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业琼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第一性原理研究镧对氮在ε-Fe3N相中扩散的影响
- 本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量子力学程序-Material Studio软件的CASTEP(Cambridge Serial Total Energy Package)软件包,研究了N原子在渗剂中有无稀土渗氮形成的...
- 吴业琼闫牧夫
- 关键词:化学热处理密度泛函理论
- 复合形变热处理工艺实现3J33合金纳米化
- 在本文中,3J33合金通过一复合形变热处理,即固溶、热轧、冷拔和直接电加热,实现了整体纳米化,同时对复合化学热处理纳米化机制也进行了探讨。合金3J33经两次1100℃固溶60min,施加66%的变形从1100℃连续热轧到...
- 闫牧夫吴业琼王铀刘瑞良
- 关键词:形变热处理再结晶纳米化
- 第一性原理研究镧对碳在γ-Fe中扩散的影响
- 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 C 原子在有无稀土 La 奥氏体晶胞中的扩散。计算结果表明,稀土加入后,产生了晶格畸变, 晶胞体积增大,总能量略微升高;C 原子易于沿着奥氏体晶胞的非密排晶面和密排晶向扩散:La 的加入降低了 C ...
- 吴业琼闫牧夫赵丽艳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扩散奥氏体碳
- 第一性原理研究镧对碳在γ-Fe中扩散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C原子在有无稀土La的奥氏体晶胞中扩散。计算结果表明,稀土加入后,产生了晶格畸变,晶胞体积增大,总能量略微升高;C原子易于沿着奥氏体晶胞的非密排晶面和密排晶向扩散;La的加入降低了C原子在奥氏体晶胞中的扩散激活能,且随着La和C浓度的降低,La使扩散激活能降低的幅度减小。研究了添加稀土使碳扩散加快的原因。
- 吴业琼闫牧夫赵丽艳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扩散奥氏体碳
- 纳米晶化18Ni合金稀土共渗层晶粒组织特征和生成相性质
- 本论文采用低温稀土共渗技术对纳米晶化18Ni合金进行处理,获得高强韧表面层,同时降低共渗过程中的变形。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计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工艺参数、稀土添加及其加入量对低温共渗层...
- 吴业琼
- 关键词:镍合金纳米晶化性能评价
- 纳米化3J33钢稀土氮碳共渗生成相第一性原理表征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稀土化学热处理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纳米化3 J33钢在500℃脉冲等离子体稀土氮碳共渗4h时共渗层的相结构和硬度分布以及共渗相的性质。结果表明,共渗层由厚度约5μm的化合物层和90μm的扩散层组成;共渗相主要由γ′-Fe4N和含碳氮的α′-Fe相组成;与纳米化的3 J33钢相比,渗层表面硬度提高约1倍,基体时效后硬度也有所提高。计算结果表明,在共渗过程中γ′-Fe4N相较α′-Fe相更容易形成,但α′-Fe相更加稳定;γ′-Fe4N相的硬度高于α′-Fe相的硬度的主要原因是γ′-Fe4N相的N-Fe键较α′-Fe相的C-Fe键更强;此外,γ′-Fe4N相的体模量与剪切模量的比值大于1.75,因此该相具有延性。
- 吴业琼闫牧夫张贵生
- 纳米化3J33钢低温渗氮生成相性能第一性原理表征被引量:4
- 2009年
- 采用固溶处理、热轧、冷拔变形和电加热的复合技术实现了3J33马氏体时效钢纳米化,平均晶粒尺寸约为70nm。对纳米化的马氏体时效钢分别在390℃和360℃进行8h脉冲等离子体渗氮,利用XRD、显微硬度计和纳米硬度计对渗氮层生成相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且基于第一性原理对渗氮相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个温度下渗层中生成的氮化相分别为γ′-Fe4N和FeN0.076,二者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塑性。计算结果表明,γ′-Fe4N和FeN0.076相中N与Fe原子的成键作用较强,且两相都具有延性。
- 闫牧夫刘瑞良吴业琼杨茂
- 关键词:纳米化
- 20CrMnTi稀土渗碳研究及稀土对碳扩散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本文研究了20CrMnTi钢有无稀土渗碳动力学,稀土添加对渗碳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稀土渗碳层中显微组织演变、显微硬度变化规律、渗层增厚动力学和稀土在渗层中主要的存在位置。 渗碳层中显微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量表明,...
- 吴业琼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计算显微组织演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