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德俊

作品数:40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手术
  • 15篇入路
  • 10篇颅底
  • 9篇切除
  • 9篇外科
  • 7篇肿瘤
  • 7篇颅内
  • 6篇血管
  • 6篇显微外科
  • 6篇脑膜
  • 6篇脑膜瘤
  • 5篇显微手术
  • 5篇颅底肿瘤
  • 4篇动脉瘤
  • 4篇血管减压
  • 4篇神经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 4篇外科治疗
  • 4篇显微外科治疗
  • 4篇腺瘤

机构

  • 33篇安徽医科大学...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0篇吴德俊
  • 31篇赵兵
  • 25篇郭致飞
  • 24篇李德坤
  • 16篇江涛
  • 16篇王少华
  • 15篇孙锦章
  • 11篇仰鹏志
  • 11篇沈杰
  • 7篇汪宇扬
  • 7篇程宏伟
  • 6篇张圣邦
  • 6篇徐培坤
  • 6篇冯春国
  • 6篇万经海
  • 6篇何洁
  • 4篇王洪亮
  • 3篇谢永胜
  • 3篇王卫红
  • 2篇李长元

传媒

  • 5篇安徽医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128层3D-CT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优缺点,探讨128层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112...
仰鹏志江涛赵兵吴德俊李德坤王少华郭致飞孙锦章沈杰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三维CT血管造影
文献传递
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总结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对40例应用三维塑形钛网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修补颅骨缺损40个,2例发生皮下积液,平均手术时间约2 h,塑形钛网和颅骨缺损正确对合,患者及家属对颅骨修补结果 100%满意。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简单、快捷,可节约手术时间,并发症少,塑性满意。
郭致飞赵兵吴德俊李德坤王少华江涛仰鹏志孙锦章沈杰
关键词:颅骨修补钛网
神经导航辅助经前纵裂-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治疗第三脑室肿瘤
目的 总结经前纵裂-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外科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疗效,并探讨神经导航辅助技术的作用.方法 2014年3月~2014年12月,我科采用神经导航技术结合经前纵裂-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治疗第三脑室肿瘤,回顾性分析...
赵兵吴德俊李德坤江涛王少华仰鹏志郭致飞
扩大经蝶窦入路显露斜坡区的内镜解剖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索内镜下经扩大蝶窦入路显露斜坡区的可行性,为切除斜坡区病变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0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上,模拟内镜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显露斜坡,观察有关显微解剖结构;收集40例成人头颅神经导航影像学资料并在神经导航仪中测量相关解剖距离。结果扩大经蝶窦内镜入路在硬膜外可显露从鞍后到斜坡、枕骨大孔前缘的中线附近结构;在硬膜下可显露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后交通动脉及其与大脑后动脉汇合处、动眼神经、脑干腹侧等结构。在神经导航仪中测得以下数据:前鼻棘至蝶窦口、鞍底、颈内动脉隆突、视神经管隆突、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端的距离分别为(57.61±5.18)、(72.83±6.75)、(67.27±6.27)、(68.89±6.51)、(78.27±5.74)、(91.08±5.20)mm;双侧破裂孔间距、颈静脉结节间距、颈静脉孔间距、颈内动脉管外口间距、内耳门水平岩枕裂间距分别为(21.12±4.78)、(21.37±2.16)、(38.26±3.45)、(50.14±5.54)、(24.27±4.31)mm。结论内镜下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可清晰显露鞍后-斜坡的解剖结构,适用于此区病变的手术治疗。神经影像导航系统可应用于颅底解剖测量,简单、精确,优势明显。
汪宇扬万经海王卫红冯春国徐培坤程宏伟郭致飞吴德俊张圣邦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神经外科手术
颞下岩前入路切除中后颅底脑膜瘤及脑干病变
吴德俊赵兵
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的应用解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可行性及其显微解剖学关系。方法(1)应用显微外科解剖技术,对经甲醛固定、动静脉血管内分别灌注红、蓝乳胶的10具(20侧)尸头标本,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手术径路中颞下窝、翼腭窝、蝶筛区、海绵窦等区域的显露情况及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2)经该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翼突、中鼻甲、上颌神经是经上颌骨翻转手术入路的三个重要解剖标志,此入路对前、中颅底、斜坡区显露满意,有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从颅外暴露颅底,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小。临床应用中,6例肿瘤均得到全切,术后反应小,恢复快。结论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手术可行,熟悉此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关系,对开展此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具有指导意义。
张圣邦万经海冯春国吴跃煌徐培坤程宏伟李长元汪宇扬吴德俊郭致飞
关键词:颅底肿瘤解剖学显微外科手术
眶上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眶上外侧入路切除39例鞍结节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根据脑膜瘤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Ⅰ级3例,Ⅱ级27例,Ⅲ级1例,Ⅳ级8例。术后大部分症状不同程度改善。并发症:内分泌功能紊乱9例,颅内感染6例,肺部感染2例,脑脊液漏1例,永久性嗅觉减退1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39例随访1.6~129.2个月,术后14个月复发1例,再次手术后放疗;8例SimpsonⅣ级切除后行伽玛刀治疗,截止末次随访时均未见进展;其余病人未见复发。结论眶上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安全、有效。
何洁霍修好王洪亮怀天李泽林吴德俊赵兵
关键词:视神经
经鼻蝶入路切除无功能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前后的内分泌功能变化分析
仰鹏志赵兵李德坤江涛吴德俊王少华郭致飞孙锦章沈杰
高颈段椎管内病变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
郭致飞赵兵王少华吴德俊李德坤江涛仰鹏志
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的6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激素改善、肿瘤切除率及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47例(78.33%),次全切除6例(10.00%),大部切除6例(10.00%),部分切除1例(1.67%)。共55例(91.67%)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分泌型腺瘤共有12例(20.00%),其术后功能性激素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共13例(21.67%)。其中,7例(11.67%)出现尿崩症,4例(6.67%)脑脊液鼻漏,1例(1.67%)鞍上池出血,1例(1.67%)新发垂体功能低下。随访3个月~3年,2例(3.33%)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锦章赵兵李德坤吴德俊郭致飞
关键词:垂体腺瘤经蝶入路神经内镜神经导航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