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正钱

作品数:180 被引量:1,889H指数:26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4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1篇农业科学
  • 4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5篇土壤
  • 34篇污染
  • 32篇重金
  • 32篇重金属
  • 23篇核桃
  • 22篇养分
  • 21篇山核桃
  • 18篇肥料
  • 17篇水稻
  • 16篇污染土
  • 16篇污染土壤
  • 14篇植物修复
  • 13篇东南景天
  • 13篇
  • 12篇施肥
  • 11篇有机无机
  • 11篇植物
  • 11篇林地
  • 11篇林地土壤
  • 10篇配施

机构

  • 133篇浙江农林大学
  • 29篇浙江大学
  • 14篇浙江林学院
  • 9篇浙江农业大学
  • 9篇学研究院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杭州市林业科...
  • 4篇杭州市临安区...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广西大学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义乌市农技推...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温州科技职业...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林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78篇叶正钱
  • 34篇柳丹
  • 30篇赵科理
  • 27篇马嘉伟
  • 21篇徐秋芳
  • 21篇吴家森
  • 21篇姜培坤
  • 21篇姚芳
  • 19篇杨肖娥
  • 17篇单胜道
  • 14篇虞方伯
  • 14篇王旭东
  • 13篇骆林平
  • 12篇管莉菠
  • 11篇杨玉爱
  • 10篇胡杨勇
  • 10篇徐涌
  • 9篇傅伟军
  • 9篇陈俊任
  • 9篇周国模

