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亚涛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剩余油
  • 3篇驱油
  • 2篇三元复合驱
  • 2篇提高采收率
  • 2篇小井距
  • 2篇井距
  • 2篇聚合物驱
  • 2篇聚合物驱后
  • 2篇聚合物驱油
  • 2篇复合驱
  • 2篇采收率
  • 2篇储层
  • 1篇心滩
  • 1篇剩余油分布
  • 1篇水井
  • 1篇配注
  • 1篇驱替
  • 1篇驱替液
  • 1篇驱油效率
  • 1篇注水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油(新疆)...

作者

  • 6篇卢亚涛
  • 1篇陶小平
  • 1篇程佳
  • 1篇赵春森
  • 1篇侯磊
  • 1篇张宗杰
  • 1篇王光杰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当代化工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滩砂体内部构型及其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喇嘛甸油田PⅠ23沉积单元为辫状河沉积,主要发育辫状河道、心滩、河漫滩三种沉积微相,其中心滩砂体内部构型相对复杂,控制的剩余油较多。以4-4#站高浓度试验区储层为例,运用Mail提出的储层建筑结构界面分析方法,通过小井距井之间的连井剖面和测井曲线对比定义了6级界面。在沉积模式指导下得出了平面相组合模式,即平面以河道充填和心滩沉积为主。在明确心滩砂体沉积环境及形成机理基础上得出了沉积特征及识别方法,并对心滩内部构型进行了解剖,实现了垂积体追踪与预测。利用试验区内新钻井的测井解释结果,一方面完善了心滩砂体内部构型,另一方面新井解释的含油饱和度,水淹特征等信息直接揭示了高浓度聚合物对辫状河心滩的动用规律,位于心滩内部的新井解释结果表明,心滩中部水淹以高、中为主,而心滩两翼岩性夹层多、渗透性差,低、未水淹比例大,剩余油多。
卢亚涛
关键词:储层构型心滩剩余油
配注系统管件内驱替液表观黏度变化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三元复合驱驱替液在配注过程中受到剪切作用,当剪切达到一定程度时驱替液会发生降解,导致其黏度降低进而影响原油采收率。通过对新疆油田七东一区三元复合驱试验站的转输阶段驱替液进行管件流场模拟,分析了转输液在各管件中流动时表观黏度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常用弯头、三通、同心变径管中的剪切速率依次增大;配注管径越小或流速越大,剪切速率就越高,表观黏度就越小。建议尽可能减少配注系统管件尤其是变径管的数量,适当增加配注管径,降低配注流速,尽可能地保持驱替液黏度,以增大波及体积来提高原油采收率。
李龙臧铭浩陶小平程佳侯磊卢亚涛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驱替液表观黏度
PI1-2油层聚合物驱后小井距高浓度聚合物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按大庆油田划分标准喇嘛甸油田PI1-2油层属于一类油层,具有油层厚度大、渗透率高的特点,最早开展了聚合物驱开发,目前聚驱开发已经结束,仍有近一半的剩余地质储量.在一次聚驱开发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本文的试验目的 .喇嘛...
卢亚涛宗志慧
关键词:剩余油小井距
PI1-2油层聚合物驱后小井距高浓度聚合物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按大庆油田划分标准喇嘛甸油田PI1-2油层属于一类油层,具有油层厚度大、渗透率高的特点,最早开展了聚合物驱开发,目前聚驱开发已经结束,仍有近一半的剩余地质储量。在一次聚驱开发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本文的试验目的。喇嘛甸...
卢亚涛宗志慧
关键词:剩余油小井距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水井分层注水效果被引量:3
2016年
对水井分层注水进行评价,可直观体现出注水井分层注水前后的效果,为此针对各因素对水井井组影响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井组评价的定量化方法。在对井组进行注水效果评价之前,对现有各井做出评价,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计算出井组综合评价系数来评判各个井组的性质。结合普17断块的实际地质和开发状况,根据计算得出的综合评价系数E2,找出E2值与注水效果的递增关系,通过综合系数E2值评价出各井组注水效果的优劣,既可以评价井组分层注水是否合理。
赵春森王光杰卢亚涛张宗杰
关键词:分层注水模糊综合评判
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物性变化特性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搞清强碱三元体系在油层中的运移特点及分布规律,开展了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物性变化特性研究。在三元试验区注采井间选择中间井补开目的层进行油层密闭取样,通过对试验区内注入井—中间井—采油井化学剂分析,总结强碱三元体系各化学剂运移分布规律;在试验区原取心井同井组内钻取心井,分析三元复合驱后储层物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强碱三元复合驱后驱油效率达到60.0%,纵向上驱油效率更加均衡,油层强水洗比例达76.6%;三元复合驱后油层孔隙半径增大,泥质含量降低。
卢亚涛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驱油效率储层物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