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生
- 作品数:44 被引量:24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委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全氟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囊泡的形成被引量:2
- 2002年
- 合成了一种用于形成囊泡的全氟代表面活性剂 ,确定了合成及提纯该表面活性剂的条件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该表面活性剂分子骨架上没有支链 ,在一定的条件下 ,它与氯化铵、水能够自组形成较大的囊泡 ,有利于药物的包藏 .
- 刘景林朱国里刘沛妍褚莹吴子生
- 液膜法提取浓缩氨基酸被引量:9
- 1995年
- 本文研究了用液膜法提取浓缩谷氨酸。用TOMAC为载体,ECA4360J为表面活性剂,在适当的酸度下,以氯离子的浓度差作推动力,提取率可达60%,浓缩倍数可达5倍。谷氨酸可以克服11-12倍的浓度梯度进行能动的膜输送而进入内相,这比文献报导的数值高出近一倍。
- 韩伟严忠吴子生张河哲
- 关键词:液膜法氨基酸谷氨酸
- 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对过氧化氢酶固定化的研究被引量:6
- 1995年
- 以乙基纤维素作膜材,用液中干燥法使过氧化氢酶微胶囊化。研究了微胶囊化操作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微胶囊化酶的释放曲线,证明微胶囊膜对过氧化氢酶具有较好的固定性能力。固定化酶用于催化底物过氧化氢分解,测定米氏常数为0.55mol/L。
- 王玉洁刘持标白光月褚莹吴子生张河哲
- 关键词:微胶囊过氧化氢酶固定化酶
- 研磨破乳率的条件转换及其经验计算式被引量:8
- 1994年
- 液膜分离技术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破乳,它决定着液膜分离的效率与效果。黎念之采用绝缘电极交流电破乳’‘’,Bailes”‘、严忠等’‘’从改变电源和电极类型等方面开展研究,使电破乳技术成为目前液膜分离过程最有效的破乳方法。但实践证明,含水量较高的W们型乳状液液膜体系,常因加不上电压而使破乳难以进行。而且电破乳时,常常在油水界面形成含水量很高的絮状物(通称sPonge),其中含有大量被提取物,直接影响了液膜的分离效率。为此。
- 褚莹刘沛妍吴子生严忠宋友
- 关键词:乳状液研磨破乳液膜分离
- 微胶囊固定化过氧化氢酶被引量:7
- 1994年
- 研究了微胶囊膜对酶的固定化作用和保护作用。将固定化酶浸泡于水中无明显的酶释放,在室温下保存15d,酶的保留活性为85%。固定化酶对过氧化氢分解有较好的催化作用,测定米氏常数为0.50mol·L ̄(-1)
- 王玉洁刘持标白光月吴子生张河哲
- 关键词:微胶囊固定化过氧化氢酶
- 离子示踪法对微胶囊化方法的研究
- 1994年
- 详述了液中干燥法胶囊化的操作过程。用Cr2O作芯材,通过测定干燥过程中Cr2O的释放,研究了芯材损失的具体过程。结果表明芯材损失是由W/O乳状液在干燥浴中快速分散时破裂和干燥过程中的破裂所引起的。选择适当的实验条件,芯材的包埋率可以达到90%以上。
- 白光月刘持标王玉洁马占芳孙闻东吴子生张河哲
- 关键词:微胶囊乙基纤维素
- 反胶束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异丁酸异戊酯被引量:22
- 2004年
- 报道了在 CTAB/正己烷和 AOT/正己烷反胶束体系中 ,CCL脂肪酶催化合成异丁酸异戊酯的新方法 .考察了水含量 w0 、底物与酶的比例、缓冲溶液 p H值以及温度等因素对脂肪酶催化酯合成反应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反胶束体系均为合成异丁酸异戊酯提供了较为合适的微环境 ,所选定的脂肪酶在CTAB和 AOT反胶束中的活性分别是有机溶剂中反应活性的 6倍和 4倍 .
- 王元鸿褚莹刘景林吕忠贤刘莹莹吴子生
- 关键词:反胶束脂肪酶
- α-淀粉酶的微胶囊化与酶缓释的研究被引量:3
- 1994年
- 用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包埋α-淀粉酶,研究了膜相乙基纤维素浓度、芯材与膜相体积比、明胶浓度和干燥温度对芯材包坦率及微胶囊粒径分布的影响。根据芯材释放动力学方程探讨了α-淀粉酶通过微胶囊壁微孔的缓释性能,测定了渗透系数。
- 王玉洁谢鹏白光月马占芳吴子生张河哲
- 关键词:微胶囊Α-淀粉酶缓释性
- AEOT/异辛烷/水反胶束体系中合成导电聚苯胺被引量:21
- 2003年
- 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丁二酸二 [2 -( 2 -乙基己氧基 )乙基 ]酯磺酸钠 ( AEOT)形成的反胶束为模板 ,制备出粒径小而均匀的导电聚苯胺 .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与单体的摩尔比、酸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及表面活性剂循环利用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利用紫外 -可见光谱、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Olympus显微镜及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
- 刘成站褚莹邢双喜隋晓萌吴子生
- 关键词: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聚苯胺
- 新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反胶束体系对蛋白质的提取被引量:15
- 2002年
- 合成了适于反胶束法提取蛋白质的磷酸酯表面活性剂二油酸乙二醇单酯基磷酸酯钠 (DEOPA) ;以氢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 ;测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 (cmc)、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值 )及对水的增溶作用等表面化学性质 ;考察了 DEOPA/异辛烷反胶束体系提取蛋白质的性能 .结果表明 ,DEOPA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适合于构建反胶束体系 。
- 阎云褚莹林毅邢双喜刘莹莹刘景林吴子生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反胶束蛋白质纯化异辛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