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继生

作品数:93 被引量:446H指数:11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9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种子
  • 14篇赤松
  • 13篇东北刺人参
  • 13篇人参
  • 13篇刺人参
  • 8篇松林
  • 8篇催芽
  • 7篇天然赤松
  • 7篇赤松林
  • 6篇园林
  • 5篇东北红豆杉
  • 5篇栽培
  • 5篇天然赤松林
  • 5篇孢子
  • 5篇小孢子
  • 5篇龙芽
  • 5篇红豆杉
  • 4篇园林专业
  • 4篇教学
  • 4篇管胞

机构

  • 77篇延边大学
  • 11篇延边农学院
  • 9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延吉市林业局
  • 2篇吉林省白河林...
  • 2篇吉林省林科院
  • 2篇吉林省和龙林...
  • 2篇汪清县林业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林学院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吉林森林...
  • 1篇吉林省林业调...
  • 1篇吉林省松花江...
  • 1篇敦化林业局
  • 1篇洮南市园林管...

作者

  • 93篇刘继生
  • 21篇张鹏
  • 15篇张美淑
  • 12篇全雪丽
  • 11篇金春德
  • 11篇金永焕
  • 9篇沈海龙
  • 9篇刘迪
  • 8篇李英洙
  • 8篇罗广军
  • 6篇高玉福
  • 6篇金大勇
  • 6篇黄世臣
  • 6篇荣立苹
  • 6篇吴松权
  • 5篇吴玉德
  • 5篇王成
  • 4篇李熙英
  • 4篇吴荣哲
  • 4篇王成

传媒

  • 27篇延边大学农学...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延边农学院学...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吉林林业科技
  • 4篇林业实用技术
  • 3篇北方园艺
  • 3篇辽宁林业科技
  • 2篇特产研究
  • 2篇吉林林学院学...
  • 2篇林业科技
  • 2篇经济林研究
  • 2篇现代园艺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谷蠹的生物学特征被引量:4
2011年
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abriclus))属鞘翅目,长蠹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储粮害虫,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寄主广泛。幼虫有发达的上颚可以蛀蚀完整粮粒和碎粒引起大的损失。一粒粮食可以被多头谷蠹钻蛀,它们一旦钻入很难防治,被认为是抗药性最强的储藏物害虫之一。因此本文比较总结了谷蠹的生物学特性,旨在为谷蠹的预测预报和治理提供依据。
辛东华刘继生
关键词:谷蠹生物学
东北刺人参种子实用催芽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以2014年当年采收的东北刺人参种子为材料,连续4年进行种子层积催芽处理和容器播种育苗。结果表明:人工控温预处理是解除东北刺人参种子休眠的必需阶段,在此基础上进行室外埋藏自然变温处理,2年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种子发芽率达到68.0%以上;不同温度条件预处理对东北刺人参种子催芽效果有影响,主要表现为起始温度15~20℃预处理组,经过7个月的预处理后,有2.3%的种子发芽可用于播种;而起始温度20~25℃预处理后,虽然预处理后没有发芽粒,但在室外埋藏1年后,其发芽率为52.2%,高于起始温度15~20℃预处理组的45.3%;不同起始温度预处理组埋藏2年后的发芽率和总发芽率则没有差异;不同室外埋藏时间发芽种子播种苗质量差异明显,其中以室外埋藏处理1年种子的播种苗质量最好。
赵阳刘迪樊磊李永德刘继生
关键词:东北刺人参种子催芽效果
层积处理对东北刺人参种胚后熟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东北刺人参种子经第1个周期7个月的变温层积处理,完成形态后熟而裂口与完成生理后熟而萌发的种子比率均很低,种子裂口率为13.6%,发芽率为2.3%.第1周期处理未发芽的种子,经第2个周期11个月的层积处理,种胚可继续完成形态后熟并通过生理后熟而萌发,并且裂口率和发芽率均高于第1周期,其中室外树荫环境条件下层积处理的种子裂口率和发芽率明显高于室内-冰箱环境条件下处理的种子.第1周期完成形态后熟未萌发的种子在低温层积处理30 d后陆续完成生理后熟而萌发,至350 d时,总发芽率为56.8%.
刘继生林长春
关键词:东北刺人参层积处理
棉团铁线莲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形成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棉团铁线莲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棉团铁线莲每个花药横切面呈蝶形,具4个花粉囊;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以四面体型为主;成熟花粉粒近球形,属2-细胞型,具有3条萌发沟;花粉囊壁由4层细胞构成,即表皮(1层)、药室内壁(1层)、中层(数层)、绒毡层(1层);绒毡层发育属分泌型。
全雪丽刘继生吴松权
关键词:棉团铁线莲小孢子雄配子体
东北刺人参人工扩繁技术研究现状被引量:10
2003年
结合5年来对东北刺人参有性繁殖研究结果,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东北刺人参人工扩繁技术,包括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分布特点,有性繁殖技术,无性繁殖技术以及仿生栽培等内容.为东北刺人参人工栽培提供依据.
张鹏刘继生潘宜才刘桐亮闫忠波
关键词:东北刺人参仿生栽培
不同坡向人工林赤松材性变异被引量:9
2003年
以延吉市林业局帽儿山林场赤松人工林为例 ,对北坡和南坡两种坡向赤松人工林木材的管胞形态特征和物理力学特征的径向变异模式及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管胞直径和微纤丝角及生长轮宽度等指标表现为差异显著。在相同轮龄范围内 ,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管胞壁腔比、微纤丝角、生长轮基本密度、晚材率、生长轮宽度等指标中 ,除生长轮基本密度平均值指标北坡的比南坡的大之外 。
张鹏张美淑吴玉德刘继生金春德
关键词:坡向人工林赤松材性变异管胞形态特征物理力学特征
外源赤霉素对东北刺人参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2
2005年
外源赤霉素(GA3 )对处于不同处理阶段的东北刺人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处理前期用一定浓度的GA3 处理种子,对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较长处理时间后,用GA3 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刘继生张鹏孙静刚
关键词:种子萌发外源东北刺人参赤霉素GA3处理种子处理
刺槐栽培与利用研究概况被引量:30
2002年
概述了国内对刺槐栽培与利用研究的现状 ,介绍了刺槐的生物学特性。
张鹏刘继生金春德张勇哲
关键词:刺槐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技术良种繁育
大青杨、香杨和欧美杨叶肉形态解剖学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大青杨、香杨、欧美杨叶肉的组织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青杨、香杨和欧美杨叶均为异面叶。大青杨叶肉中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为0.8∶1;香杨叶肉中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为1.8∶1;欧美杨的叶肉中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为1.6∶1。大青杨、香杨和欧美杨之间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比存在显著差异。初步认为光合效率和抗旱性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香杨、欧美杨和大青杨。
刘迪刘继生全雪丽赵楠
关键词:杨树叶肉
东北刺人参种子萌发影响因子的研究被引量:27
2005年
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 Nakai)种子透水性良好,休眠后萌发不受其影响。种皮和胚乳的水提取物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胚乳中提取物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比种皮更明显。种子自然脱落时胚尚未分化完全,处于心形胚阶段。种子需要先温暖层积以完成胚的分化与生长,然后转入低温层积完成生理后熟。同批种子胚的发育不完全同步,变温层积处理7个月有极少数种子萌发,连续变温层积处理17个月大部分种子萌发。不同年份受气候条件影响,种子产量和发芽率差异较大。种子耐贮性较强,贮藏2年的种子生活力变化不大,仍具有较高的萌发潜力。
刘继生张鹏沈海龙张羽范少辉
关键词:东北刺人参种子萌发层积处理生理后熟低温层积种子胚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