传媒

  • 21篇浙江农林大学...
  • 9篇水土保持学报
  • 8篇浙江林学院学...
  • 6篇生态学报
  • 6篇土壤通报
  • 6篇浙江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
  • 6篇浙江农业学报
  • 6篇教育教学论坛
  • 4篇现代农业
  • 4篇浙江大学学报...
  • 4篇广东微量元素...
  • 4篇浙江农业大学...
  • 3篇环境污染与防...
  • 3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Acta B...
  • 2篇土壤学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浙江林业科技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10篇2022
  • 10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12篇2015
  • 13篇2014
  • 20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物料对酸化山核桃林地土壤的改良作用被引量:5
2017年
为探讨有机物料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室内培养的方式,研究不同添加剂量下,沼渣、肥得力、黄腐酸钾、竹炭等对山核桃林地酸性土壤性质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竹炭、肥得力、黄腐酸钾等对山核桃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料能显著降低土壤酸度,提高土壤pH值(P<0.05),经过培养后土壤pH值由pH 4.41升至pH 5.17,上升了17.00%;有效地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酸与交换性铝,增加土壤交换性盐基,其中交换性铝由3.94 cmol·kg^(-1)降至0.72 cmol·kg^(-1),降幅高达81.70%。有机物料也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质量分数,其中有机质和碱解氮分别增加了100.70%和104.70%;有效磷和速效钾增加更加显著,最终值达到22.34 mg·kg^(-1)和230.83 mg·kg^(-1),且随着有机物料施用量的增加,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更好。黄腐酸钾对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优于其他物料,且不同用量的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在10.00 g·kg^(-1)用量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最为明显。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所用有机物料显著改善了山核桃生长状况,提高了42.00%~58.00%的产量,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水平(P<0.01)。
石红静马闪闪赵科理叶立前李皓沈颖赵伟明叶正钱
关键词:森林土壤学山核桃有机物料土壤酸化
酸胁迫对山核桃苗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究山核桃幼苗矿质养分吸收对酸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2年生山核桃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pH处理盆栽砂培试验,测定了不同营养液pH(4.5、5.0、5.5、6.0和6.5)环境下山核桃幼苗各组织的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矿质养分在山核桃植株各组织内含量存在一定差异,N、P、K、Ca、Mg、Mn、Zn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的叶片和茎中,在根系中的含量较少;而Fe、Cu则在根系中富集,地上部位组织含量较少。营养液pH值在弱酸性范围内(pH≥5.5),对山核桃苗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当营养液酸度进一步下降(pH<5.5)时,最新成熟叶N、P、K含量显著降低,Ca含量显著增加,而老叶N、P、K含量明显增加,Ca含量明显降低。最新成熟叶Fe含量随着pH的下降呈现倒“N”型变化规律,在营养液pH值为5.0时达到最大值,根部Cu含量随营养液pH值降低呈增加趋势。Mg、Mn、Zn及茎中矿质元素含量与营养液pH无明显相关性。可见,酸胁迫水平与山核桃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密切相关,且影响了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转运,营养液pH值降低到一定范围(pH<5.5)时,山核桃苗最新成熟叶N、P、K的吸收积累受到抑制,导致新叶生长发育不良,并且Fe、Mn、Cu等不可再利用元素在根系大量积累无法向新叶运输,为山核桃养分精准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叶立前曾诗媛胡俊靖袁紫倩叶正钱赵伟明董建华
关键词:山核桃酸胁迫矿质养分
一种生物质炭基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领域,涉及一种生物质炭基土壤修复剂,包括光催化氧化剂和载体。光催化氧化剂为二氧化钛,载体为生物质炭。还涉及该种生物质炭基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粉碎原料;B.生物质材料的制备;C.生物质...
宋成芳单胜道叶正钱曹玉成
文献传递
甲亚胺-H的制备(英文)被引量:1
1999年
应用国产H-酸和水杨醛合成了甲亚胺-H,并将自制甲亚胺-H与进口产品在吸收光谱特性、测 定范围、稳定时间、精密度以及实际样品的分析等方面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甲亚胺-H不仅其主 要性质与进口甲亚胺-H完全一样,而且在某些方面如水溶性等甚至更优。因此,自制甲亚胺-H完全可 以替代进口产品。由于其价格低,产率高,在发展中国家可广泛用于硼的测定。
魏幼璋叶正钱杨玉爱鲍辛丰奥玛尔
关键词:土壤植物
超积累植物的金属配位体及其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03年
综述了超积累植物体内金属配位体(包括植物整合肽、植物金属硫蛋白、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参与的植物体内金属的吸收、运输、积累和解毒过程的生理及分子机制,并对金属配位体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作了评述。
龙新宪杨肖娥叶正钱
关键词:超积累植物植物修复
一种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装置和修复方法,该装置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机架下方用于盛放污染土壤且顶部开口的容器,所述容器内设有用于将土壤中的蚯蚓驱赶至土壤表层的电驱赶装置,所述容器的上方自上而下顺序地设有用于向所...
柳丹叶正钱
文献传递
德清县澉山乡的土壤及其生态学意义
1990年
澉山乡位于杭嘉湖中部平原,面积36.37Km^2,由于人工小地形和利用方式不同,水网平原的土壤呈复区分布,分为潮土土类和水稻土土类,再加上水域构成了水网平原区的三个层次。在孤立的小山上则发育着红壤土类。研究澉山乡的土壤对于类似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叶正钱俞劲炎卢升高孙福观朱金龙黄美萍沈志才
关键词:土类潮土红壤土生态农业建设旱地土壤生态学意义
有机酸在超积累植物重金属解毒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38
2006年
有机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金属配体,在超积累植物的解毒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有机酸参与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运输、积累和解毒过程的生物学机制,最后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朱艳霞魏幼璋叶正钱杨肖娥
关键词:有机酸超积累植物重金属
生物炭农田应用的固碳减排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温室气体(GHGs)过量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农业活动是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刻不容缓.生物炭由生物质在高温限氧条件下热解炭化获得,其性质稳定、孔径丰富、富含芳香碳,因而减排增汇效果优异,具有参与农业自愿减排碳交易的显著潜力.然而生物炭固碳减排效果异质性大,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因此有必要对其减排效应、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与生物炭固碳减排相关的室内、大田研究和整合分析研究,同时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基于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特点与程度以及相应配套政策总结了生物炭参与碳交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手段,为生物炭固碳减排研究的开展和生物炭农田应用项目参与碳交易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建议.
傅伟军徐向瑞魏玲玲叶正钱欧阳潇吴闻澳柳丹方先芝倪治华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碳库温室气体甲烷氧化亚氮碳交易
5种海岛典型园林绿化植物的耐盐性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解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金森女贞Ligustrum japonicum‘Howardi’,龟甲冬青Ilex crenata,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和夏鹃Hododendron pulchrum等5种海岛典型园林绿化植物的耐盐性,利用盆栽方式对5种植物进行盐分胁迫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即圃地土(ck,盐质量分数0.28 g·kg^(-1)),1.00,2.00和4.00 g·kg^(-1)氯化钠,测定相关的生长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植物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植物在盐分胁迫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土壤盐分为4.00 g·kg^(-1)时,夏鹃、红叶石楠和龟甲冬青全部死亡,金森女贞和金边黄杨的存活率分别达到60.00%和66.67%。生物量下降,降幅最高的是夏鹃,为30.03%~64.72%;最低是龟甲冬青,为10.34%~44.46%;红叶石楠、金森女贞和金边黄杨降幅范围分别达20.54%~47.10%,18.76%~51.90%和26.71%~52.48%。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盐分质量分数增加而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先下降后上升。随着盐胁迫质量分数的升高,5种植物叶片中钠离子(Na^+)明显积累,增幅最大的为金边黄杨,比ck增加6.60~24.31倍;最小的是金森女贞,较ck提高1.44~1.82倍;钾离子(K^+)质量分数变化并无明显规律,Na^+/K^+比值上升。综合生长表现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认为,5种植物的耐盐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金森女贞>金边黄杨>龟甲冬青>红叶石楠>夏鹃。
陈闻王晶吴海平张玲叶正钱
关键词:植物学盐分胁迫园林植物耐盐性隶属函数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