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林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病毒
  • 7篇血小板
  • 7篇血小板减少
  • 7篇发热
  • 7篇发热伴血小板...
  • 5篇血小板减少综...
  • 5篇综合征
  • 5篇发热伴血小板...
  • 4篇免疫
  • 3篇蛋白
  • 3篇免疫原性
  • 3篇抗体
  • 2篇疫苗
  • 2篇核蛋白
  • 2篇发热伴血小板...
  • 2篇布尼亚病毒
  • 2篇测序
  • 2篇纯化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机构

  • 11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常州市疾病预...
  • 1篇六安市疾病预...

作者

  • 11篇刘林
  • 10篇梁米芳
  • 9篇李川
  • 9篇李德新
  • 8篇张全福
  • 6篇张硕
  • 4篇李建东
  • 3篇张福顺
  • 2篇芜为
  • 2篇刘洋
  • 2篇仇佩虹
  • 2篇姜晓林
  • 1篇宋敬东
  • 1篇曲靖
  • 1篇李伟红
  • 1篇李开春
  • 1篇严延生
  • 1篇常宏伟
  • 1篇张益
  • 1篇马学军

传媒

  • 6篇中华实验和临...
  • 4篇病毒学报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热稳定性和灭活条件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阐明新发危害严重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稳定性和理化灭活条件.方法 评估细胞培养制备的SFTS病毒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稳定性,对紫外线、酸性环境、常用消毒剂、有机溶剂敏感性.处理后病毒感染Vero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确定病毒复制,并采用基于病毒核蛋白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滴定病毒与无相应处理的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种理化条件对病毒感染性的影响.结果 SFTS病毒在37℃能够存活较短时间,感染性下降较快,在4℃能保持相对稳定,1周内感染性无明显下降.对热敏感,60℃30 min能够完全灭活病毒.对紫外线敏感,185 μW/cm2紫外线照射30 min可灭活病毒.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β-丙内酯、甲醛和常用有机氯消毒剂敏感,在合适的浓度下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灭活病毒,400 mg/L的有效氯灭活病毒需室温放置10 min以上,在pH3.0条件对病毒活力有损害,但不能完全灭活病毒.结论 研究结果初步客观的评价了SFTSV热稳定性和灭活条件,为科学研究和疾病控制中样本采集、病毒灭活、安全防护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全福李建东姜晓林李川刘林梁米芳李德新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应激障碍
人类肠道病毒71型亚单位疫苗壳聚糖佐剂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解人类肠道病毒71型(EV71)重组保护性衣壳蛋白(rVP1)亚单位疫苗壳聚糖佐剂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VP1蛋白与壳聚糖佐剂制备的疫苗口服免疫新西兰白兔,通过ELISA方法检测兔血清、粘膜洗液(小肠、鼻腔和肺)及粪便中特异性IgG、IgA抗体水平,中和试验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并通过抗原刺激体外培养的兔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4)的水平评价rVP1口服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单纯口服rVP1蛋白仅可诱导产生较低水平的血清IgG和粘膜IgA抗体,而含佐剂疫苗组与单纯抗原免疫组差异显著,并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细胞免疫检测结果显示rVP1含佐剂组兔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4水平明显高于未加佐剂组。本研究为研制EV71VP1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张硕张福顺李阿茜刘林芜为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李德新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VP1蛋白壳聚糖口服疫苗免疫原性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分离株M片段的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安徽省六安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分离株的M片段分子特征。方法从2014-2015年六安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血液标本中分离的SFTSV株,进行M片段全基因序列测定,得到10株SFTSV的M片段基因序列。将其与从GenBank下载的54株SFTSV国内外公布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六安市SFTSV分离株基因型主要为B、D和F基因型,分别为2、1和7株。10株SFTSV分离株与A、B、C、D、E、F各亚型代表分离株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7%~96.1%、93.3%~99.2%、94.4%~97.3%、93.7%~99.5%、94.0%~96.6%、93.6%~99.0%。人源株与动物源株、蜱源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3.4%~99.3%、93.5%~99.6%,动物源株与蜱源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3.6%~99.8%。结论安徽省六安市SFTSV分离株为B、D和F基因型,与国内外代表株核苷酸高度同源。
