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翔宇

作品数:16 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暨梁銶琚脑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受体亚型
  • 8篇脊髓
  • 6篇背角
  • 6篇MRNAS
  • 5篇受体
  • 5篇脊髓背角
  • 5篇5-HT
  • 4篇神经节
  • 4篇髓内
  • 4篇脊髓内
  • 4篇背根
  • 4篇背根神经节
  • 3篇伤害性
  • 3篇神经元
  • 3篇转录
  • 3篇小鼠
  • 3篇反转录
  • 3篇大鼠脊髓
  • 2篇色胺
  • 2篇伤害性感受

机构

  • 16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6篇武胜昔
  • 16篇刘翔宇
  • 15篇李云庆
  • 10篇王亚云
  • 8篇王文
  • 7篇黄静
  • 6篇周亮
  • 2篇冯枫
  • 1篇信波
  • 1篇董静静
  • 1篇周静
  • 1篇李辉
  • 1篇汪伟
  • 1篇孙银萍

传媒

  • 7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国际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脊髓内5-HT_(2C),5-HT_3,5-HT_6和5-HT_7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英文)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观察 5 HT2C,5 HT3,5 HT6 和 5 HT7受体亚型mRNAs在大鼠脊髓不同节段的表达。 方法 :反转录PCR方法。 结果 :5 HT2C受体亚型mRNA在颈、胸、腰、骶段脊髓的背角 (DH)和前角 (VH)均有较强的表达 ;5 HT3受体mRNA在各节段脊髓DH的表达水平较高 ,而在VH则较低 ;与 5 HT3受体亚型相反 ,5 HT6 受体亚型mRNA在脊髓VH的表达水平高于DH ;5 HT7受体mRNA在脊髓的表达则与 5 HT3受体相似 ,在各节段的DH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不同的受体亚型在脊髓同一节段以及同一受体亚型在不同脊髓节段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上述四种 5 HT受体亚型在脊髓具有不同的表达特点 ,提示它们在脊髓水平可能发挥着不同的生理作用 ,并为深入探讨 5 HT受体参与伤害性感受和运动的调节机制提供了依据。
武胜昔王亚云刘翔宇王文李云庆
关键词:脊髓5-HT3受体亚型MRNAS
5-HT_(2,4,5)受体亚型mRNAs在大鼠不同节段脊髓背、腹角的表达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 5 HT2 、5 HT4和 5 HT5受体亚型mR NAs在大鼠脊髓不同节段的背角和腹角的表达 .方法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 .结果 :5 HT2A受体亚型mRNA在颈、胸、腰段脊髓的腹角 (VH)有强表达 ,高于相应节段的背角 (DH) ;5 HT2C受体亚型mRNA在颈、胸、腰、骶段脊髓的DH和VH均有较强的表达 ,但在DH的表达水平要高于VH ;5 HT4受体亚型mRNA在各节段脊髓DH和VH中的表达水平呈由颈髓到骶髓逐渐增高的趋势 ,而且在VH表达较强 ,在DH则较低 ;5 HT5A在脊髓的表达较弱 ,在各节段的表达水平基本一致 ,DH和VH之间没有差异 .在脊髓内没有检测到 5 HT2B和 5 HT5B受体亚型 .结论 :上述 5 HT受体亚型在脊髓具有不同的表达特点 。
周静李辉刘翔宇王亚云李云庆武胜昔
关键词:伤害性感受脊髓
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背根节内5-HT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变化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外周5-HT受体亚型在外周伤害性感受中的作用.方法:用反转录PCR技术观察大鼠单侧足底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致痛后背根节内5-HT1~7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变化.结果:在大鼠足底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1 h,注射侧腰段背根节内5-HT1A、5-HT1B、5-HT2A、5-HT3、5-HT4和5-HT7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5-HT1D、5-HT1F、5-HT2C、5-HT5A和5-HT6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在福尔马林致痛后无明显变化.在正常和福尔马林致痛大鼠的背根节内均未检测到5-HT1E、5-HT2B和5-HT5B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结论:5-HT1A、5-HT1B、5-HT2A、5-HT3、5-HT4和5-HT7受体亚型可能参与了福尔马林诱导的炎性痛,且它们在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方面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刘翔宇武胜昔王亚云王文周亮黄静李云庆
关键词:5-HT受体背根神经节反转录PCR
痛温觉和本体觉传入纤维在小鼠脊髓内的不同发育特点(英文)
2006年
