈旧性出血黑色素性神经鞘瘤超声心动图检查囊变颈椎生理曲度直腿抬高试验
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相应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相应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对21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进行不同方法治疗:Ⅰ型骨折3例枕颌带牵引+6周后头颈胸石膏固定;Ⅱ型骨折13例行颅骨...
田纪伟王雷董双海赵庆华夏天吴振凯王震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内固定术椎弓根螺钉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肩胛骨骨折与其合并伤关系的探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分析115例肩胛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肩胛骨骨折粉碎程度和涉及部位与合并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115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病史及其影像学资料,分为单部分骨折组(83例)和多部分骨折组(32例),比较两组合并伤的发生率及特点。将单部分肩胛骨骨折组按Nordqvist与Petersson方法分成3组:肌肉覆盖部分(64例)、骨突起部分(11例)及肩胛盂部分(8例),并比较3组合并伤的发生率及特点。结果绝大部分肩胛骨骨折是严重多发伤的一部分,致伤原因与高能量损伤有关。最常见的致伤原因是车祸伤(70.4%)。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值(injury severity scale,ISS)平均14.0,42例(36.5%)患者ISS〉16。98例(85.2%)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合并伤,其中又以胸部合并伤的发生率最高(85/115,73.9%)。多部分肩胛骨骨折组胸部简明损伤定级法评分值(abbreviated injury score,AIS)和总体ISS值均高于单部分肩胛骨骨折组。在单部分肩胛骨骨折组中,肌肉覆盖部骨折组较骨突起部和肩胛盂部骨折组的胸部AIS值和总体ISS值更高。结论肩胛骨骨折尤其是骨折涉及多部分或肌肉覆盖部时更容易并发严重的胸部损伤。多部分肩胛骨骨折致伤原因多为高能量损伤,常伴发严重的胸部合并伤,可作为胸部严重损伤存在的一项骨性指标。
吴晓明黄建华王秋根李豪青杨庆吴振凯
关键词:肩骨折肩胛骨胸部
喙突骨折的诊断与治疗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初步探讨喙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喙突骨折7例,按Eyres分型:ⅠB型1例,ⅢB型2例,ⅤA型3例,ⅤB型1例。对其中的5例喙突骨折(VA型3例,ⅤB型1例,ⅢB型1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定期随访患者主观感受,观察患者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结果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1个月。手术组末次随访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为80~100分,平均90分。手术组Herscovici评分为12~16分,平均14.4分。结论喙突骨折尤其是喙突基底部骨折常与肩胛盂上1/3骨折同时发生,并且继发肩锁关节脱位;损伤发生后,肩胛带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应予以手术治疗。
吴晓明高伟王秋根黄建华李凡吴振凯李豪青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骨折肩胛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于椎间盘退变早期修复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部分 SD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模型比较造模后一周、造模后两周两组椎间盘病理学的变化。 方法:选取20只体重(250±20)g的SD大鼠,应用针刺注...
吴振凯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
文献传递
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相应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进行分类,并予以不同方法治疗:Ⅰ型骨折3例行枕颌带牵引+6周后头颈胸石膏阎定;II型骨折13例行颅骨牵引复位后,齿状突中空螺钉固定;Ⅲ型骨折5例,行颅骨牵引复位后,1例行齿状突巾空螺钉固定,4例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齿状突骨折应按类型区别处理,Ⅰ型骨折、深Ⅲ型骨折应当采用保守疗法,Ⅱ型及浅Ⅲ型骨折使用齿状突中空螺钉固定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对于不适合齿状突中空螺钉治疗的浅Ⅲ型骨折,可选用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田纪伟王雷董双海赵庆华夏天吴振凯王震
关键词:脊柱损伤颈椎齿状突
中国(上海)青少年慢性疼痛发病情况及其与学习压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中国上海地区高中生头痛、腹痛、颈肩痛和腰背痛等四种慢性疼痛发病情况及其与青少年目前学习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从上海市注册的237所普通全日制高中里,随机选30所高中,按每所学校120名学生分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按...
赵庆华张永兴邓国英单治李凯吴振凯
关键词:青少年慢性疼痛NSPLBP
椎弓根钉固定的侧后方植骨融合和径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老年人腰椎滑脱症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并分别结合侧后方融合(PLF)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两种方法治疗老年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枢法模公司生产的TSRH-3D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14例患者实施TSRH-3D内固定加侧后方植骨融合(PTJF);16例患者行TSRH-3D内固定加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进行术前术后功能、症状评分。结果30例患者均达到良好的融合效果;实施PL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25和1.64;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8.6%,术后恢复至17.5%。实施PLI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18和1.39;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4.2%,术后恢复至20.3%。结论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应用TSRH-3D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可以获得牢固稳定,在保持腰椎术后功能恢复方面,PLIF优于PLF,但临床结果尚无明显差异。
赵庆华田纪伟王雷董双海吴振凯王震贾连顺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腰椎减压术
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手术治疗的可靠性、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2008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6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其病程6~120个月,平均45.2个月。对Cobb’s角〈20°的23例患者,行选择性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对Cobb’s角〉20°的42例患者,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侧弯矫正,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术。[结果]全组病例术后平均侧弯矫正率为51.2%,疼痛缓解率88.3%,92%患者自诉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平均随访37个月(6~48个月),随访期间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无丢失,融合器无移位。[结论]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的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减压,最大限度重建脊柱在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平衡。老年患者病程长、往往伴随多器官疾病,应注意将手术创伤减少到最低程度,术后积极加强功能锻炼。
赵庆华田纪伟王雷董双海夏天吴振凯
关键词:融合术
下尺桡关节不稳诊断和治疗进展被引量:16
2009年
下尺桡关节不稳如何处理是目前骨科和手外科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下尺桡关节属滑车关节,关节面不完全匹配,需要韧带和肌肉等软组织结构维持其稳定性。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总类繁多,诊断和治疗方法复杂,疗效不确切。诊断上可经X线摄片、CT明确骨性损伤,经MRI、关节镜等明确软组织,特别是TFCC损伤。对急性下尺桡关节不稳,大部分可采用保守治疗;对TFCC损伤,可采用手术切开或关节镜治疗;对伴有尺骨茎突骨折的桡骨远端骨折不稳,可使用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对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可采用软组织重建术;对尺骨头缺失所致不稳,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
吴振凯王秋根高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