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竹南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紫外线
  • 3篇上调
  • 3篇纤溶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疾病
  • 2篇血液
  • 2篇溶酶
  • 2篇组胺
  • 2篇纤溶活性
  • 2篇纤维蛋白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疾病
  • 2篇活性
  • 1篇蛋白
  • 1篇电疗
  • 1篇电疗法
  • 1篇动力学作用
  • 1篇形码
  • 1篇形态学

机构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刘竹南
  • 6篇杨永辉
  • 3篇王柳青
  • 3篇丁立新
  • 2篇刘朝晖
  • 2篇武志耀
  • 2篇李祚秀
  • 2篇李淑芹
  • 1篇张世英
  • 1篇王俊卿
  • 1篇周楠春
  • 1篇张周良
  • 1篇刘政
  • 1篇朱新生
  • 1篇刘莉

传媒

  • 2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医疗设备信息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医学争鸣

年份

  • 1篇2002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紫外线激活纤溶系统中组胺的上调作用
1998年
探讨组织胺在紫外线(UV)激活纤溶系统(FS)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将14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成3组,UV组和UV+bufrolin(组织胺释放抑制剂)组(各5只犬)行全光谱UV20cm×20cm,447.72mJ/cm2照射胸腹部1次,UV+bufrolin组对UV辐射区皮肤预先局部给予bufrolin;空白组(4只犬)不行UV照射,作对照用.观察3组UV照射后48h内辐射区皮肤组织内组织胺水平及血纤溶酶原激活物(PA)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UV组在UV照后3h血PA活性明显增高,照后9h达其峰值;辐射区皮肤组织组织胺浓度UV照后9h明显升高,其峰值约在UV照后15h;局部皮肤预先给予bufrolin后,UV+bufrolin组UV照射区皮肤组织内组织胺浓度升高不明显,血PA活性仍明显增高.结论:组织胺可能并不参与UV上调FS活性的作用.
丁立新李祚秀李淑芹刘竹南杨永辉
关键词:紫外线纤溶系统组织胺
紫外线照射后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动态观察被引量:5
1995年
本文以全光谱紫外线3、6、9MED累积3次照射和12MED1次照射豚鼠皮肤,动态观察照射后皮肤反应和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皮肤不同程度的红斑反应,组织形态学观察呈急性炎症反应,照射剂量越大,炎症反应越明显,恢复时间越长。
王柳青杨永辉刘竹南朱新生
关键词:紫外线照射组织形态学物理疗法
中频电疗对脑血液动力学作用
1997年
脑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因此,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国外报道,脉冲电流直接刺激颈段脊髓能增加脑血流量。我们采用2000Hz 等幅正弦中频电流作用于脑梗塞患者颈侧,观察血液动力学变化,报告如下。
王柳青刘朝晖杨永辉武志耀刘竹南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血液动力学中频电疗电疗法
前列腺素在紫外线上调纤溶活性中的作用
1998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PGs)在紫外线(UV)上调血纤溶活性中的作用。方法15只健康成年西北杂种犬被随机分成三组,UV组和UV+阿斯匹林组行全光谱UV20cm×20cm、447.72mJ/cm2照射胸腹部1次,其中UV+阿斯匹林组UV照射前在辐射区皮肤先进行直流电阿斯匹林离子导入1次;空白组既不照射UV也不行离子导入,作对照用。对比观察UV照射后48小时内辐射区皮肤抽吸水疱液中PGE2、PGD2、6oxoPGF1α浓度及血纤溶酶原激活物(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UV组在UV照后3小时PA活性明显增高,照后9小时达峰值;辐射区皮肤抽吸水疱液中三种PGs水平均在UV照后5小时明显升高,峰值约在UV照后5~9小时之间,三种PGs水平变化与PA活性变化均无显著相关性;UV+阿斯匹林组辐射区皮肤组织内三种PGs水平无明显升高,PA变化规律与UV组相类似,两组间PA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GE2、PGD2。
丁立新周楠春杨永辉李祚秀陈子元刘竹南
关键词:阿司匹林紫外线疗法前列腺素纤维蛋白溶酶
微波电疗机故障检修
1993年
微波电疗机型号多种,生产厂家多个。其原理都一样,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电源电路、控制电路、磁控管、环行器、天线等五部分组成。
刘竹南刘政
关键词:医疗器械
恒磁场对脑血管病患者离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41
1994年
恒磁场对脑血管病患者离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王柳青,杨永辉,武志耀,张周良,刘竹南,王俊卿,刘朝晖,张世英近年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液流变学性质异常有关,血液粘度增高是脑梗塞发生的重要原因,为探索治疗和预防脑血管病的新方法,我们研究了恒...
王柳青杨永辉武志耀张周良刘竹南王俊卿刘朝晖张世英
关键词:恒磁场脑血管疾病血液流变学
ZQ-4型数控颈椎牵引机传感器故障检修2例
1998年
刘竹南
关键词:传感器条形码
组胺在紫外线上调纤溶活性中的作用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讨组胺在紫外线 (ultraviolet ,UV)激活纤溶系统 (fibrinolyticsystem ,FS)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将 14只健康成年西北杂种犬随机分成 3组 :UV组和UV +bufrolin组 (各 5只犬 ) ,行全光谱UV2 0cm× 2 0cm ,44 7.72mJ/cm2 照射胸腹部 1次 ;UV +bufrolin组对UV照射区皮肤预先局部给予bufrolin(组胺释放抑制剂 ) ;空白组 (4只犬 )不行UV照射 ,作对照用。观察 3组UV照射后 48h内照射区皮肤组织内组胺水平及血纤溶酶原激活物 (plasminogenactivator ,PA)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 UV组在UV照射后 3h血PA活性明显增高 ,照后 9h达其峰值 ,照射区皮肤组胺浓度在UV照射后 9h明显升高 ,其峰值约在UV照射后 15h ;局部皮肤预先给予bufrolin后 ,UV +bufrolin组UV照射区皮肤组织内组胺浓度升高不明显 ,血PA活性仍明显增高。
丁立新刘莉李淑芹刘竹南杨永辉
关键词:组胺紫外线纤维蛋白溶解纤溶酶原激活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