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宝胜
-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围麻醉期急性肺损伤不同干预方法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不同干预方法对于控制围麻醉期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发展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69例在术中确诊为ALI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通气治疗组(n=17)、传统通气复合小剂量乌司他丁治疗组(n=24)、肺保护性通气复合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组(n=28),比较三组患者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肺保护性通气复合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组对ALI患者的呼吸力学、动脉血气、肺氧合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余两组(P〈0.05),并且未发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其余两组相比较:在呼吸力学、动脉血气、肺氧合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发生了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此外,三组在血流动力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复合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能有效地改善ALI患者的肺氧合、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变化;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发生;在临床上应该有预见性的应用。
- 吕宝胜王卓强徐震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乌司他丁
-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索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方法的最佳条件,并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生物学活性。方法:根据MTT法的测定原理,采用三因素(细胞数量、MTT浓度、MTT染色时间)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并依据MTT的最优条件测定BDNF的生物活性。结果:MTT比色法检测SH-SY5Y细胞活性的最优条件为:每孔细胞数:(0.2×108个/L,100μl),MTT的染色时间(6小时),MTT的剂量(5g/L)。在ATRA诱导SH-SY5Y细胞产生TrkB受体后,随着BDNF浓度的增加,吸光值也增加,当BDNF浓度增加到50μg·L-1后,随着BDNF浓度的增加,吸光值增加并不显著。结论:建立了MTT比色法的最佳条件,并应用于BDNF细胞因子的活性检测中,在BDNF浓度为50μg·L^(-1)时。
- 吕宝胜王卫王卓强冯泽国周建平
- 关键词:四甲基偶氮唑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正交实验
- 肝脏移植围麻醉期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脏移植围麻醉期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和检验治疗效果。方法 对 10名患者围麻醉期不同阶段的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 (FIB)、血小板 (PLT)、血红蛋白(Hb)、凝血和血小板功能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围麻醉期在充分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的基础上 ,根据检测结果有选择性地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止血剂 ,至手术结束时患者的凝血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但仍在正常低限 ,全部患者无一例因出血和血栓再次手术。结论 手术中应对凝血功能进行适时监测与调控 ,围麻醉期要处理好新肝吻合口局部的高凝与全身低凝的关系 ,预防术后出血、肝动脉和 (或)门静脉血栓。
- 王卓强石炳毅刘秀珍张斌陈绪贵王恒林吕宝胜王子剑
- 关键词:肝移植凝血功能麻醉围麻醉期凝血功能
- 心理干预辅助药物治疗对150例地震后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对地震后严重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以指导对地震后严重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150例震后严重失眠患者,根据震前是否患有失眠分为两组,组Ⅰ为震前无失眠症而震后失眠患者组,组Ⅱ为震前有失眠症而震后失眠患者组,每组75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别分为单纯心理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心理治疗辅助药物治疗组。半月后随访,记录治疗前后睡眠时间以及白天的精神状态,以患者的主观感觉为依据判断疗效。结果:组Ⅰ、组Ⅱ通过一定时间心理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失眠症均有一定程度缓解,而心理治疗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则效果更佳,不仅明显增加睡眠时间,而且睡眠质量也显著提高,显著改善第2天的精神状态(与单纯心理或药物治疗组相比,P<0.05)。结论:无论地震前是否患有失眠症,心理干预辅以药物治疗对地震后严重失眠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 王恒林米卫东王卓强刘秀珍张斌王显望吕宝胜
- 关键词:睡眠障碍心理干预药用制剂地震
- 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重症肌无力患者经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中的应用,并比较其效果。方法搜集2008年7月-2011年6月于解放军309医院麻醉科行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56例,分为2组,其中应用靶控静脉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P组)80例,应用吸入七氟烷复合静脉输注瑞芬太尼麻醉患者(S组)76例,均不加用肌松药。采用4个成串刺激(TOF)检测神经肌肉传递功能。以手术开始(切皮)前作为0时点,每30min记录1次各规定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基础状态下与拔管后的血气分析及呼吸频率等指标,直至麻醉结束,同时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拔管时间、输入液体及瑞芬太尼总量。结果两组患者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均顺利完成手术,S组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TOF值均明显低于P组(P<0.05)。手术后,P组pH值和PaCO2较S组显著升高(P<0.05),PaO2则显著降低(P<0.05)。在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瑞芬太尼用量的比较上,S组明显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在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输入液体总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接受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时,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应用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的抑制更具有优势,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更小。
- 吕宝胜王卓强王卫解恩宇房芳张晨
- 关键词:丙泊酚七氟烷重症肌无力靶控输注
