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继丹

作品数:124 被引量:799H指数:16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5篇饲料
  • 32篇石斑
  • 31篇石斑鱼
  • 31篇斑鱼
  • 27篇斜带石斑
  • 27篇斜带石斑鱼
  • 16篇罗非鱼
  • 14篇体成分
  • 12篇鱼粉
  • 11篇幼鱼
  • 11篇牛磺
  • 11篇牛磺酸
  • 11篇磺酸
  • 10篇喹乙醇
  • 9篇饲料添加
  • 9篇配合饲料
  • 9篇消化酶
  • 8篇蛋白
  • 8篇饲料添加剂
  • 8篇添加剂

机构

  • 85篇集美大学
  • 39篇中国水产科学...
  • 10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北农科...
  • 1篇珠海市农业科...
  • 1篇桐庐县农业技...

作者

  • 124篇叶继丹
  • 32篇王琨
  • 26篇孙云章
  • 22篇卢彤岩
  • 21篇张春晓
  • 18篇赵吉伟
  • 13篇杨红玲
  • 13篇刘红柏
  • 12篇杨雨辉
  • 11篇宋凯
  • 11篇孙大江
  • 10篇翟少伟
  • 10篇王子甲
  • 8篇黄岩
  • 8篇王学习
  • 8篇李富东
  • 7篇刘襄河
  • 6篇富惠光
  • 6篇常建波
  • 6篇周铭文

