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宝明

作品数:215 被引量:966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期刊文章
  • 51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6篇医药卫生
  • 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2篇机械工程
  • 9篇电子电信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4篇信号
  • 20篇脑机接口
  • 19篇脑电
  • 18篇远程
  • 17篇心电
  • 17篇网络
  • 17篇监护
  • 16篇诱发电位
  • 15篇血压
  • 14篇接口
  • 14篇传感
  • 13篇无线
  • 12篇单片
  • 12篇单片机
  • 11篇小波
  • 10篇电图
  • 10篇信号处理
  • 10篇无线传感
  • 9篇小波变换
  • 8篇电脑

机构

  • 169篇第三军医大学...
  • 51篇第三军医大学
  • 45篇重庆大学
  • 7篇重庆邮电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 2篇武警上海总队...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重庆工学院
  • 1篇重庆通信学院
  • 1篇重庆电子职业...
  • 1篇香港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创伤烧伤与复...
  • 1篇解放军第一一...
  • 1篇质量检验中心
  • 1篇重庆康如来科...

作者

  • 215篇吴宝明
  • 64篇何庆华
  • 52篇卓豫
  • 39篇朱新建
  • 37篇闫庆广
  • 30篇冯正权
  • 28篇王禾
  • 27篇何庆华
  • 26篇杜晓兰
  • 24篇高丹丹
  • 20篇冯正权
  • 20篇廖维宏
  • 16篇彭承琳
  • 14篇吴若愚
  • 12篇刘彦
  • 10篇肖剑
  • 10篇朱凌云
  • 9篇王正国
  • 9篇钟渝
  • 9篇黄华

