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然

作品数:9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植物
  • 5篇蕨类
  • 4篇蕨类植物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地理分布新记...
  • 1篇多倍体
  • 1篇多样性
  • 1篇新记录属
  • 1篇新记录种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结构
  • 1篇叶绿
  • 1篇叶绿体
  • 1篇英文
  • 1篇有花植物
  • 1篇杂交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生物学
  • 1篇数据集
  • 1篇蹄盖蕨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上海辰山植物...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9篇卫然
  • 5篇张宪春
  • 2篇严岳鸿
  • 1篇李剑武
  • 1篇陈文俐
  • 1篇王焕冲
  • 1篇金水虎
  • 1篇戴锡玲
  • 1篇何丽娟
  • 1篇孟世勇
  • 1篇张钢民
  • 1篇徐超
  • 1篇向春雷
  • 1篇谭运洪
  • 1篇于胜祥
  • 1篇张树仁
  • 1篇罗艳
  • 1篇高连明
  • 1篇王丽
  • 1篇李中阳

传媒

  • 3篇生物多样性
  • 2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植物学报
  • 1篇植物分类与资...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2013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福建省4种蕨类植物新记录
2024年
通过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及石松类植物的全面野外调查,发现福建省蕨类植物1个新记录属——裂禾蕨属Tomophyllum(E.Fourn.)Parris,及4个新记录种——裂禾蕨Tomophyllum donianum(Spreng.)Fraser-Jenk.&Parris、针毛鳞盖蕨Microlepia trapeziformis(Roxb.)Kuhn、长叶巢蕨Asplenium phyllitidis D.Don、草叶耳蕨Polystichum herbaceum Ching&Z.Y.Liu。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的发现丰富了福建省的植物多样性,为该地区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王慧田黎雪吴锦平卫然刘彬彬徐超徐超金水虎
关键词:蕨类
西藏维管植物多样性编目和分布数据集被引量:1
2023年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是我国陆地面积第二大的省级行政区,这里有世界最大和最高的高原,也有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热带雨林,该地区是世界上海拔落差最大的植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西藏维管植物多样性的著作主要有成书于1983–1987年间的《西藏植物志》(1–5卷),该书主要基于对青藏高原科考队的阶段性总结,但是对于藏南地区植物的收录很不全面。本研究主要依据植物志、期刊文献、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并结合标本数据,辅以中国植物图像库的图片,以及作者的野外调查编制了西藏自治区维管植物多样性名录以及县市级分布数据集。本数据集的每一条记录即为一个分类群在具体某个县市级的分布,包括类别、生存状态、科中文名、科拉丁名、属中文名、属拉丁名、种中文名、种拉丁名、命名人、县市级分布、文献凭证、文献备注、标本凭证、图片凭证等。截至2023年8月,本数据集收录西藏自治区维管植物50,525条分布记录,完成了西藏维管植物编目。西藏维管植物名录包含维管植物252科2,049属11,853种(含种下等级),其中石松类植物2科7属50种,蕨类植物31科110属699种,裸子植物6科19属84种,被子植物213科1,913属11,020种。种数最多的前10个科依次是菊科、兰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杜鹃花科、毛茛科、唇形科、报春花科和伞形科。另外,本研究也提供了一个西藏自治区维管植物分布存疑或排除的物种名单,共121科454属900种,供后续进一步研究。本文数据将为《西藏植物志》第二版的编撰提供基础本底资料和系统框架,并将为西藏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以及植物资源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陈又生宋柱秋卫然卫然罗艳罗艳高连明陈文俐张卓欣杨福生高连明王焕冲郝加琛孟世勇向春雷王焕冲于胜祥孟世勇何理郭信强王文广于胜祥高乞张树仁曾佑派白琳金梓超钟星杰张步云杜思怡
关键词:维管植物编目植物多样性数据集
濒危植物光叶蕨在四川峨眉山的地理分布新记录
2021年
报道四川省峨眉山地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蕨类植物光叶蕨[Cystopteris chinensis (Ching) X. C. Zhang&R. Wei]的新分布记录及其野外生存环境和现状。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标本馆(PE)。论述了目前光叶蕨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李小杰李策宏卫然张宪春
