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震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颌骨
  • 3篇下颌
  • 3篇下颌骨
  • 3篇基因
  • 3篇骨生成
  • 2篇蛋白
  • 2篇电穿孔
  • 2篇牵张
  • 2篇疗法
  • 2篇基因疗法
  • 2篇骨形成
  • 2篇成骨
  • 2篇穿孔
  • 1篇新骨
  • 1篇新骨形成
  • 1篇移植术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缺损
  • 1篇生长因子Β
  • 1篇皮瓣

机构

  • 5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5篇吴国平
  • 5篇刘震
  • 4篇胡纯兵
  • 4篇郭力
  • 4篇高志丹
  • 4篇何小川
  • 3篇尹康
  • 3篇李绍兰
  • 1篇周滨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过程中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索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截骨后3d开始以0.8mm/d速度行下颌骨牵引,连续牵引7d后,随机分为A、B、c、D、E5组,每组9只,分别在牵引区注射2μg(0.1μg/μl)重组质粒pIRES-hVEGF165-hBMP2、pIRES—hBMP2、pIRES—hVEGF165、空质粒pIRES和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后,均施加电穿孔刺激。各组分别于固定期第7、14、28天处死动物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A、D1、E的表达情况,并利用CMIAS-2001A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CyclinA、D1、E主要在肉芽组织中的炎性细胞如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少量沿牵张方向排列的新生幼稚骨小梁表面的成骨细胞、骨细胞和骨周围结缔组织中表达;固定7d时表达最强烈,14d下降,28d时表达较弱。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固定7d时C组阳性表达蛋白的吸光度A值(0.59±0.14)表达较强,与A(0.41±0.13)、B(0.38±0.14)、D(0.34±0.12)、E(0.31±0.1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D、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14d和28d时,A(0.39±0.11)、B(0.34±0.10)、c(0.33±0.0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D(0.19±0.12)、E(0.14±0.0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时相点基因治疗组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能使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A、D1、E在牵引区的表达增强、时限延长,可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增殖与分化,促进牵引区细胞基质的形成和新骨生成。
吴国平李绍兰胡纯兵刘震高志丹何小川尹康郭力
关键词:电穿孔基因疗法细胞周期蛋白
物理治疗方法促进牵引成骨新骨形成的研究进展
2012年
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osteogenesis,D0)是利用一定的牵引力刺激,使骨的裂隙或切开的骨组织被逐渐牵开而在牵引间隙内形成新骨,从而达到延长骨骼长度及修复骨骼缺损的目的^[1],因其能在原位快速成骨,因而是一种复杂的分子生物学过程^[2]。
刘震综述吴国平审校
关键词:牵引成骨术物理疗法
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基因干预对牵引区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局部基因治疗能促进牵引区新骨的生成,但关于基因治疗后对局部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截骨后3d开始下颌骨牵引,0.8mm/d,连续牵引7d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在牵引区注射2μg(0.1g/L)重组质粒pIRES-hVEGF165-hBMP2、pIRES-hBMP2、pIRES-hVEGF165、空质粒pIRES及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之后施加电穿孔刺激。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主要在细胞胞浆中表达,给药7d时骨端骨细胞、编织骨痂骨细胞、骨痂表面成骨细胞呈转化生长因子β1染色阳性;14d时新生成的编织骨痂骨细胞、骨痂表面成骨细胞、肉芽组织中的间质细胞、单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染色阳性;28d时转化生长因子β1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其中注射重组质粒pIRES-hVEGF165-hBMP2、pIRES-hBMP2、pIRES-hVEGF165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明显多于注射空质粒pIRES及生理盐水(P<0.05或P<0.01)。说明基因治疗能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促进牵引区细胞基质的形成和新骨生成。
何小川李绍兰胡纯兵刘震高志丹尹康吴国平郭力
关键词:骨生成牵张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过程中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索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截骨,术后3d开始牵引,连续牵引7d后,将实验动物分为A、B、C、D、E5组,A、B、C组分别在牵引区注射2μg(0.1μg/μ1)重组质粒pIRES-hVEGF165-hBMP2、pIRES-hBMP2、pIRES-hVEGF165。D组与E组分别注射相同剂量的空质粒(pIRES)和生理盐水(NS)。各组分别于固定期第7、14、28天处死动物,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MP2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BMP2主要在肉芽组织中的炎细胞及新生幼稚骨小梁表面的细胞组织中表达。固定7d时表达最强烈,各时点基因治疗组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电脉冲介导的基因治疗能使BMP2在牵引区的表达增强和表达时限延长并促进细胞的分裂增殖与分化,促进牵引区细胞基质的形成和新骨生成。
李绍兰胡纯兵刘震高志丹何小川尹康吴国平郭力
关键词:电穿孔基因疗法骨形成蛋白-2
局部皮瓣在面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急诊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索依据整形外科原则应用局部皮瓣急诊修复面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32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即时性创伤性缺损,于严格清创后,根据创面缺损情况,按整形外科原则分别设计皮下浅表肌腱膜系统(SMAS)蒂皮瓣、V—Y推进皮瓣、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鼻唇沟皮瓣等修复创面,精细缝合关闭伤口。结果32例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18个月,无明显瘢痕增生,尤功能障碍,无需Ⅱ期修复.美容效果良好。结论遵照整形外科基本原则采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何小川胡纯兵周滨刘震高志丹吴国平郭力
关键词:面部皮肤移植术软组织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