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研

作品数:42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文学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文学
  • 6篇叙事
  • 4篇契诃夫
  • 4篇小说
  • 4篇记忆
  • 3篇大众文学
  • 3篇女性
  • 2篇代文
  • 2篇艺术
  • 2篇战舰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身份
  • 2篇身体
  • 2篇身体写作
  • 2篇神话
  • 2篇神话叙事
  • 2篇突围
  • 2篇且听风吟
  • 2篇文化
  • 2篇文化身份

机构

  • 39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作者

  • 39篇刘研
  • 2篇李春洁
  • 2篇王玉英

传媒

  • 5篇外国问题研究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电影文学
  • 2篇东疆学刊
  • 2篇中文自学指导
  • 2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延边大学学报...
  • 1篇日本学论坛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东方丛刊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学术
  • 1篇汉语言文学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村上春树《去中国的小船》中的创伤记忆被引量:3
2013年
村上春树在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去中国的小船》中通过悖谬叙事展现了日本社会对中国如刺般的他者性认识。这一认知形成的创伤记忆隐藏着当代日本人面对中国时复杂的心理:罪感、负疚,优越、想忘又不能忘。而作家对这篇小说三个版本的修改又现实性地表现了日本社会对中国认知的时代变迁。
刘研
关键词:创伤记忆
叩问“文学”:当代日本大众文学研究动态
2011年
大众文学理论研究是日本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中的重镇,主要特色是:研究系统,批评多元,与多种媒体互动,论争频出。日本学界对大众文学的批评与研究既彰显日本大众文学的独特魅力,也是对"文学"的重新叩问。
刘研
论《唐山大地震》的创伤记忆与民族记忆被引量:3
2011年
电影《唐山大地震》通过一个极其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展示了大灾大难之后母子两代人的创伤记忆,并更为细腻地描写了他们的精神创伤在历经艰辛曲折后终获疗愈的过程。影片表现的虽是个体记忆,但其指向却是民族集体记忆,因此,《唐山大地震》在某种意义上也势必成为构建我们民族记忆的文本之一。
刘研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创伤记忆民族记忆
“异乎寻常之地”:村上春树的游记中国被引量:1
2014年
村上春树在游记《诺门罕钢铁墓场》中,一方面以日本近代以来的中国叙事作为话语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考察敏锐洞察90年代中国的问题和特色,建构了一个"异乎寻常"的文学空间。而这一空间的塑造也是作者个体心理的折射,村上通过中国他者反思日本近代历史的自省意图鲜明深刻,但同时通过视角、语调、对比等叙事策略的运用,字里行间又闪现出日本的"中国"形象,显示出话语中国的强大规约力。
刘研
关键词:文学空间叙事策略
沉湎与追寻:《重返巴比伦》中的自传气息与时代风貌
2021年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一战后美国"爵士时代"的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和时代风貌。《重返巴比伦》中的查理想重新开始生活,却无法躲开过去的深渊,菲茨杰拉德将自身的经历融入查理这一角色之中,既想为自身沉湎于奢华的生活表示愧疚并作出辩白,又想通过查理寻亲的失败说明近期的努力和往昔常年的勤勉与可靠都无法为自身在疯狂的时代所犯下的错误赎罪。历史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前进,追寻荣誉的战斗仍要继续。
边萌萌刘研
关键词:自传追寻
“小资”村上与中国大众文化语境被引量:1
2012年
中国大陆的"村上春树热"与中国大众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小资"紧紧联系在一起。本文力图追溯新世纪以来10年间媒介文化语境中"小资"村上生成的过程,进而反思"小资"村上与中国大众文化独特诉求的内在关联,以及由此引发的"小资"村上对村上文学的误读。"小资"村上与其说是来自于村上文学的本质特征,莫不如说遵循的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内部逻辑,源自中国文化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刘研
关键词:中国大众文化误读
村上春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话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运用文本细读、比较文学理论、伦理学等方法,目的是剖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综合(复调)小说"对村上春树文学的深刻影响。在《1Q84》中,村上立体描述市井万象,各色人物、各种故事纵横交错,他对"正义与自由"、"善与恶"、"生存多样性"等问题的探讨亦能在陀氏那里找到精神渊源,《1Q84》第二卷第九、十一、十三章青豆杀掉"先驱"的情节也与《宗教大法官》相似。结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始终保持的是在宗教神性框架下的精神探寻,而村上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强调善恶的相对性、事物的不确定性,充满了对价值或意义的解构,从而使得青豆与"先驱"的对峙缺乏重击灵魂的震撼力,非但未能引发一场思想对决,甚而具有某种"轻小说"的性质。意义在于我们更为警醒地对待村上春树作为畅销作家的影响力。
刘研
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被引量:2
2013年
村上春树是一位立足于日本社会,认真思索日本与东亚国家关系的作家,他在长篇小说《且听风吟》(1979)、《1973年的弹子球》(1980)、《寻羊冒险记》(1982)这一青春三部曲中塑造了中国人“杰”,在《天黑之后》(2004)塑造了中国妓女郭冬莉和中国人黑社会组织中的一名男子。村上塑造中国人形象的目的何在?通过这些描述又体现出怎样的意识形态的变迁呢?
刘研
关键词:中国人形象长篇小说《且听风吟》日本社会黑社会组织
芥川奖获奖作品与女性话语的建构被引量:1
2012年
芥川奖在1981年至2010年30年间共推出26名女作家,当代日本女性生存样态在女作家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本文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文本,解读大道珠贵《咸味兜风》有悖伦常的身体交易中体味变味的爱;金原瞳的《蛇舌》在惊世骇俗的肉体改造中最终告白的爱的缺失;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在与长辈女性的交往中表达了对爱的渴求。进而勾勒出女性话语的建构所经历的漫长、曲折乃至痛苦的过程。
王玉英刘研
关键词:芥川奖女性作家女性话语
论村上春树《和披头士一起》的选择性记忆
2024年
《和披头士一起》出自村上春树最新短篇小说集《第一人称单数》。全篇在选择性记忆的断裂碎片中渐次展开,以症候式记忆书写的方式蕴藏着对青春往事、时代精神困境等复杂要素的回忆与反思。该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以选择性记忆为核心话题,围绕小说中呈现的精神创伤和个体自我建构的精神困境展开,最终挖掘与探讨作家在文本中所意指的精神文化困境。
张馨之刘研
关键词:症候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