汤复根李开春刘林曲靖刘洋常宏伟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同源性
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功能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制备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结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用灭活纯化的SFTSV病毒颗粒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分别分泌抗糖蛋白单抗和核蛋白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沉淀方法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特异性进行鉴定,并初步进行单抗效价、中和活性及亲和力等功能分析。结果显示,通过细胞融合和克隆化,共筛选出13株稳定分泌抗糖蛋白(Glycoprotein,GP)单抗和7株稳定分泌抗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鉴定显示获得的单抗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抗GP单抗中6株针对Gn,7株针对Gc,大部分的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滴度在1 280-20 480之间,其中4株抗Gn单抗具有中和活性。获得的7株抗NP单抗均与NP特异性结合,IFA滴度范围在5 120-20 480,均无中和活性。此外,经非竞争ELISA检测的两株抗GP单抗(1C8和1G8)均有较高亲和力。本研究为SFTS诊断方法的发展及SFTSV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阿茜刘林张硕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李德新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人源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Gn蛋白重组抗体的研究
2015年
为研制人源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Gn蛋白重组抗体,本研究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SFTSV全病毒颗粒和重组表达SFTSV-Gn蛋白为抗原,从人源抗SFTSV Fab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SFTSV-Gn蛋白的重组Fab抗体,通过ELISA对Fab抗体的结合特异性进行检测。将Fab抗体基因克隆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HL51-14,瞬时转染293T细胞获得分泌表达的IgG抗体。通过ELISA、IFA和Western-blotting检测IgG抗体的结合特异性。采用亲和层析纯化IgG抗体,并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IgG抗体的中和活性。结果表明经过三轮富集筛选,以SFTSV病毒颗粒为抗原筛选出364株针对SFTS病毒核蛋白Fab抗体,没有筛选出特异性结合Gn蛋白的阳性克隆,而通过Gn蛋白筛选得到8株特异结合Gn蛋白的Fab抗体,其中5株来自Lambda库,3株来自Kappa库。ELISA、IFA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证实这8株IgG抗体均能特异性结合Gn蛋白。微量中和试验显示8株新筛抗体没有中和活性,但仍可为后续SFTSV人源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陈素华孙丽娜刘洋李川刘林梁米芳仇佩虹
关键词:噬菌体抗体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病毒样颗粒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
2014年
目的 研究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的免疫原性.方法 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共表达3CD及P1蛋白,制备CA16病毒样颗粒,通过SDS-PAGE及透射电镜等方法对VLPs进行鉴定,以氢氧化铝佐剂免疫ICR小鼠,并对乳鼠经颅腔攻毒.对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将重组CA163CD及P1蛋白的杆状病毒转染SF9细胞,可以产生类似CA16病毒颗粒的大小为27 ~ 30 nm的VLPs.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CA16 VLPs可以刺激产生较高水平的抗CA16病毒的特异性IgG抗体及中和抗体,乳鼠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母传抗体保护率高达90%.结论 CA16 VLPs可以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反应,并且母传抗体可以保护乳鼠抵御经颅腔的病毒攻击.
张福顺郝春生宋敬东张硕李阿茜刘林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李秀玲李德新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感染病毒样颗粒免疫遗传学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灭活病毒的纯化及免疫原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解纯化后灭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的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超滤浓缩和分子筛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灭活的SFTSV进行纯化,采用Western blot和SDS-PAGE对灭活病毒的纯化样品进行分析和鉴定,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对其中糖蛋白(Glycoprotein,GP)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NP)的抗原含量进行检测。