传媒

  • 16篇水产学杂志
  • 11篇水产学报
  • 5篇动物营养学报
  • 5篇大连水产学院...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集美大学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水产科学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养殖与饲料
  • 3篇第九届世界华...
  • 2篇饲料博览
  • 2篇饲料工业
  • 2篇中国饲料
  • 2篇2012年中...
  • 2篇2012年中...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酿造
  • 1篇水产养殖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9篇2003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投饵率对施氏鲟幼鱼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被引量:36
2004年
采用同一种饵料 5个投喂率水平 (1.5 %、2 .0 %、2 .5 %、3.0 %、3.5 % ) ,室外流水养殖系统 ,在水温 (16 .5± 1.8)℃的条件下对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幼鱼 (4 2 .6± 9.2 )g进行 4 2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 ,相对增重率、饵料利用率、鱼体蛋白质及水分含量受投饵率影响显著 (P <0 .0 5 )。随着投饵率的增加 ,相对增重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饵料利用率随着投饵率的升高而下降。根据最大相对增重率和最大饵料利用率 ,确定施氏鲟幼鱼适宜投喂率在水温 15~ 18℃时为体重的 2 .0 %。
赵吉伟邱岭泉杨雨辉刘红柏卢彤岩孙大江叶继丹
关键词:投饵率施氏鲟幼鱼生长体成分影响因素
斜带石斑鱼幼鱼消化道与养殖水体中可培养菌群的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利用海水琼脂、TCBS和MRS培养基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消化道和养殖水体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RNA基因测序进行细菌鉴定,探讨了幼鱼消化道中的菌群与养殖水体中菌群的关系。结果表明:幼鱼消化道中可培养细菌总数(9.0×106cfu/g)高于养殖水体中可培养细菌总数(5.4×105cfu/mL),幼鱼消化道中细菌种类也明显多于养殖水体;在幼鱼消化道和养殖水体中均检测到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短小芽孢杆菌、克劳氏芽孢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嗜冷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7种细菌。细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细菌隶属于β-变形杆菌纲、γ-变形杆菌纲和芽孢杆菌纲。幼鱼消化道和养殖水体的优势菌中均有芽孢杆菌和嗜冷杆菌,提示芽孢杆菌和嗜冷杆菌能通过养殖水体很好地进入消化道。3种乳酸菌(乳酸乳球菌、干酪乳杆菌和屎肠球菌)仅见于幼鱼消化道,且仅占消化道菌群数量的0.70%。弧菌在消化道和养殖水体中所占比例均很小,分别仅占细菌总数的1.07%和0.10%。
凌泽春杨红玲孙云章叶继丹李富东马如龙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菌群消化道养殖水体
一种虾复合蛋白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虾复合蛋白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饲料。提供一种营养比较平衡、品质较高、用作鱼粉替代品的虾复合蛋白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组成及其按质量百分比的含量为玉米蛋白粉22%~28%、鸡肉粉28%~35%、肉骨粉26%~33...
叶继丹关瑞章张春晓李富东王子甲
文献传递
鲟鱼软骨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被引量:18
2006年
王琨叶继丹刘永
关键词:营养评价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
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淀粉水平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和肝脏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为了探讨饲料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斜带石斑鱼的互作效应,实验采用3×3因子设计,配制蛋白质水平(P)为38%、45%和52%,淀粉水平(S)为10%、20%和30%的9种实验饲料,分别饲喂斜带石斑鱼56 d。结果显示,38%粗蛋白与10%淀粉饲料组(38P/10S饲料组)增重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52P/10S组增重率最高,但与45P/20S、45P/30S、52P/20S组差异不显著。增加饲料蛋白质或淀粉水平显著增加饲料效率、鱼体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及肝糖原肝脂含量,而降低摄食率和鱼体水分含量。增加饲料蛋白质水平降低蛋白质效率,但增加淀粉水平却增加蛋白质效率及肝体比与脏体比。饲料蛋白质水平和淀粉水平对鱼体灰分含量无明显影响。肝中肝酯酶、脂蛋白酯酶、脂肪酸合成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随蛋白质或淀粉水平的升高呈显著上升趋势。增加饲料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肝中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而增加肝中苹果酸酶活性,但对肝中葡萄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增加饲料淀粉水平显著增加肝中葡萄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苹果酸酶活性,但显著降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上述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的生长和肝脏代谢明显受饲料蛋白质和淀粉水平的影响,其中,糖代谢酶活性受淀粉水平的影响较大,而受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影响较小,斜带石斑鱼生长适宜的饲料蛋白质和淀粉水平分别为45%和20%。
黄岩李建王学习王琨叶继丹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蛋白质水平肝脏代谢
达氟沙星对施氏鲟肝脏抗氧化功能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分别用20、50、100mg/(kg体重)3个剂量的达氟沙星(Danofloxacin)水溶液连续口灌施氏鲟(Acipenserscherensckii)20d,并于给药后第5、10、15、20天用试剂盒测定肝脏SOD、CAT、GOT和GPT的活性及MDA和NO的含量。施氏鲟体重75~95g。结果表明,短时间内给药后(5天),100mg/(kg体重)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显著(P<0 01)。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第10、15天),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SOD酶活性均保持在较高活性(P<0 01)。至第20天,各实验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给药后第5天时,各实验组CAT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至第10、15天时,50、100mg/(kg体重)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给药后第20天,仅100mg/(kg体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第5、10、15、20天时,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GPT和GOT活性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仅在相同实验组内随着时间的改变有些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在实验第5、10、15、20天各剂量组MDA含量均无显著的变化。20、50mg/(kg体重)组在第5、10、15天时有所降低,但至第20天时均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100mg/(kg体重)组至第15天降至最低,但实验结束时反而明显高于对照及其他实验组。从实验结果看,在实验第5、10、15、20天,各实验组施氏鲟肝脏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
卢彤岩徐连伟刘红柏叶继丹赵吉伟孙大江
关键词:施氏鲟达氟沙星抗氧化功能转氨酶
活性和热灭活原籍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SE6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活性和热灭活原籍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SE6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225尾斜带石斑鱼幼鱼被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
夏汉钦杨红玲叶继丹黄坤鹏孙云章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
文献传递
不同投喂模式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的影响
设计7种不同的循环投喂模式:对照组So(每天投喂)、S1/3组(饥饿1d,投喂3d)、S1/5组(饥饿1d,投喂5d)、S1/7组(饥饿1d,投喂7d)、S2/3组(饥饿2d,投喂3d)、S2/5组(饥饿2d,投喂5d)...
陈建春叶继丹王和伟
关键词:罗非鱼
饲料不同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水平对罗非鱼生长及鱼体成分的影响
本试验配制蛋白质(24%、36%)和碳水化合物(0%、20%、40%)水平不同的6种饲料.选取罗非鱼(初始平均体重为10.29&#177;0.01 g),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缸20尾),每天饱食投喂2次,饲养5...
陈孟瑶叶继丹王琨张春晓孙云章翟少伟宋凯
关键词:罗非鱼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体成分
乳铁蛋白及饲料在改善水产动物生长性能和/或肠道生态中的应用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添加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乳铁蛋白及饲料在改善水产动物生长性能和/或肠道生态中的应用和方法。使用乳铁蛋白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水产生物的生长,还能解决水产动物的肠炎问题。
叶继丹覃应梅王琨孙云章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