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爱利

作品数:48 被引量:560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旅游
  • 7篇声景
  • 5篇旅游地
  • 4篇旅游产业
  • 4篇旅游形象
  • 4篇城市
  • 3篇度假
  • 3篇度假区
  • 3篇旅游产品
  • 3篇旅游开发
  • 3篇景区
  • 3篇课程
  • 3篇黄山风景区
  • 3篇风景
  • 3篇风景区
  • 2篇地理
  • 2篇遗产地
  • 2篇原生性
  • 2篇再利用
  • 2篇生性

机构

  • 37篇首都师范大学
  • 17篇北京联合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肯塔基大学
  • 1篇中央音乐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共济南市委...
  • 1篇中国工商银行
  • 1篇天普大学

作者

  • 48篇刘爱利
  • 13篇刘敏
  • 8篇姚长宏
  • 8篇刘家明
  • 6篇邓志勇
  • 5篇陈田
  • 4篇刘敏
  • 3篇刘敏
  • 2篇谢婷
  • 2篇张宪玉
  • 2篇涂琼华
  • 2篇陈婉丽
  • 1篇吴宁
  • 1篇孙琼
  • 1篇郑健
  • 1篇王润
  • 1篇吴月湖
  • 1篇郑斌
  • 1篇窦群
  • 1篇纪鹏

