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洁

作品数:29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理学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缓蚀
  • 8篇席夫碱
  • 6篇晶体
  • 6篇晶体结构
  • 4篇动力学
  • 4篇油田
  • 4篇油田水
  • 4篇自组装
  • 4篇自组装膜
  • 4篇量子化学
  • 4篇量子化学计算
  • 4篇化学计算
  • 4篇缓蚀剂
  • 3篇水杨醛
  • 3篇碳钢
  • 3篇配合物
  • 3篇紫色土
  • 3篇溴水
  • 3篇缓蚀机理
  • 3篇缓蚀行为

机构

  • 20篇桂林理工大学
  • 10篇教育部
  • 3篇西南大学
  • 3篇重庆市农业资...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广西科学院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9篇刘洁
  • 20篇刘峥
  • 11篇陈世亮
  • 6篇刘进
  • 5篇谢思维
  • 3篇袁帅
  • 3篇陈杰
  • 3篇魏世强
  • 3篇刘宝玉
  • 3篇赖丽燕
  • 3篇王国瑞
  • 3篇王璐瑶
  • 3篇何育梅
  • 3篇王璐瑶
  • 2篇王松梅
  • 1篇乔莉娜
  • 1篇徐建中
  • 1篇刘辉
  • 1篇张伟国
  • 1篇刘丽荣

