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林

作品数:141 被引量:462H指数:10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6篇医药卫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4篇脊柱
  • 28篇骨折
  • 26篇腰椎
  • 24篇手术
  • 16篇切除
  • 16篇肿瘤
  • 12篇椎弓
  • 12篇椎弓根
  • 12篇关节
  • 11篇胸椎
  • 11篇椎体
  • 11篇外科
  • 10篇融合术
  • 10篇椎间盘
  • 10篇内固定
  • 10篇后路
  • 9篇全脊柱
  • 9篇疗效
  • 9篇螺钉
  • 8篇胸腰椎

机构

  • 138篇甘肃省人民医...
  • 42篇甘肃中医药大...
  • 19篇兰州大学第二...
  • 6篇会宁县人民医...
  • 4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兰州铁路局
  • 1篇兰州军区总医...

作者

  • 139篇刘林
  • 83篇薛文
  • 51篇王增平
  • 37篇钱耀文
  • 30篇宋玉鑫
  • 22篇管晓鹂
  • 21篇张辉
  • 14篇刘杰
  • 13篇王和平
  • 13篇骆文远
  • 10篇舍炜
  • 9篇陈志信
  • 8篇王宏
  • 8篇苟海涛
  • 7篇周慧茹
  • 6篇郭士方
  • 6篇张汉国
  • 5篇程显堂
  • 5篇台会平
  • 4篇李三清

