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燕萍

作品数:129 被引量:484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8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91篇甘蔗
  • 36篇乙烯利
  • 24篇性状
  • 23篇抗旱
  • 21篇抗旱性
  • 16篇水分
  • 16篇喷施
  • 15篇胁迫
  • 14篇水分胁迫
  • 13篇生理生化
  • 13篇农艺
  • 12篇农艺性
  • 12篇农艺性状
  • 10篇增产
  • 10篇增糖
  • 10篇甘蔗品种
  • 9篇叶面
  • 8篇叶绿
  • 8篇叶绿素
  • 8篇光合特性

机构

  • 126篇广西大学
  • 36篇广西农业科学...
  • 6篇广西作物遗传...
  • 1篇广西农业职业...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广西亚热带生...
  • 1篇云南省农科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29篇叶燕萍
  • 74篇李杨瑞
  • 31篇杨丽涛
  • 19篇李永健
  • 14篇黄诚梅
  • 12篇莫云川
  • 12篇王威豪
  • 11篇林炎坤
  • 7篇邢永秀
  • 7篇娄予强
  • 7篇黄有总
  • 5篇吴凯朝
  • 5篇唐军
  • 5篇申章佑
  • 5篇林鉴钊
  • 5篇梁强
  • 4篇姚瑞亮
  • 4篇万雪芹
  • 4篇郭强
  • 4篇周歧伟