传媒

  • 2篇化学通报
  • 2篇材料保护
  • 2篇计算机与应用...
  • 2篇中国腐蚀与防...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合成化学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清除剂用于增强吸热型碳氢燃料热氧化安定性被引量:3
2020年
热氧化安定性是吸热型碳氢燃料贮存和使用过程中评价燃料品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反映了喷气燃料在260℃以下组分受溶解氧影响的程度和燃料氧化反应进行的深度。为评价氧清除剂,选用一种实验室自制的吸热型燃料,运用加速氧化法,配合滴定、红外光谱、粒度分布和JFTOT等测试方法对燃料的基础物性和热氧化安定性进行评估,比较了三苯基膦(TPP)、二环己基苯基膦(DCP)和1,2,5-三甲基吡咯(TMP)三种氧清除剂对吸热型碳氢燃料自氧化过程的影响,并确定了测试范围内的最佳添加量。结果显示,三种氧清除剂的添加对燃料的组成和基础物性无明显影响;燃料中的溶解氧浓度随添加量增加不断下降,最大可降低溶氧浓度31.95 mg/m^3;加速氧化后,样品的过氧化值和酸值均不同程度下降;胶团粒径分布趋向于更小粒径方向;JFTOT测试结果均满足国标规定。总体上,氧清除剂的添加均能有效提升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三者的最优添加量均为质量分数1.5×10^-5,作用效果优劣顺序为TMP>TPP≈DCP。
陈冉刘洁刘洁
关键词:吸热型碳氢燃料热氧化安定性脱氧
几种硫化物对紫色土汞的稳定化效果及优化稳定条件被引量:7
2018年
以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紫色土-灰棕紫泥为对象,探讨了硫化物种类(S、Na_2S、FeS、Na_2S_2O_3和DTCR(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用量对不同水平汞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5种硫化物对土壤汞均具有显著的稳定化效果。固定S:Hg摩尔比为1:1条件下,在1.5~250 mg·kg^(-1)汞污染土壤中,几种硫化物稳定效率相对大小顺序:DTCR>Na_2S>Na_2S_2O_3>S>FeS。Na_2S和DTCR在高浓度汞污染土壤中均表现较高的稳定化效果,在不同汞污染浓度下均能在3d内使土壤浸出汞浓度满足美国固体废弃物毒性浸出程序(TCLP)浸出标准要求(0.2 mg·L^(-1)),Na_2S_2O_3稳定效果相对较差,对250 mg·kg^(-1)的汞污染土壤,稳定化处理时间需要15d才能达到浸出标准要求,当汞污染浓度≥150 mg·kg^(-1)时,S和FeS不能满足浸出标准要求。固定汞污染浓度为150 mg·kg^(-1)稳定化效果取决于硫化物的用量,其中,仍然以DTCR效果最好,S:Hg=1稳定化处理3 d时即可达汞浸出标准。Na_2S和Na_2S_2O_3则均需要在较高的浓度下才能实现汞的稳定化,但是过高的用量会导致土壤中HgS再次溶解,两者的最佳施用量为S:Hg=5。元素S和FeS则需要以S:Hg>5稳定化处理7 d以上才能达到浸出标准要求。土壤中汞的浸出活性与其赋存形态有关,交换态(Exc-Hg)和碳酸盐结合态汞(Carb-Hg)与土壤浸出汞浓度呈显著正相关,高效稳定剂显著促进了汞向有机质结合态(OM-Hg)和残渣态(Res-Hg)转化。硫化物稳定化处理9个月内土壤中浸出汞浓度始终维持在极低水平,满足持续稳定化要求。
陈杰陈杰李顺奇刘洁魏世强
关键词:紫色土汞污染硫化物浸出浓度
几种有机肥对紫色土Pb有效性和形态的调控效应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完全组合试验设计,比较了果壳有机肥(NM)、猪粪有机肥(PM)、污泥有机肥(SM)、腐殖土有机肥(HM)和蚯蚓土有机肥(EM)在不同用量下对不同污染程度土壤[外源添加(CH3COOH)2Pb溶液]中有效Pb的影响,并探讨了土壤有效Pb变化与Pb形态转化的联系。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降低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土壤中有效Pb的含量,且随着有机肥用量增加降幅增大,其中在中度和重度污染程度土壤中尤为显著。各有机肥中以SM、PM处理的效果最为突出,其土壤有效Pb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24.22%~36.10%和19.33%~35.48%。5种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效Pb含量都随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培养至10 d达到峰值,此后逐步降低并在60 d后趋于稳定,其变化动态与Pb各形态转化动态具有一致性。经有机肥处理后,轻度污染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铅(Carb-Pb)含量降低5.36%~12.91%,有机结合态铅(OM-Pb)含量稍有上升,残渣态铅(Res-Pb)含量增加18.92%~45.47%;在中度污染土壤中,Carb-Pb含量稍有下降,Res-Pb含量显著增加24.30%~38.04%;在重度污染土壤中,Carb-Pb含量无显著变化,OMPb和Res-Pb含量都有大幅增加,其增幅分别为14.46%~41.06%和29.02%~56.29%。土壤中Carb-Pb对有效Pb具有显著正向贡献,而OM-Pb和Res-Pb表现为显著的负向贡献。研究表明,有机肥主要通过降低Carb-Pb含量而大幅增加OM-Pb和Res-Pb含量,使得土壤Pb的有效性显著降低。
李顺奇刘洁刘洁王璐瑶陈杰王璐瑶
关键词:有机肥土壤PB有效性化学形态
盐酸溶液中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缓蚀剂在Q235碳钢表面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全面了解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在碳钢表面的缓蚀吸附机理,在1 mol/L盐酸介质中加入3种水溶性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缓蚀剂,用Bockirs置换模型研究了缓蚀剂在Q235碳钢表面的吸附热力学规律,得到了吸附热力学参数;用析氢电流衰减曲线法和比色分析法研究了缓蚀剂在Q235碳钢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3种缓蚀剂的吸附是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过程是放热过程,体系温度的升高会对缓蚀剂的吸附起削弱作用;3种缓蚀剂的吸附规律遵从Langmuir吸附模型,其吸附可以自发进行。
刘峥刘洁陈世亮王国瑞
关键词:缓蚀剂热力学动力学