本研究通过采用钙基因相关肽(CGRP)和小牛白蛋白(PV)分别标记胚胎15d(E15)到生后3d(P3)小鼠脊髓的痛温觉和本体觉两种初级传入纤维,观察了这两种纤维在小鼠脊髓内投射和终止的发育变化。结果显示:CGRP样免疫阳性(LI)纤维最早于E16出现在脊髓背角浅层,并在E17和E18时逐渐向背角外侧和深层终止。在出生后,CGRPLI纤维在背角的分布特点无明显变化,但是在背角浅层的纤维数量进一步增加,分支状态更为复杂。另外,还在E16时开始出现向对侧脊髓背角发出侧支投射的CGRP-LI纤维,至生后早期,向对侧投射的纤维数量增多。PVLI纤维最早于E15进入脊髓灰质。E16时,已有较多的PVLI纤维到达中间带灰质和腹角。随着发育阶段的增长,脊髓腹角内PVLI本体觉纤维和终末的数量和密度逐渐增加,并于生后早期(P0P3)时达到最高水平。本体觉传入纤维的终末在E17时开始与脊髓腹角内的运动神经元形成密切的接触。本实验结果表明痛温觉和本体觉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终止形成于小鼠胚胎晚期和生后早期,并具有时空特异性。这为深入理解感觉信息在脊髓传递和调节的形成过程提供了依据。
冯枫黄静刘翔宇李云庆武胜昔
关键词:发育脊髓
5-HT_(1A)受体亚型mRNA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大鼠脊髓和背根节中的表达变化(英文)被引量:5
2004年
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 (SNI)模型是一种新型神经病理痛模型。本实验用 SD雄性大鼠 ,分支结扎并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干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保留腓肠神经分支 ,右侧仅暴露坐骨神经。术后 1、2、3、4、7、14、2 1和 2 8d,用 RT-PCR的方法对 5 -HT1 A受体 m RNA在腰髓的背角和背根神经节 (DRG)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5 -HT1 A受体 m RNA在损伤侧腰髓背角内的表达水平于 1d后开始升高 ,7d时达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其表达水平在对侧脊髓背角内没有明显变化。在损伤侧 DRG内 ,5 -HT1 A受体 m RNA的表达水平于 1d后开始增高 ,4d时达高峰 ,随后开始下降 ,但仍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 ;而损伤对侧 DRG内的 5 -HT1 A受体 m RNA的表达没有变化。上述结果提示 5 -HT1 A受体亚型可能在脊髓及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了解 5 -HT1 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武胜昔周亮王亚云王文刘翔宇李云庆
关键词:5-羟色胺1A受体背根神经节MRNA
大鼠神经系统内谷氨酸受体2/3亚型的定位分布被引量:5
2002年
用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观察谷氨酸受体 2 / 3亚型 (GluR2 / 3)在大鼠神经系统的定位分布。结果显示GluR2 / 3样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尾壳核、苍白球、隔核、海马CA1~CA4区、齿状回、乳头体、小脑Purkinje细胞层、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臂旁核、三叉神经运动核、上橄榄复合体、三叉神经脊束核、面神经核、疑核、迷走神经背运动核、舌下神经核、楔束核、薄束核、延髓和脊髓背角I~Ⅱ层、背根节、三叉神经节等。本研究结果表明GluR2 / 3样阳性结构广泛分布于大鼠神经系统 ,为Glu发挥兴奋效应提供了作用位点。
刘翔宇武胜昔李云庆
关键词:神经系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GAD67-GFP转基因小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和极间亚核内GABA和甘氨酸共存神经元的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以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为研究工具,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观察了小鼠三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trigeminalnucleus,V)的吻侧亚核(Vo)和极间亚核(Vi)神经元内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标识物质]和甘氨酸(glycine,Gly)的定位分布和共存情况。结果显示,在Vo和Vi内均有比较密集分布的GAD67和Gly阳性神经元。此外,在Vo和Vi内也可见一些GAD67阳性神经元同时呈Gly阳性反应,即存在GAD67/Gly双标神经元。结果表明,Vo和Vi内有GABA和Gly共存神经元,它们可能在初级传入信息的传递和调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信波刘翔宇汪伟王亚云武胜昔李云庆
关键词:三叉神经脊束核Γ-氨基丁酸甘氨酸转基因小鼠
5-HT_1受体亚型mRNAs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
2006年