传媒

  • 11篇甘蔗(福建)
  • 11篇西南农业学报
  • 8篇广西农业科学
  • 6篇广西农业生物...
  • 5篇中国作物学会...
  • 4篇中国糖料
  • 4篇中国作物学会...
  • 3篇作物杂志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广西农学报
  • 3篇亚热带农业研...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广西植物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热带农业科技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中国作物学会...
  • 2篇2005年全...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13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 16篇2004
  • 9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8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烯利对甘蔗茎内IAA氧化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8
2000年
测定了甘蔗品种桂糖11号、桂糖15号和新台糖16号节间2的IAA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乙烯利处理后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甘蔗工艺成熟过程中,茎内IAA氧化酶酶活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品种间有差异。乙烯利处理对IAA氧化酶活性有影响,其影响效应及影响时间因品种而有差异,主要表现为抑制IAA氧化酶活性的早期上升过程,同时钝化IAA氧化酶对外界环境的反应,酶活性变化比对照波动性要小,影响酶活性时间约在乙烯利处理后3周以后。推测IAA氧化酶不是乙烯直接诱导的酶。
姚瑞亮李杨瑞杨丽涛叶燕萍
关键词:甘蔗节间IAA氧化酶酶活性乙烯利
甘蔗四种下种方式的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采用广西推广面积最大的桂糖11号和目前正积极推广的新台糖16号两个甘蔗品种作试验材料,分砍种浸种消毒(A),砍种不浸种(B),剥叶不砍种(C),不剥叶不砍种(D)4种下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前期土壤水分及温度基本满足甘蔗萌芽与生长要求的条件下,两个甘蔗品种均以砍种浸种消毒种茎处理的出苗早、出苗率高,桂糖11号A处理出苗率比B、C、D处理高270%~647%,新台糖16号A处理出苗率比B、C、D处理高343%~6112%;两个品种剥叶不砍种的分蘖率高于其他方式的种茎处理,桂糖11号C处理分蘖率比A、B、D处理高8119%~1064%,新台糖16号C处理分蘖率比A、B、D处理高213%~442%。桂糖11号不砍种的株高前期有较快的伸长速度,茎径增粗明显高于砍种处理。在甘蔗大生长后期和工艺成熟期土壤干旱严重的条件下,桂糖11号不砍种下种的甘蔗品质均明显优于砍种的,桂糖11号C处理甘蔗蔗糖份比A、B、D处理的高05%~23%(绝对值)。新台糖16号A处理蔗产量比B、C、D的高250%~330%。
叶燕萍李永健李杨瑞林志松
关键词:甘蔗抗旱
甘蔗茎尖培养中减轻酚害被引量:10
2004年
甘蔗茎尖组织预先在无菌水中浸泡30min后,再接种到附加6-BA2.0mg.L-1、NAA0.1mg.L-1的MS培养基中,可减轻外植体的褐变;茎尖诱导培养基中直接附加适量的活性炭(AC,以0.02%为宜,最高不超过0.05%),减轻茎尖组织酚害的效果最理想。另外,在培养基中附加抗氧化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根据外植体的褐变情况及时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中,均能减轻甘蔗茎尖组织的酚害。
黄诚梅李杨瑞叶燕萍
关键词:甘蔗茎尖培养外植体
基于红色文化特色的南百高速公路绿化改造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通往革命老区百色的公路干道——南(宁)-百(色)高速公路存在绿化植物长势不佳、功能单一、边坡绿化不足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绿化改造在满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打造"红色文化、视觉之旅"的绿化主题,并通过植物、小品、雕塑、文字、符号等元素表达革命老区的地域文化特色。
郭松唐学奕何志勇李在留叶燕萍
关键词:红色文化革命老区绿化改造可持续发展
用于低空飞行通讯的通讯头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空飞行通讯的通讯头盔,包括:头盔,其包括左耳罩以及右耳罩;通讯装置,其设于所述头盔的左耳罩或者右耳罩内,以及电池,其设于所述左耳罩或者所述右耳罩内,用于为所述通讯装置提供电源,所述电池为6-8V。该...
叶燕萍陆刚张木清
水分胁迫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蔗伸长初期抗旱性的影响
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4个甘蔗品种(系)伸长初期叶片质膜透性和收获期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甘蔗品种(系)的抗旱能力不同,ROC22的抗旱能力最强,福桂1号和福桂3号的抗旱能力差别不大,而福桂2...
蒋洪涛黄梅燕郭强叶燕萍张木清
关键词:甘蔗质膜透性抗旱性
一种提高草珊瑚、山银花、扶芳藤产量和品质的叶面肥
本发明所述叶面肥包括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两种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是一种提高干旱条件下草珊瑚、山银花、扶芳藤移植成活率和产量品质的叶面肥,应用于中草药山银花、草珊瑚、扶芳藤的种植调控。描述一种提高干旱条件下草珊瑚、山银花...
叶燕萍
文献传递
水杨酸和乙烯利提高甘蔗抗旱性的研究
<正>广西是全国蔗糖生产的重要基地,严重干旱给广西的甘蔗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 关于甘蔗抗旱化学调控方面的研究较多,均试图通过利用化学物质来改善或提高甘蔗的抗旱性。本试验旨在深入探讨乙烯利和水杨酸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效...
莫萍丽林炎坤毕黎明李杨瑞施丁寿叶燕萍
文献传递
甘蔗三种砍种方式的抗旱性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以桂糖 1 1号和新台糖 1 6号作试验材料 ,分剥叶砍种、剥叶不砍种、不剥叶不砍种 3种砍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在干旱条件下 ,桂糖 1 1号剥叶不砍种处理的出苗率高 ,死苗率低 ,不剥叶不砍种处理株高和绿叶数数值最大。在生理生化方面 ,干旱区桂糖 1 1号各处理萌芽期间 ,种茎中氨基酸含量 1 4 .2 5~ 1 8.0 0 mg/g Fw,还原糖含量 1 .0 6~ 2 .5 8mg/ g Fw,新台糖 1 6号在干旱区各处理则相反 ,种茎中氨基酸含量 1 .5 0~ 2 .6 3mg/ g Fw,还原糖含量达 1 8.75~ 2 9.5 3mg/ g Fw,种茎近于中度肋迫 ;而桂糖 1 1号在干旱区剥叶不砍种、不剥叶不砍种处理的自然饱和亏缺值与非干旱区各处理基本相同 ,而新台糖 1 6号的则比对照大大提高。因此 ,丘陵坡地应选用桂糖 1
叶燕萍李杨瑞李永健黄诚梅
关键词:甘蔗抗旱性干旱出苗率生理生化特性
3种禾本科牧草饲用品质的季节动态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为缓解广西冬春季青饲料短缺的矛盾,对象草、凌云草、甘蔗草3种禾本科牧草的农艺性状、营养成分的季节动态进行比较研究,并用聚类分析法分析其农艺性状和参照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其营养品质、饲用品质的季节动态及综合性状。结果表明,象草和凌云草的农艺性状优于甘蔗草;象草和凌云草饲用价值的季节动态变化一致,其饲用品质的季节排序是冬、春季优于夏、秋季,甘蔗草则是春、夏季优于冬、秋季;象草的综合性状最好,凌云草次之,甘蔗草最差。
陈小凤李杨瑞叶燕萍
关键词:禾本科牧草饲用价值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