传媒

  • 21篇中国骨伤
  • 10篇中国骨与关节...
  • 8篇临床骨科杂志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实用骨科杂志
  • 5篇甘肃医药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西北国防医学...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甘肃科技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甘肃中医学院...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10篇2021
  • 14篇2020
  • 9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19篇2016
  • 15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2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退变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组织中的PG、MMP-3、TIMP-2表达变化及意义
2014年
目的:观察兔退变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PG)、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2只,直立位下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于建模后4、8、12周各取7只动物,取 L4~5椎间盘组织采用高碘酸-希夫(PAS)染色检测髓核与纤维环组织中的 PG,以灰度值表示其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 SP法检测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组织中的 MMP-3及 TIMP-2,以平均光密度值(MOD)表示其相对表达量。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建模4、8、12周髓核组织中 PG灰度值均高于纤维环组织(P<0.05);两组建模12周时纤维环、髓核PG灰度值均高于8周时,且建模8周时髓核 PG灰度值高于4周时(P<0.05)。随着建模时间的延长,实验组中MMP-3和TIMP-2的相对表达量均增加明显。髓核中,对照组及实验组同一时间点 MMP-3的平均 MOD值明显高于 TIMP-2。实验组纤维环中TIMP-2较 MMP-3表达变化明显。结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髓核中PG的含量变化早于纤维环,通过对 MMP-3/TIMP-2在椎间盘退变中所起作用的研究结合髓核 PG的变化可能会对临床诊断、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有一定帮助。而且对 MMPs和TIMPs的表达水平的调节来控制椎间盘基质代谢的平衡,可能会成为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新方向。
刘林骆文远张超宋玉鑫舍炜
关键词:椎间盘基质金属蛋白酶3纤维环髓核
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并发重度呼吸性碱中毒1例被引量:5
2020年
患者,男,37岁,因“腰背部及左下肢疼痛麻木2个月,加重伴活动受限1周”于2019年3月18日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及左下肢疼痛麻木,以腰骶、左臀及大小腿外侧为著,久站久坐时疼痛麻木明显加重,卧位休息缓解不明显,至疼痛科就诊,行腰椎MRI检查提示:L5S1椎间盘突出,行射频消融术及相关疼痛疗法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好转出院,出院后2d,患者症状再次发作,但能够耐受。
王增平薛文刘林钱耀文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呼吸性碱中毒
胸腰椎完全性骨折脱位的后路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后路器械撑开撬拨复位、经wiltse入路置钉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完全性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4月收治6例胸腰椎完全性骨折脱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8~41岁,平均(33.74±8.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4~12 d,平均(9.36±2.14)d。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器械撑开撬拨复位、经Wiltse入路置钉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61.32±22.0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0.17±32.72)ml,6例均获得解剖复位。平均随访(8.36±1.74)个月,6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钉棒断裂、松动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后路器械撑开撬拨复位、经Wiltse入路置钉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复位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舍炜张群立马文姬刘林张辉王展
关键词:脱位撬拨复位WILTSE
全椎体切除治疗合并脊髓压迫的症状性脊柱血管瘤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和评价全椎体切除椎问植骨椎体重建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合并脊髓压迫的症状性脊柱血管瘤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年7月至2006年5月,我院收治6例症状性脊柱血管瘤患者,均为男性,其中慢性压迫性脊髓功能障碍5例,急性压迫性脊髓功能障碍1例。病变累及的椎体为T4 1例,T5 1例,T6 1例,T8 1例,T10 1例,T8-9 1例。应用全椎体切除椎间植骨椎体重建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结果术中和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4例术前行动脉栓塞术的患者术中失血850~1100ml,2例术前未行动脉栓塞患者术中失血分别为1500ml和2100ml。术后3d至1.5个月神经功能全部恢复。术后随访2.1—5年(平均3.4年),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植骨均融合,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全部患者无后遗症,均恢复正常工作学习。结论全椎体切除椎间植骨椎体重建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可安全应用于合并脊髓压迫的症状性脊柱血管瘤患者,并能够取得长期满意的疗效。
薛文钱耀文刘林刘杰张汉国王和平
关键词:胸椎血管瘤
人神经生长因子促进感觉神经生长和诱导神经肽释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采用体外模型对比研究观察、评估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椎间盘细胞外基质对小鼠背根神经节神经轴突生长的促进作用和P物质(SP)的诱导作用。方法从DLBP患者的椎间盘组织(实验组)以及腰椎骨折患者腰椎间盘组织(对照组)中提取细胞基质,分别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并对小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DRG)进行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神经轴突生长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P含量。结果实验组N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轴突平均长度实验组为134.17μm±2.21μ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28μm±4.1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SP物质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退变椎间盘细胞外基质中高表达的NGF能促进感觉神经轴突的生长以及诱导和疼痛相关神经肽的释放。
薛文张辉钱耀文刘林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神经生长因子感觉神经下腰痛
退变和健康椎间盘组织提取细胞外基质诱导背根神经节轴突生长的差异被引量:5
2014年
背景:研究发现,在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神经纤维的密度明显高于正常椎间盘,神经末梢和神经肽的出现远远多于正常数量。而正常生理老化的椎间盘并没有这种现象发生。目的:评估人痛性椎间盘细胞外基质对小鼠背根神经节神经轴突生长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和神经肽P物质的诱导作用。方法:获取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椎间盘组织(退变组),以及正常人腰椎间盘组织(正常组),提取细胞基质,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进行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神经元轴突生长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物质含量。结果与结论:退变组神经生长因子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退变组神经元轴突平均长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加入抗神经生长因子β干预后神经元轴突平均长度均明显短于未干预组;在退变组椎间盘组织培养液中P物质比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提示人退变椎间盘细胞外基质中高表达的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感觉神经轴突的生长以及诱导和疼痛相关神经肽的释放。
张辉刘林薛文
关键词:椎间盘感觉神经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疗效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脊柱化脓性骨髓炎(PDVO)前路还是联合入路,一期还是二期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前路、联合入路,一、二期手术治疗PDVO 17例。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7年随访,植骨融合率88.2%,患者均无断钉及内固定脱落。随访期内4例因其他内科疾病而死亡,但无感染复发患者。结论对PDVO选择前路还是联合入路,一期还是二期手术治疗应基于患者病变、术者的经验以及患者的一般状况来选择,彻底清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薛文刘林管晓鹂
关键词:脊柱骨髓炎外科手术内固定
3D打印模型辅助与骨科机器人在脊柱畸形矫形过程中的精准置钉被引量:4
2022年
背景:脊柱畸形导致正常的椎弓根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置入椎弓根螺钉的难度增加。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辅助与骨科机器人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的置钉准确率和单枚螺钉置入时间。方法:40例脊柱畸形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可分为:观察组18例,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即在开放手术过程中运用机器人进行椎弓根螺钉路径规划,机械臂到达指定位置,置入导针、螺钉;对照组22例,采用3D模型辅助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依据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评价置钉准确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单枚螺钉置入时间,比较两组之间的置钉准确率及单枚螺钉置入时间。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甘肃省人民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结果与结论:(1)两组之间置钉准确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类螺钉准确率,观察组85.9%(256/298)高于对照组79.9%(283/354)(P<0.05),B类、C类、D类螺钉准确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单枚螺钉置入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01±0.61),(3.74±0.44)min/枚,P>0.05];(3)结果说明,骨科机器人辅助脊柱畸形矫形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显著提高了A类螺钉置入的准确率,准确度高、有效、可行。
宋玉鑫张同同牛建雄王增平文杰张群立薛文刘林
关键词:脊柱畸形骨科机器人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误诊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15年
1病例资料男,46岁。羊场养殖员。因发热、乏力、出汗1年,伴腰部酸痛2个月入院。有高血压病5年,自行服药控制良好。定时发热、乏力、多汗,发热时间17:00至次日3:00,体温最高39.2℃,予解热镇痛药及物理降温,体温可降至37.6℃。查体:体温38.6℃,脉搏86/min,呼吸19/min.
王增平薛文康忠仁周慧茹舍伟刘林
关键词:脊柱炎布鲁杆菌病误诊
后路Quadrant通道系统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后路Quadrant通道辅助下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骨科分别行后路Quadrant通道系统手术(通道组)与传统开放手术(开放组...
刘林王增平薛文宋玉鑫骆文远张辉苟海涛
关键词:腰椎滑脱外科手术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