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定成

作品数:297 被引量:1,896H指数:24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9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4篇医药卫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4篇动脉
  • 100篇冠状
  • 99篇冠状动脉
  • 77篇心肌
  • 53篇梗死
  • 52篇心肌梗死
  • 52篇血管
  • 44篇胸痛
  • 42篇动脉痉挛
  • 42篇冠状动脉痉挛
  • 37篇介入
  • 33篇胸痛中心
  • 28篇急性心肌梗死
  • 26篇介入治疗
  • 26篇冠状动脉介入
  • 21篇主动脉
  • 17篇心电
  • 16篇心脏
  • 14篇ST段
  • 14篇ST段抬高

机构

  • 285篇广州军区广州...
  • 26篇南方医科大学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成都军区昆明...
  • 5篇沈阳军区总医...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同济医科大学...
  • 4篇海南医学院附...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北京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深圳市第二人...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武警广东总队...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97篇向定成
  • 60篇何建新
  • 58篇龚志华
  • 52篇马骏
  • 45篇邱健
  • 44篇张金霞
  • 43篇洪长江
  • 37篇邱建
  • 36篇易绍东
  • 35篇秦伟毅
  • 34篇阮云军
  • 28篇周民伟
  • 22篇肖华
  • 19篇田燕
  • 16篇何喜民
  • 16篇顾晓龙
  • 12篇黄大显
  • 12篇董凤英
  • 12篇潘春梅
  • 11篇盖鲁粤

传媒

  • 18篇岭南心血管病...
  • 17篇实用医学杂志
  • 15篇临床心血管病...
  • 14篇中国介入心脏...
  • 13篇中华心血管病...
  • 13篇中国数字医学
  • 12篇中国循环杂志
  • 6篇中华急诊医学...
  • 6篇广东医学
  • 5篇解放军医院管...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动脉硬化...
  • 4篇山东医药
  • 4篇心脏杂志
  • 4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9
  • 15篇2018
  • 9篇2017
  • 11篇2016
  • 33篇2015
  • 13篇2014
  • 28篇2013
  • 15篇2012
  • 15篇2011
  • 17篇2010
  • 18篇2009
  • 20篇2008
  • 20篇2007
  • 12篇2006
  • 10篇2005
  • 11篇2004
  • 9篇2003
  • 6篇2002
  • 11篇2001
  • 3篇2000
2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比伐卢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介入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比伐卢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12例外院已行溶栓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通过胸痛中心网络转入我院后拟早期行PCI治疗,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51例)及普通肝素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患者住院期间出血发生率与普通肝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组(3.9%vs.16.4%,P=0.03)。结论在急性STEMI患者溶栓后PCI中应用比伐卢定,与普通肝素出血发生率相当,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顾晓龙林霖龚志华阮云军肖华向定成
关键词:比伐卢定溶栓
B型主动脉夹层全程支架覆盖一例
目的探讨B型主动脉夹层导致腹主动脉扩张腔内隔绝术的术式。方法 1例B型主动脉夹层多个破口患者,腹主动脉增宽达5 cm,采用覆膜支架联合裸支架进行全程支架植入。结果患者术后无截瘫,腹腔各分支血管血流通畅,全程无内漏。结论多...
肖华向定成
文献传递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老年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法)测定125例老年EH患者及7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AGEs浓度,同时测量血压,并使用B型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根据IMT将EH患者分为非IMT增厚组(40例)和IMT增厚组(85例),根据斑块严重程度EH患者分为0~3级4组。结合AGEs、IMT对各组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EH两组患者血清AGEs均显著高于健康老年人(均P<0.01),非IMT增厚组与IMT增厚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GEs水平随着斑块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斑块分级4组之间AGEs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IMT与AGEs及脉压(PP)呈显著正相关,IMT增厚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2和0.638(均P<0.05),非IMT增厚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3和0.425(均P<0.05),所有患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679和0.538(均P<0.05)。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GEs、PP与IMT增厚密切相关。结论血清AGEs水平升高与老年EH患者动脉硬化发病密切相关。
李兵向定成
关键词:高血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颈动脉粥样硬化
首次医疗接触后院前延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早期、快速和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是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关键。然而目前研究多致力于分析各部分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无相互之间的影响分析。近期某研究发现,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越短即越早寻求医疗干预,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及总缺血时间(TIT)也随之越短,
张妮张金霞肖华龚志华向定成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进程和任务
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是1981年在美国巴尔的摩成立的,至今在美国的胸痛中心已经超过5000家,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就超过2000家,并成立了胸痛中心协会(后来加入ACC),主要从事胸痛中心的推广与认证,其工作在2010年...
方唯一向定成
关键词:胸痛中心
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浓度的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目 的 观察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浓度的变化与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比较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男性患者与对照者血清DHEAS浓度的变化。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50%的男性患者中血清DHEAS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而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病变冠状动脉数目的增多,DHEAS下降程度更为明显。结论血清DHEAS降低可能是导致男性冠心病发病率显著升高的重要因素,监测血清DHEAS含量有助于判断冠心病病变程度。
阮云军邱健谢闻悦向定成董凤英马骏龚志华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硫酸脱氢表雄酮冠状血管造影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中使用比伐芦定及低分子肝素抗凝对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期间使用比伐芦定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血小板数量及肝素-血小板4因子抗体(H-PF4IgG)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AMI急诊PCI术...
王元肖华张金霞龚志华向定成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致急性心包填塞一例
2010年
彭娜向定成何建新阮云军易绍东
关键词: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急性心包填塞大汗淋漓放射痛腰背部
雌激素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调控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观察 17β -雌二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的影响。 方法 用贴壁法和无酚红 164 0培养基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 ,在 10nmol的 17β -雌二醇作用下 ,观察一定时间内内皮细胞的NOS活性。 结果  10nmol的 17β -雌二醇作用 8~ 2 4hNOS活性显著增强 (同对照组相比 8hP <0 0 5 ;16h ,2 4hP <0 0 1)。 结论  17β-雌二醇能增强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NOS活性 ,这可能是雌激素降低血管阻力。
阮云军邱建吴赛珠向定成
关键词:雌激素一氧化氮合酶血管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胸痛疑诊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评估思路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引起胸痛的主要病因,除常规监测心电图和心脏生化的动态改变,进一步的冠脉评估非常重要。多层螺旋CT技术侧重于对冠脉进行解剖学的评价,而运动心电图、负荷超声心动图和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等检查,侧重于从功能学角度对缺血进行评估。本文对胸痛疑诊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评估过程中如何选择上述检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阮云军宋仕聪向定成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胸痛疑诊负荷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技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