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静林
- 作品数:29 被引量:23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激励方向与组织选择--一个人力资本控制权的分析框架被引量:3
- 2016年
- 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产权经济学在分析组织选择问题时,都隐含地假定不同组织形式生产出来的产品是相同的。本文提出一个人力资本的控制权理论框架,指出不同组织形式之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权分布不同,这种差异内含一个假设即对于人力资本的不同激励方向,可能带来不同的产品组合。进而,本文以不同剩余控制权分布对目标产品和创意产品的不同激励效应为例,阐释这一理论框架,探索了三个关键机制:注意力分配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人力资本的控制权理论为组织选择议题提供了另一种分析视角,即组织选择有必要考虑组织形式与激励方向之间的匹配性。
- 向静林邱泽奇
- 关键词:人力资本
- 坎贝尔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对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研究的启示被引量:4
- 2015年
- 约翰·坎贝尔指出不同制度分析范式在制度变迁的模式描述、机制解释和观念基础剖析等方面存在共同问题,并提出一种综合性的制度变迁理论。在这一综合性的理论建构中,坎贝尔将制度变迁的宏观模式与微观机制,制度企业家的能动创新与制度环境的结构性约束,以及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对制度变迁的影响等理论要素结合起来,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受制约的制度创新过程。本文结合国内关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坎贝尔制度变迁理论对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研究的三个重要启示:从结构功能分析走向过程机制分析;将制度影响分析与主体能动分析相结合;在决策过程分析中关注思想观念的重要作用。
- 向静林田凯
- 关键词:坎贝尔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主义地方政府制度创新
- 数字时代的地方金融风险与政府治理变革——“不完全发包”概念的引出被引量:1
- 2024年
- 数字时代,地方金融、社会风险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自下而上迅猛发展的数字金融在增进社会福祉的同时带来新型社会风险,对国家治理中的属地管理和垂直管理模式都带来挑战,推动着政府治理变革。面对新型风险与治理挑战,政府治理变革主要体现在央地协同、上下共治、平台治理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意味着条块关系、层级关系和政企关系的新变化。这种数字时代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总体上具有“不完全发包”的特征,亟待深入研究。
- 向静林钟瑞雪
- 关键词:数字金融社会风险政府治理
- 谁流进了市场——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市场人群的社会特征
- 2014年
- 与东欧的改革不同,中国渐进式的改革没有消除"体制内"的存在。进而,中国的改革为社会流动的讨论提供了一个自然实验,形成了体制内与体制外不同的职业机会。进入体制内和在体制外的人群的能力不同,形成的政府、市场、社会的能力也不相同。在过去30年里,向市场流动的机会包括了原农业职业人口主动的向上流动和原体制内人口因体制改革被动的向下流动。在非被动条件下,处于体制内职业人口向体制外的流动率几乎为零。如此,在政府—市场—社会的三角关系中,市场的平衡能力显然值得怀疑。在理论上,社会流动的机会性与选择性也可以成为社会流动探讨的新议题。
- 邱泽奇萧群李祥蒙向静林
-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社会特征市场配置资源
- 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与构建新发展格局被引量:1
- 2022年
- 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社会建设会直接作用于需求侧管理,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现实需求,对于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价值;二是社会建设也是一种社会投资,会对各类生产要素产生影响,转化为一个经济体的生产力,从而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三是社会建设还会作用于供给和需求的匹配通道和匹配机制,对于打通供求匹配的各种堵点、破解结构性层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具有特殊价值。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树立新的社会建设和民生福祉理念;要改革地方政府考核机制,激励各级政府争当新时代“美好生活锦标赛”先行者;要明确以社会建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领域、建设方向和关键举措。
- 杨典杨典
- 关键词:社会建设
- 从经济金融化到社会金融化——社会学金融化研究的兴起与展望被引量:10
- 2021年
- 伴随着世界金融体系日益交织和金融市场扩张,越来越多的货物、活动和服务被纳入金融交易和金融系统,近些年来出现经济金融化向社会金融化的重大转变。金融的逻辑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底层逻辑,金融化议题越来越引起经济学之外的社会科学家的重视。本文追溯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金融化的概念定义、测量指标及经济与社会后果分析的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过去十年以经济社会学等学科的金融化研究脉络,以及当下新兴的金融市场实践,从社会学视角和中国发展经验方面对未来的金融化研究路径和课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艾云向静林
- 关键词:经济金融化世界金融体系社会交往经济社会学金融交易
- 数字社会发展与中国政府治理新模式被引量:16
- 2023年
- 数字时代的中国政府治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超出了既有国家治理理论的解释边界,对“行政发包制”“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等理论都构成挑战。通过建构数字社会发展与政府治理变革的分析框架,并用其解读数字金融领域的政府治理现象,可以发现,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实体空间之上创造了数字空间,产生“数实相融”的新型治理情境,给多层级政府治理带来三个关键性变化,即信息优势的上下分化、属地原则的效能衰减、社会风险的规模放大。这些变化成为驱动当代中国政府治理变革的重要因素,使得多层级政府出现“上下共治”的治理模式,它既不同于“行政发包”“上下分治”,也不同于“垂直管理”“高度关联”,是一种函待深入研究的政府治理变革新趋势。
- 向静林艾云
- 关键词:数字社会政府治理
- 分布式网络、复杂性与金融风险治理——一个多层级政府行为的分析框架被引量:18
- 2021年
- 本文以G省网络借贷的金融风险治理为经验案例,呈现出中国多层级政府面对网络借贷这一新经济模式遇到的治理挑战。互联网的分布式网络结构产生了信息运行新模式与金融风险新特征即复杂性(可分为涌现性、集成性和连通性),使得各层级政府面对的信息优劣势位和风险结构特征不同,由此采取适应具体情景的差异化应对策略。
- 艾云向静林
- 关键词:分布式网络网络借贷
- 中国经验与中国特色经济社会学:标识性概念与关键议题被引量:19
- 2022年
- 纵观中国经济社会学40多年的发展历程,社会学者立足中国经验,坚持调查研究与理论建构相结合,既借鉴吸收西方理论,又拒绝照抄照搬,提出了“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关系社会学”“关系产权”“工人阶级再形成”“三位一体的城镇化”“锦标赛体制”等一系列标识性概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推进了中国特色经济社会学的构建,展现了对西方经济社会学的补充、推进或超越。在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学若干标识性概念和关键议题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国家、家庭和“关系”是中国社会的三种“元制度”。它们对经济行为、经济运行、经济模式和社会其他领域存在广泛影响和深度形塑,是中国社会区别于西方社会的关键变量,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底层逻辑和现实根基。
- 杨典向静林
- 风险分担规则何以不确定——地方金融治理的社会学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本文讨论地方金融治理中的风险分担规则不确定问题,即有关金融交易风险由谁分担、如何分担和分担依据等的规则在实际运行中为什么难以确定。研究表明,宏观层面的制度矛盾是微观层面规则不确定的结构性根源。制度矛盾通过思想观念和物质利益两个层面,赋予微观行动者具有冲突性的合法性理据和利益驱动力,诱发投资者、地方政府、中介机构之间关于风险分担规则的规范博弈与利益博弈,导致风险自担规则与风险共担规则的竞争格局;博弈过程中,多重合法性宣称以及多重角力机制的搭配组合,使得实际运行的风险分担规则呈现出不确定状态。
- 向静林邱泽奇张翔
- 关键词:双重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