传媒

  • 6篇首都师范大学...
  • 5篇地理科学进展
  • 4篇人文地理
  • 3篇旅游学刊
  • 3篇现代商业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企业经济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市场
  • 1篇旅游科学
  • 1篇消费经济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中国音乐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江苏商论
  • 1篇中国名城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旅游度假区“孤岛”特征及成因研究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我国的各级旅游度假区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中坚、地市级旅游度假区(村)为重要补充的度假旅游产品体系。但在度假区发展的同时,度假区的“孤岛”现象逐渐凸现,成为度假区...
刘爱利
关键词:旅游度假区景观环境负面效应
传统型山岳旅游地旅游产品创新研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本文以广义的旅游产品概念为基础,以黄山风景区为案例,解剖了山岳型旅游地旅游产品的结构特征,探讨了传统型山岳旅游地旅游产品内部和外部结构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山岳型旅游地旅游产品创新的合理途径和对策措施。
刘家明刘爱利陈田
关键词:旅游经济旅游开发黄山风景区
城市建筑遗产再利用中的商业业态选择研究——基于市场兴趣点的北京南锣鼓巷案例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建筑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印记,也是人类文明的生动体现与见证。随着时间与功能的变迁,城市建筑遗产脱离了当时的营造环境。只有符合现实背景的再利用行为,才能让建筑遗产重新发挥作用,也更易唤起人们对特定历史的集体记忆,从而保存其历史原真性,实现人类文化遗产的延续性。建筑遗产的再利用微观而言是建筑问题,宏观而言是城市发展与文化融合问题,因而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建筑遗产的再利用中,需要在宽泛的再利用与狭隘的保护之间,提供必要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一方面基于建筑遗产本身属性,另一方面也基于当代城市文化与市场兴趣点。选取建筑遗产再利用较为成功的南锣鼓巷作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应用SPSS19.0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建筑遗产再利用中市场的主要兴趣点。其中外部形象、价格、商品的维度和价格合理、橱窗独特、店铺知名度口碑等具体兴趣点受到市场的认同。游客喜爱的业态类型依次为工艺品及文化创意店、餐饮店、咖啡馆、酒吧、特色服装店及其他,不同的业态类型,游客兴趣点表现不同。通过研究,以期为城市建筑遗产再利用的业态形成提供市场兴趣点的视角,进而为管理者与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
刘敏刘爱利吴宁
关键词:再利用兴趣点南锣鼓巷
消费者在文化遗产旅游地的行为意向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以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和周口店遗址为案例点,将行为意向细化为忠诚度和支付意愿,对影响消费者忠诚度和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构方程分析表明,消费者感知游览质量对感知价值和忠诚度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旅游过程中的感知游览质量和感知价值对满意度也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消费者满意度对忠诚度和支付意愿既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也作为中介变量对后两者产生影响。整体看来,消费者的经济水平和满意度是影响支付意愿额度的最主要因素,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和支付意愿最根本的途径是提升服务质量。
谢婷刘爱利
关键词:文化遗产地支付意愿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声景研究及相关进展被引量:29
2014年
声景是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在塑造地域文化个性、培育地方身份认知、确立居民地方感知等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和独特优势。随着声景理念的不断推广,基于地理学视角对声景时空特征、空间意义和社会文化关联等方面的研究,不仅拓展和深化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而且促进了地理学与声景学跨学科研究的融合发展。本文在对声景概念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声景的时空分异特征、声景与地方感知、声景与居民福祉、声景的社会文化关联、声景的地理实践应用、特殊音乐声景的地理学研究等6个方面,对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声景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并以此构建了地理学视角下声景研究的逻辑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声景研究的特点和差异。国内文化地理学以音乐现象为主要基点,并逐渐扩展到音乐之外的其他声音类型;国外学者在音乐地理学之外,相对系统地采纳了声景学的理念和方法,拓展了地理学视角下声景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研究结果对拓展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实现基于声景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刘爱利刘福承邓志勇刘敏姚长宏
关键词:文化地理学地方感福祉
旅游管理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规律探讨——以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被引量:30
2012年
课程体系设置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培养方案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既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将来;如何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更好的课程优化设置,是专业发展需要慎重考虑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作者从首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需要出发,利用在美访学的机会,对以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为代表的世界顶级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课程设置的四点规律.这些规律的总结综合考虑了中外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的差异,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指导价值,对于促进国内旅游管理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具有积极作用.
刘爱利张一凡姚长宏
关键词:旅游管理课程设置酒店管理
地方认同的内涵维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19年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地方认同反映了主体对地方的情感依恋,不仅对居民满意度和游客忠诚度产生影响,还能影响主体的环境行为,进而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地方认同的内涵、维度、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包括:①地方认同内涵理解和维度划分,因学者学科背景及研究目的不同呈现差异化。地方认同及其相关概念存在5种逻辑关系。基于新的认识论基础上的内涵解析,将有助于促进地方认同概念内涵认识及理解的趋同化发展。地方认同及其相关概念关系的进一步梳理,有助于维度分类、方法及适用标准的规范化。②地方认同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地方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角的人地关系研究,是地方认同形成机制的主要范式。多理论视角的分析,是未来地方认同影响因素及机制探究研究的重要方向。③国内地方认同研究开始时间较晚。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地方认同研究的核心内容上存在一致性,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其中国内只有少量学者关注到空间尺度与地方景观对地方认同的影响,气候、时间方面与地方认同的关系研究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戴旭俊刘爱利
关键词:维度影响因素
黄山风景区旅游产品提升研究
黄山风景区作为我国传统的山岳型旅游目的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拥有了相对固定的客源市场、形象定位以及产品结构体系。然而,在新的时尚旅游浪潮以及各种新兴旅游地的竞争面前,黄山风景区同样面临着挑战,...
刘爱利刘家明
文献传递
地理学展望:2050年的地理学被引量:2
2013年
尽管空间、地方、区域、环境是所谓"永恒的地理命题",但大部分的人文、环境地理学研究中的"时间"主题都聚焦在研究地方、景观和区域的当前或过去,却少有研究者对其未来产生兴趣。研究的缺乏可能要归因于对此前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地理学者所做的相关研究不熟悉,或者对这些研究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估计不足。本文希望通过梳理在不同年代地理学界对未来地理学的研究做过哪些工作,以及未来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贡献,来弥补这一缺陷。20世纪70年代早期,地理学者开始关注当时正在显现的后工业经济、社会的不同特征,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革新,城市未来,变化中的社会秩序,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改造等一系列问题。部分未来地理学者从"带有地理色彩"的科幻作家们以及其他各学科的学者那里借鉴了许多观点和概念。这些学者们的代表作品,在文中列出的书目以及两本主要的跨学科杂志The Futurist(由世界未来学会出版)以及Future Studies中可以看到。未来学家们所使用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多种多样,如趋势外推、交叉影响分析、模型模拟、情景假设、德尔菲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当前,对未来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企业界、教育界、政策研究界等的重视,这一点可以从学术性刊物、奖项,以及对2050年及其以后的世界规划中,对未来研究的兴趣日益增长得到证明。对未来的研究聚焦于世界南方(发展中国家)、北方(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与人口,以及全球环境的未来,不仅需要考虑"确定性"(期待中的世界),也同样要考虑"不确定性"以及"不愿意看到却又可能出现"的一面。本文给出了当前至2050年时段地理学者可能需要考虑的29个重点研究主题,涉及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及环境地理领域。同时,本文还讨论了6个针对中国经济、文化
布鲁恩.斯坦利刘爱利
关键词:研究主题方法论
包头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被引量:23
2008年
包头市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目前没有准确的旅游形象定位,包头市原有的城市形象不适合作为旅游形象。基于包头市的地方性,以旅游者感知为核心是包头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本文把包头市旅游形象定位为"草原休闲之都"。
张宪玉刘家明吴月湖刘爱利
关键词:城市旅游形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