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平

作品数:37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农村
  • 4篇生态
  • 4篇实证
  • 4篇劳动力
  • 4篇城镇化
  • 3篇实证研究
  • 3篇农民
  • 3篇就业
  • 3篇集群
  • 3篇产业集群
  • 3篇产业结构
  • 3篇城市
  • 2篇畜牧
  • 2篇畜牧业
  • 2篇畜牧业产业化
  • 2篇移民
  • 2篇生态移民
  • 2篇剩余劳动力
  • 2篇收入差距
  • 2篇铁路

机构

  • 37篇青海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青海省统计局

作者

  • 37篇刘晓平
  • 3篇丁生喜
  • 3篇张宏岩
  • 2篇韩静
  • 1篇孙海英
  • 1篇张源
  • 1篇杨世友
  • 1篇赵海荣
  • 1篇李敏

传媒

  • 6篇产业与科技论...
  • 4篇青海大学学报...
  • 2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社科纵横
  • 2篇青海民族研究
  • 2篇山西农经
  • 2篇攀登(哲学社...
  • 1篇广西质量监督...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当代经济
  • 1篇开发研究
  • 1篇甘肃农业
  • 1篇统计研究
  • 1篇城市规划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青海统计
  • 1篇特区经济
  • 1篇市场研究
  • 1篇市场周刊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达木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索
2015年
本文以柴达木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立足柴达木地区的发展概况,在分析柴达木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柴达木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作出选择,得出实证分析结论,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柴达木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刘晓平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
青藏铁路经济带格尔木加工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2007年
本文从青藏两省区现实条件及要素禀赋出发,分析了把格尔木建成青藏铁路经济带加工中心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对共建青藏铁路经济带格尔木加工中心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刘晓平
关键词:青藏铁路经济带加工中心
柴达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本文在分析柴达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评价柴达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柴达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度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对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整分析,...
刘晓平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
西宁市公交优先发展的困境分析
2015年
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是破解交通拥堵的最有效途径,西宁市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旅游城市,面对游客激增和机动车迅猛增长的双重压力,城市公交运营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从影响城市公交运营的六个主要方面入手,分析了西宁市公交系统运营内、外部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对推进西宁市公交优先发展,破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张源赵海荣刘晓平
关键词:公交优先公交线网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测度——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文章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算2015-2019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结果表明,财政自主权、城镇水平、人口密度、人均GDP等环境因素是阻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提升的外生因素,剔除外生影响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均有显著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较低共同导致;部分市(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规模报酬处于递增状态,应适当扩大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规模。
郭东辉刘晓平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三阶段DEA模型
青海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统计评价分析
2019年
本文在分析青海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西部十二个省份地区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并得出青海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结论.
刘晓平
关键词:统计评价
基于Logistic模型的青海省农村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预测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分析青海省农村人口状况与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用Logistic模型对青海省农村人口城镇化发展进行了测度与预测,反映出城乡人口替代过程的内在联系。
刘晓平
关键词:农村人口城镇化LOGISTIC模型
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现状与省际比较
2019年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创新能力愈发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文章在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工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技术创新环境的基本状况,对全国各省市的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刘晓平
关键词:技术创新省际差异
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
2024年
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对实现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产业结构升级为视角,通过选取2011—2021年黄河流域九个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环境影响随机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构建了基于状态-压力-响应(PSR)逻辑的生态保护水平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计算出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生态保护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最后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是数字经济作用于生态保护的重要路径;黄河流域内数字经济对生态保护释放的红利程度在空间上呈现出“中游>下游>上游”的特点,呈现异质性特征。基于此,本文建议加强对数字经济理论研究,提升数字经济在传统产业的应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李世寒刘晓平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生态保护数字经济黄河流域区域经济新兴经济
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在对青海省五大区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论述的基础上,进行了青海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并根据青海省省情阐述,提出了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模式。
刘晓平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产业结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