浓缩纯化的SFTSV灭活病毒,经电镜观察并通过BCA法测定其总蛋白浓度。然后,将纯化的灭活SFTSV按两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免疫新西兰兔,评价免疫原性和比较免疫效果。结果显示,SFTSV灭活并超滤浓缩后,分子筛层析可观察到两个洗脱峰,其中之一为灭活病毒颗粒,SDS-PAGE、Western blot和ELISA法分析均可检测到GP和NP抗原,而另一洗脱峰主要成分则为NP。浓缩后的纯化病毒纯度达90%以上,总蛋白浓度约为1.1mg/mL,且具有典型的布尼亚病毒电镜形态。纯化的SFTSV灭活病毒免疫实验动物后,可在血清中检出高滴度病毒特异性IgG和中和抗体,但抗体滴度受免疫程序的影响,0d、14d和28d天三针程序免疫动物的效果明显优于0d、7d和28d免疫程序组。本研究显示了灭活SFTSV培养液中除完整病毒颗粒外,还含有大量游离的NP,经分子筛层析纯化可获得高纯度灭活病毒,同时明确了纯化的SFTSV灭活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产生高滴度中和抗体和病毒特异IgG抗体,可为灭活病毒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李阿茜刘林张硕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李德新
关键词:灭活病毒纯化免疫原性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别中国输入性黄热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鉴别2016年3月我国3例输入性黄热病例为2016年安哥拉流行的黄热病毒野毒株感染,还是黄热病毒疫苗相关疾病,亦或是二者的混合感染.方法 应用IonTorrent PGM测序平台,对3例黄热病病例血液或尿液标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所获得的3株黄热病毒序列进行基因组特征分析.分析黄热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核酸序列差异,以同源性较低区域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将高通量测序获得的短序列做回贴和比对.结果 从3份黄热患者标本中获得了部分黄热病毒基因组,其中从第二例患者标本中获得了全长蛋白编码区序列.3株病毒与2016年从中国第一例输入性黄热病例中分离的病毒株CNYF01 R/2016株和来自安哥拉的1971年毒株Angola71株具有极高的相似性,都属于安哥拉型黄热病毒.分析得到5段黄热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核酸序列差异较大的区域,在这5段区域中,3份标本测序获得短序列与野毒株均有多个匹配,而与疫苗株则没有匹配.结论 3例黄热患者的血液或尿液标本中未检测到黄热病毒疫苗株17D株基因组序列,高通量测序证实3人均为2016年安哥拉流行的黄热病毒野毒株感染.
刘林张益李阿茜张硕张全福李川严延生马学军梁米芳李德新
关键词:黄热病毒高通量测序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细胞嗜性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细胞嗜性,加强对SFTSV传播与致病机制的理解.方法 通过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的SFTSV感染Vero等10种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株,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内病毒抗原表达水平,绘制病毒动态生长曲线,并观察记录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情况,确定SFTSV细胞嗜性.结果 Vero、HEK 293、COS-7、CHO、HepG2、Hela、THP-1和MRC-5等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均可感染SFTSV,并产生明显细胞病变,但病毒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水平差异显著,其中Vero细胞对SFTSV较易感,病毒可增殖至10S0TCID50/ml以上;Raji细胞、Jurkat细胞不能感染SFTSV.结论 SFTSV具有广嗜性,可以感染肝、肺、肾、子宫和卵巢等多器官以及免疫系统等来源的细胞系,但不能感染T和B淋巴细胞源细胞系,为SFTSV相关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何程程李阿茜刘林李川李建东张全福李德新仇佩虹梁米芳
关键词:细胞生理学
建立基于核蛋白双抗体夹心ELISA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滴定方法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建立基于核蛋白双抗体夹心ELISA滴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的方法.方法 首先利用SFTSV核蛋白特异性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用于SFTSV病毒滴度的检测,优化检测程序,评价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并与免疫荧光法和空斑试验法检测SFTSV滴度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所建立的基于双抗体夹心ELISA法滴定病毒与免疫荧光法和空斑试验法的滴定结果一致,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0.949.结论 基于SFTSV核蛋白双抗体夹心ELISA的滴定方法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单,避免直接免疫荧光和空斑法滴定结果判定的主观性,并可适用于高通量检测.
刘林张全福李川李建东姜晓林张福顺芜为梁米芳李德新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荧光抗体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