- 乌司他丁在肝移植术中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7例拟行肝移植术者随机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U组)24例,切皮前将乌司他丁10kU/kg稀释至100ml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C组)23例,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术中吸入氧浓度为100%,分别于手术前(用药前,T1)、无肝前期(给乌司他丁后30min,T2)、无肝期(阻断肝血流后30min,T3)、新肝期(开放肝血流后30min,T4)及术毕(缝皮后,T5)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连续监测心排出量(CO)、混合静脉氧饱和度(SvO2)、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抽取相应时段的肺动脉血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U组T3、T4、T5时段PaO2为(351±40)mmHg、(355±38)mmHg、(349±39)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这3个时段的(297±39)mmHg、(304±40)mmHg、(302±41)mmHg(P<0.05)。两组CO在无肝期与同组其他时间段相比显著降低,其他参数两组无明显不同;U组IL-6、IL-8和TNF-α在T3、T4、T5时段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改善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术患者肺功能的氧合,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IL-6、IL-8、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 王恒林王卓强刘秀珍张斌王显望吕宝胜米卫东
- 关键词:乌司他丁促炎性细胞因子肺保护作用肝移植
-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全麻下行颈椎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试药组)和对照组,于术毕前10 min分别泵入右美托咪定0.5 μg/kg和芬太尼1 μg/kg。观察麻醉前(T0)、术毕前10 min(T1)、 术毕时(T2)、拔管前即刻 (T3)、拔管后5 min和10 min(T4、T5)时HR、SBP和DBP值。记录T5时Ramsay镇静评分和 VAS疼痛评分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药组T2时心率显著低于T1时(P〈0.05);对照组T3、T4时HR、SBP均高于麻醉前(P〈0.05或P〈0.01);试药组T3~T5时HR、SBP和DB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药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试药组苏醒期时呛咳、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全麻结束前静脉给予小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波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王显望陈剑王恒林吕宝胜徐震王卓强
- 关键词:芬太尼全身麻醉气管拔管
- 脂质体介导下pcDNA3.1/BDNF基因转染对缺糖缺氧-再给氧损伤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 研究脂质体介导下pcDNA3.1/BDNF基因转染对缺糖、缺氧-再给氧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缺糖、缺氧-再给氧损伤SH-SY5Y神经细胞模型,应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苔盼蓝染色排斥试验检测细胞活力、测定SH-SY5Y细胞 LDH 释放率、Annexin V-FITC和Propidium Iodide双染色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死亡和凋亡等方法,观察应用基因转染方法导入表达BDNF的基因片段(pcDNA3.1/BDNF)对缺糖、缺氧-再给氧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到,在转染了表达BDNF基因的SH-SY5Y细胞中,经ATRA诱导后,即使实施了缺糖、缺氧-再给氧处理,其死亡、凋亡的细胞数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且细胞的形态改善显著;在细胞存活率、死亡率、LDH 释放率的测定结果中,基因转染组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死亡率和LDH 释放率(P<0.05);在Annexin V-FITC和Propidium Iodide双染色法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的检测中,转染了表达BDNF基因的SH-SY5Y细胞,经ATRA诱导后,其保护作用最好,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死亡、凋亡的细胞数显著减少.结论 应用基因转染方法导入表达BDNF的基因片段对缺糖、缺氧-再给氧损伤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吕宝胜王卫王卓强冯泽国周建平
- 关键词:缺糖基因转染
- 抑肽酶对肝移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保护作用
- 2007年
- 目的通过观察抑肽酶对接受原位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术中连续心排量(CCO)、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PVR)等参数的影响,探讨抑肽酶在肝移植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保护作用。方法64例接受同种异体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抑肽酶组(A组n=32)和对照组(C组n=32)。分别记录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和手术结束时(再灌注后2h)的MABP、CCO、SVR、PVR、MPAP、CV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两组患者术中血液制品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观察抑肽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①抑肽酶组术中血液制品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②抑肽酶能明显减轻术中MABP、CCO、SVR、PVR、MPAP、CV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波动范围,从而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结论肝移植患者术中预防性使用抑肽酶可以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血液制品的使用量,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次数,更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 刘秀珍王卓强王恒林范里莉陈绪贵吕宝胜王显望
- 关键词:抑肽酶肝移植血流动力学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4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门诊人工流产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40例.P组静注2.5 mg/kg丙泊酚;R1组1.5 mg/kg丙泊酚+1.0 μg/kg瑞芬太尼;R2组1.5 mg/kg丙泊酚+2.0 μg/kg瑞芬太尼.术中患者躁动则追加丙泊酚1.0 mg/kg.观察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①P组术中HR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1和R2组患者术中HR和MAP低于术前(P< 0.05或P< 0.01),也显著低于P组患者(P< 0.05);R2组术中HR明显低于R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VAS评分R1组[(1.32±1.12)分]和R2组[(1.10±1.03)分]均低于P组[(3.30±1.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患者满意率R1组(95%)和R2组(95%)均明显高于P组(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中体动发生率R1组(10.0%)和R2组(7.5%)均明显低于P组(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P组(17.5%)和R1组(25.0%)均明显低于R2组(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丙泊酚1.5 mg/kg联合1μg/kg瑞芬太尼可安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麻醉效果好,术后宫缩疼痛轻.
- 王显望刘峰王卓强王恒林徐震吕宝胜李伟
-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人工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