K_2L-SAMs对碳钢在饱和CO_2油田水中的缓蚀行为与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邻氧乙酸苯甲醛缩对氨基苯磺酸钾盐席夫碱(K2L)缓蚀剂在20#碳钢表面制备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并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缓蚀剂自组装膜的最佳组装时间;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和表面分析技术研究K2L-SAMs对碳钢在饱和CO2油田水介质中的缓蚀行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分析缓蚀剂分子的前线轨道、Mulliken电荷和分子静电势。结果表明:缓蚀剂在碳钢表面自组装3 h后,可以形成稳定、致密的缓蚀膜;在碳钢表面形成的K2L-SAMs能有效抑制碳钢的阴极还原过程,最高缓蚀效率达87.55%;K2L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机理为典型的化学吸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羧基是K2L分子的主要吸附活性区域,能与碳钢表面铁原子作用形成稳定的配位键。
陈世亮刘峥刘洁何育梅
关键词:碳钢自组装膜缓蚀机理
石油生产中腐蚀的原因及缓蚀剂的应用被引量:16
2012年
在石油工业中防腐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腐蚀是制约石油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腐蚀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综述了石油生产中易被腐蚀环节产生腐蚀的原因以及影响腐蚀的因素,概述了缓蚀剂作为重要的防腐蚀技术在石油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缓蚀剂的发展趋势。
刘洁刘峥陈世亮
关键词:缓蚀剂石油工业
对羧基苯甲醛缩-2-噻吩甲酰腙的合成、结构及量子化学计算被引量:4
2013年
以2-噻吩甲酸乙酯、水合肼和对醛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对羧基苯甲醛缩-2-噻吩甲酰腙。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中化合物分子间由弱的N—H…O、O-H…O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分子中噻吩环平面和苯环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4.9°。发光性质显示,化合物在396 nm处有强的紫外发射峰(激发波长为286 nm)。热分析表明,化合物在298℃下比较稳定。依据晶体结构数据使用Gaussian 03W程序对化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分析了化合物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居和成键特征,分析了化合物分子反应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计算的分子键长、键角与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数据基本符合,其差值证实晶体中分子间存在氢键,化合物中的羰基是主要的活性中心。
陈世亮刘峥刘洁
关键词:酰肼晶体结构量子化学计算
12岁少女宫颈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被引量:2
2021年
患者12岁,因"阴道流血2+月,盆腔肿物待诊"于2019年9月19日入院。本例患者及家属均明确否认既往己烯雌酚暴露史。入院后予完善相关检查后于全麻下行宫腔镜探查术,术中取宫颈赘生物组织行冰冻切片,病理结果示宫颈恶性肿瘤,遂行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双侧卵巢移位+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后切除组织病理示:宫颈透明细胞癌,癌浸润宫颈间质深1/3层,并向下累及阴道壁;癌转移至左闭孔淋巴结、左髂内外淋巴结。切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示: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20(CK20)(-)、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A)(+)、细胞黏附分子CD15(+)、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β)(+)、Sal样蛋白4(SALL-4)(-)、抑癌基因P16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抑癌基因P53蛋白灶性+、抑癌基因WT-1蛋白(-)、抗原Ki67阳性率约40%。诊断:宫颈透明细胞癌ⅢC1p期,术后全身化疗(氟尿嘧啶+顺铂)4周期,25次三维后装放射治疗,随访至今,未见明显复发迹象。此病临床表现与宫颈鳞癌基本相同,但若患者年龄较小,则容易被误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需加以鉴别。
刘洁刘洁魏宝宝刘娟侯敏敏刘娟
关键词:宫颈透明细胞癌宫颈癌透明细胞癌宫颈腺癌
3种吡啶甲酰腙席夫碱自组装分子膜对铜的缓蚀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用3种自制油溶性吡啶甲酰腙席夫碱在铜表面制备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研究了该膜在3.5%NaCl中对铜的缓蚀作用。通过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的研究,发现在3.5%NaCl溶液中,3种吡啶甲酰腙席夫碱对铜均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其中L2B的缓蚀效果最好,L4B次之,后为L3B,常温下,缓蚀率分别为91.75%,90.68%和88.27%。同时缓蚀效果受温度影响不大。交流阻抗法测试结果表明,3种酰腙化合物在自组装膜和缓蚀过程中未发生分解,同时分析表明它们都是以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最后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刘峥陈世亮王松梅刘洁王国瑞
关键词:自组装膜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密度泛函理论
自组装新型席夫碱膜钢片在饱和CO_2油田水中的缓蚀性能及吸附机理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邻氧乙酸苯甲醛缩间氨基苯甲酸钾席夫碱(K2L2)缓蚀剂在20号碳钢表面制备了自组装膜(SAMs),用电化学方法研究缓蚀剂合成原料摩尔比、自组装时间、温度对成膜缓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OH与邻氧乙酸苯甲醛按摩尔比2:1反应得到的K2L2缓蚀剂,在碳钢表面自组装1 h后,形成稳定、致密的缓蚀膜,缓蚀率为94.24%。随温度升高,缓蚀膜在模拟油田水中的缓蚀率先降低后升高。在模拟油田水中浸泡48 h后,由扫描电镜照片发现,组装缓蚀膜钢片表面较光滑,而空白样表面腐蚀严重,有较多晶体颗粒产生。K2L2 SAMs抑制了碳钢的阴极还原过程,改变了电极表面双电层结构,使零电荷电位负移,固/液界面双电层电容明显降低,缓蚀效果良好。K2L2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机理是典型的化学吸附,吸附平衡常数为7.496×104L/mol。
陈世亮刘峥何育梅刘洁
关键词:自组装膜席夫碱CO2腐蚀缓蚀机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