为探讨脊髓内5-HT1受体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痛信息传递和调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了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内5-HT1A、5-HT1B、5-HT1D、5-HT1E和5-HT1F受体亚型mR-NAs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损伤侧脊髓背角内5-HT1A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在术后3d明显增高,7d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术后28d与正常对照相比仍有显著变化;5-HT1B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也于术后3d开始显著增高,此后持续升高,至21d达到高峰,28d时有轻微下调,但高于对照水平;未观察到损伤侧脊髓背角内5-HT1D受体亚型mRNA表达水平的显著变化。5-HT1F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于术后4d显著增高,此后一直维持该表达水平至28d。上述受体亚型在非损伤侧脊髓背角内的表达水平均无变化。在脊髓背角内未检测到5-HT1E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上述5-HT1受体亚型mRNA在SNI模型脊髓背角内具有不同的表达变化特点,提示不同的5-HT1各受体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痛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董静静孙银萍刘翔宇周亮黄静李云庆武胜昔
关键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脊髓背角
5-HT2-7受体亚型mRNAs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的表达变化被引量:7
2005年
本研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了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痛条件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5-HT2~7受体亚型mRNAs的时程表达变化.用RT-PCR方法在正常大鼠DRG中检测到5-HT2A、5-HT3、5-HT4、5-HT5A和5-HT7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但未检测到5-HT2B、5-HT2c、5-HT5B和5-HT6受体亚型mRNAs.SNI能诱导5-HT2A、5-HT3、5-HT4和5-HT7受体亚型mRNAs在损伤侧DRG的表达上调.其中,5-HT2A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在术后3 d时开始升高,持续增加至28 d;5-HT3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在术后4 d时明显增加,14 d时达到高峰;5-HT4受体亚型mRNA于术后3 d的表达明显增加,21 d时达到高峰;5-HT7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在术后1 d时即显著升高,一直维持高水平的表达至28 d.未检测到5-HT5A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变化.在SNI对侧的DRG,各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未出现明显变化.部分5-HT受体亚型在SNI模型DRG的表达具有不同的时程变化特点,提示它们在SNI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痛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周亮武胜昔王亚云王文刘翔宇黄静李云庆
关键词:受体亚型DRG背根神经节
5-HT受体亚型在原代培养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表达被引量:2
2002年
为探讨脊髓背角内 5 -HT发挥作用的受体类型及其胞内信号转导机制 ,本研究首先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胎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产率进行了观察 ,再利用反转录 PCR方法观察了 5 -HT受体 14种亚型 m RNAs在原代培养神经元中的表达。原代培养的背角神经元生长状态良好 ,存活时间达到 14~ 2 1d。对培养的背角细胞用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神经细胞核蛋白 (Neu N)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的结果表明 ,神经元的产率超过 90 % ;用 PCR方法在培养的背角神经元中检测到了 5 -HT1 A、5 -HT1 B、5 -HT1 D、5 -HT1 F、5 -HT2 A、5 -HT2 C、5 -HT3、5 -HT4 、5 -HT5A、5 -HT5B、5 -HT6 和 5 -HT7等受体亚型 m RNAs的表达。但上述各受体亚型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 ,未检测到 5 -HT1 E和 5 -HT2 B受体亚型 m RNAs的表达。结果表明 ,本研究建立的实验方法可满意地获得原代培养脊髓背角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不但表达多种受体亚型 ,而且表达类型与以往在成年大鼠脊髓背角观察到的表达状况基本一致。上述结果为进一步开展 5 -HT作用机制的体外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亚云武胜昔刘翔宇王文李云庆
关键词:原代培养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