传媒

  • 28篇医疗卫生装备
  • 20篇生物医学工程...
  • 14篇北京生物医学...
  • 11篇中国临床康复
  • 8篇中国医疗器械...
  • 8篇中国医学物理...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国外医学(生...
  • 4篇仪器仪表学报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传感技术学报
  • 3篇传感器与微系...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2篇生命科学仪器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5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14篇2009
  • 12篇2008
  • 15篇2007
  • 17篇2006
  • 9篇2005
  • 18篇2004
  • 14篇2003
  • 15篇2002
  • 9篇2001
  • 10篇2000
2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数字化野战伤员搜救与信息管理系统研制被引量:7
2006年
介绍一套无线野战伤员搜救与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蓝牙信息卡,个人数据助理PDA,GPS卫星定位系统以及CDMA无线网络,实现战场上伤员精确定位、快速搜救和伤员电子伤票生成管理,为各级救治机构提供伤员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吴宝明闫庆广
关键词:信息管理无线网络GPS
新型手持式创伤评分—急救系统的研制被引量:7
2004年
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掌上电脑研制开发的手持式创伤评分—急救系统。该系统体积小,操作简单,可同时提供各种伤情评定方案及小型专家系统指导,适用于大多数常见战、创伤现场急救,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对于远程医疗系统的建立也具有积极意义。
程继伟吴宝明何卫良朱新建卓豫
关键词:掌上电脑创伤急救创伤评分专家系统
基于示波法和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的动脉顺应性动态检测仪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针对目前静态检测方法血压依赖性造成的敏感性不足和需要血压校正的问题,找到一种对动脉亚临床病变引起的弹性减退更敏感且无需血压校正的指标,并设计一种适用于家庭和社区诊所的新型动脉顺应性动态检测仪器。方法对动脉加压导致了透壁压减小和顺应性非线性增加,同时也导致了脉搏波传递时间(pulse transit time,PTT)非线性增大。基于示波法血压测量和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electric plethysmography,PPG)设计了检测仪器,实现了对肱动脉加压动态检测,并在不同透壁压下对高血压组和对照组脉搏波传递时间增量进行测量。结果由高到低预设3个透壁压,即8.00、6.67、5.33kPa(60、50、40mmHg),加压所导致的高血压组PTT增量总体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7±2.1)、(8.5±3.2)、(13.1±3.5)ms,而对照组相应的总体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5.4±2.2)、(12.5±2.8)、(19.3±3.1)ms。在相同透壁压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透壁压的减小,虽然两组脉搏波传递时间均增加,但两组的差异也越来越大。选择透壁压为5.33kPa(40mmHg)时脉搏波传递时间增量ΔPTT40为更敏感的动脉弹性指标,它与收缩压负相关(r=-0.73,P<0.01),与舒张压负相关(r=-0.54,P<0.01),与脉压负相关(r=-0.49,P<0.01)。结论虽然ΔPTT40具有明显的血压相关性,但它是动态检测的结果,通过对动脉施加外在作用力,拉大了高血压中、低危险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组间统计学差异,能够更敏感地分辨动脉亚临床病变引起的动脉弹性减退,比较好地解决了静态检测方法血压依赖性造成的敏感性不足和需要血压校正的问题。所设计的仪器操作简便,有望在早期的动脉亚临床病变的诊断及监测方面发挥作用,并应用于社区和家庭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检查。
赵安吴宝明
关键词:动脉顺应性动态检测示波法
一种基于顺序多维定标的无锚点定位算法的研究
2012年
针对经典多维定标无锚点定位(MDS(C))算法在节点定位精度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顺序多维定标的无锚点定位(MDS(O))算法。该算法假定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和欧氏距离存在单调性关系,避免了MDS(C)中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和欧氏距离线性关系难以确定的缺陷。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MDS(O)能够提高平均定位精度1.04%~38.2%,有效地实现了节点定位。
张玲王圣超吴宝明高丹丹
有源电极用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被引量:16
2003年
表面肌电信号的研究对康复医学、运动医学和临床诊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信号的正确检测是定量分析表面肌电信号的前提。本文探讨了如何减小表面肌电信号检测中可能遇到的噪声及电极单元的设计要点 ,并采用仪用放大器 AD6 2 0设计了双极性的有源电极用于信号检测。实验表明 ,采用有源电极可以提高信噪比 ,减小噪声 ,有效地提取出表面肌电信号。
何庆华彭承琳吴宝明王禾
关键词:有源电极表面肌电信号噪声
基于ARM和CDMA-1X(GpsOne)的移动远程心电监护终端的设计被引量:11
2006年
提出了一种以ARM和嵌入式技术为基础,采用CDMA-1X无线网络进行远程实时心电数据传输和GpsOne技术准确定位病人的移动远程心电监护终端的设计。阐明了终端的总体结构和各个组成模块,给出了基于嵌入式搡作系统的软件设计,分析了无线网络传输和定位功能的具体实现并设计了与监护中心之间的交互联系协议。实验表明,该终端能够实时采集、处理、存储和远程传输心电数据,并能对病人进行有效定位,提高了心电监护终端的监护水平。终端还具有移动性、便携性、操作性好等优点。
王恒吴宝明林金朝
关键词:心电监护远程监护CDMA-1XGPSONE
基于正交双偏振光的无创血糖检测方法及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光电外差探测法和直接探测法偏振光无创血糖检测方法存在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正交双偏振光无创血糖检测方法,将正交双偏振光通过血糖引起的微小偏振角的变化转化为两个方向上偏振光的能量差,由相关原理高灵敏锁相放大器检测,控制法拉第线圈电流补偿血糖引起的偏转角变化,利用血糖浓度与法拉第线圈电流的线性关系,计算获得血糖浓度。以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数据作为标准进行对比实验,葡萄糖溶液实验的相关系数为0.9777,血清实验的相关系数为0.952。研究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为研制实用的新型无创血糖检测仪打下了基础。
王洪吴宝明刘丁
关键词:血糖检测无创检测血清
不同视觉刺激模式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通过视觉诱发电位探索适合的脑机接口视觉刺激模式。方法:采用Active One生理信号测量系统和双计算机构建实验系统。利用VC++语言编程,设计多种视觉刺激模式:模块闪烁方式、模块背景图案变化方式、模块字符变化方式。采用累加平均和小波滤波方法提取视觉诱发电位。结果:可以检测到多种视觉刺激模式引发的视觉诱发电位信号,不同刺激模式引发的诱发电位波形及诱出率存在差别。结论:模块闪烁、刺激模块棋盘格翻转、条纹变化、字符跳动等视觉刺激模式能引发波形幅度较大,易识别的视觉诱发电位信号,适用于脑机接口。在脑机接口应用中应提供多种视觉刺激模式供使用者选择。
何庆华吴宝明王禾钟渝伍亚舟石锐程光辉
关键词:视觉诱发电位视觉刺激
基于Windows的SYD4228型多媒体学生生理实验系统
本文介绍自己研制开发的一套基于Windows的全中文多媒体生理学实验系统,并将其引入实验课教学及医学教育研究.
吴宝明肖剑卓豫
关键词:生理学实验生理学教学多媒体
文献传递
诱发电位检测信号处理技术进展被引量:11
2001年
诱发电位在神经生理学研究、临床诊断、麻醉与手术监护以及中枢神经损伤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诱发电位检测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介绍了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提取方法 ,并对各自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 。
吴宝明廖维宏
关键词:诱发电位信号处理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