关键词:虫瘿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of thetwinsorus-fern genus Diplazium (Athyriaceae)
Diplazium and allied segregates(Allantodia,Callipteris,Monomelangium)represent highly diverse genera belonging...
卫然
中国双盖蕨属一新记录种——Diplazium × kidoi Sa. Kurata被引量:5
2014年
首次报道了中国双盖蕨属一新记录种,中日双盖蕨(Diplazium×kidoi Sa.Kurata),该种是耳羽短肠蕨(D.wichurae(Mett.)Diels)和薄叶双盖蕨(D.pinfaense Ching)的杂交种。本研究详细描述了中日双盖蕨的形态特征,并比较了其与两个亲本的差别。D.×kidoi的发现对研究异域杂交物种形成和认识蕨类植物物种形成中广泛存在的杂交现象具有一定的意义。
顾钰峰韦宏金卫然戴锡玲严岳鸿
关键词:蹄盖蕨科蕨类植物自然杂交新记录种
中国现代石松类和蕨类的系统发育与分类系统被引量:53
2013年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是以孢子繁殖的维管植物,在陆地植物演化上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开展,各大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得以阐明,传统上的概念得以修正,新的现代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也被提出,并不断得到完善。该文介绍国内外在蕨类植物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中国分布的类群的分类处理。文中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现代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包括5亚纲、14目、39科及12亚科、约140余属。
张宪春卫然刘红梅何丽娟王丽张钢民
关键词:蕨类系统发育
中国肿足蕨科一新记录属——翼囊蕨属(英文)被引量:4
2015年
报道了中国肿足蕨科一新记录属——翼囊蕨属(Didymochlaena Desv.)。该属为泛热带分布的单型属,在中国为首次记录。本文结合原始文献对该属及其折囊蕨种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谭运洪卫然李剑武张宪春
利用整合分类学方法进行蕨类植物复合体的物种划分:以线裂铁角蕨复合体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广泛的杂交和多倍化使得铁角蕨属(Asplenium)下存在着许多分类困难的物种复合体,针对这些类群进行整合分类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物种的界限以及形成机制。线裂铁角蕨复合体(Asplenium coenobiale complex)是铁角蕨属下一个形态多样性较高的类群,由于缺乏全面取样和系统研究,该复合体的物种划分长期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线裂铁角蕨复合体中形态变异和地理分布具有代表性的个体,通过孢粉学研究确定该类群的生殖特性,运用流式细胞分析获取倍性信息,同时结合叶绿体和核基因组片段系统发生分析的证据,对该类群的系统演化关系和起源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虽然部分孢子囊败育的情况在线裂铁角蕨复合体中十分普遍,但正常孢子囊内形成的64个孢子说明该类群植物仍能进行正常的有性生殖;(2)该复合体中存在着倍性变异,其中多角铁角蕨(A.cornutissimum)是二倍体,而其他成员均为四倍体;(3)依据母系遗传的叶绿体序列所构建的系统发生关系将该类群划为4个分支,与基于核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存在冲突,这暗示杂交可能在该复合体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将线裂铁角蕨复合体划分为4个物种,即同源四倍体新种马关铁角蕨(A. maguanense sp. nov.),二倍体多角铁角蕨,以及两个由同一对亲本正反交产生的异源四倍体线裂铁角蕨(A. coenobiale)和叶基宽铁角蕨(A. pulcherrimum)。
梁思琪张宪春卫然
关键词:多倍体
通过现存蕨类植物多样性透视陆生植物的演化被引量:4
2019年
通常认为的蕨类植物(包括石松类和真蕨类)是现存陆生维管植物起源最早的活化石;但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现存蕨类植物大部分是伴随着有花植物的兴起而新分化的类群(Schneider et al,2004)。2014年,Science报道了瑞典科学家Benjamin Bomfleur等发现的一块亚细胞结构保存完好的1.8亿年前的蕨类植物化石,对该化石的髓部及皮层薄壁细胞处于间期的细胞核大小测量发现,它们与其仍然存活的近缘类群绒紫萁(Osmunda clayto-niana)的相应部分十分相似。
严岳鸿卫然舒江平张宪春
关键词:蕨类植物有花植物分子生物学亚细胞结构陆生植物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