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

作品数:85 被引量:349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9篇电气工程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发电
  • 14篇燃煤
  • 12篇热电
  • 12篇褐煤
  • 11篇燃煤机组
  • 11篇热电联产
  • 10篇预干燥
  • 9篇烟气
  • 9篇联产
  • 9篇变负荷
  • 8篇能耗
  • 7篇调峰
  • 7篇热电联产机组
  • 7篇热经济
  • 7篇灵活性
  • 7篇变工况
  • 7篇超临界
  • 6篇再热
  • 6篇蒸汽
  • 6篇数值模拟

机构

  • 85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西安热工研究...
  • 7篇东北电力设计...
  • 4篇大唐环境产业...
  • 3篇长江大学
  • 3篇东方汽轮机有...
  • 3篇国网天津市电...
  • 3篇中国新时代国...
  • 3篇西安西热节能...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油气钻采工程...
  • 2篇华能国际电力...
  • 2篇华电电力科学...
  • 2篇国家能源集团...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帝国理工学院
  • 1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甘肃电力科学...

作者

  • 85篇刘明
  • 62篇严俊杰
  • 20篇种道彤
  • 17篇赵永亮
  • 12篇王朝阳
  • 7篇肖峰
  • 6篇刘继平
  • 6篇王进仕
  • 4篇王宇
  • 3篇郭晓克
  • 3篇付豪
  • 3篇张利
  • 2篇吕凯
  • 2篇廖锐全
  • 2篇杨雪莲
  • 2篇张晓东
  • 2篇翟璇
  • 2篇唐丽丽
  • 2篇于飞
  • 1篇许朋江

传媒

  • 30篇工程热物理学...
  • 11篇中国电机工程...
  • 9篇动力工程学报
  • 7篇热力发电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3篇石油机械
  • 2篇汽轮机技术
  • 2篇中国电力
  • 2篇锅炉技术
  • 2篇华电技术
  • 1篇节能技术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机电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能源环境保护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电力科技与环...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发电技术

年份

  • 19篇2023
  • 11篇2022
  • 9篇2021
  • 7篇2020
  • 12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成新型锅炉烟气热能回收系统的600MW机组全工况性能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提出了新型锅炉烟气热能回收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全工况性能分析,建立了汽轮机、换热设备的变工况计算模型,以600MW机组为例,计算获得了机组基准工况下的节能潜力,研究了负荷、环境条件等变化时机组的能耗特性,以及部分负荷条件下内部运行参数对机组能耗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准工况下,新型锅炉烟气热能回收系统可降低供电煤耗达3.11g·(kW·h)^-1;机组节能潜力随着负荷率的下降略有上升,随着环境温度上升而小幅上升,新型锅炉烟气热能回收系统的变工况性能良好;机组在不同负荷运行时,分流烟道的分流系数对机组节煤量的影响最大,是机组变工况运行需要精细控制的运行参数。
张国柱刘明张钧泰杨磊磊刘继平
关键词:燃煤电站余热回收全工况
660MW光煤互补系统动态特性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光煤互补发电是一种将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燃煤发电系统在热力过程中耦合的发电方式,是应对能源结构多元化转型、节能减排的有效方案,降低光热投资的同时减小了燃煤电站煤耗。本文研究了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燃煤机组高压加热器并联的互补系统的动态特性,获得了光照阶跃扰动和光煤流量分配比阶跃扰动下互补系统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互补系统功率随光照强度阶跃增加而增加,随光煤流量分配比阶跃降低先减小后略增大至稳态值,且功率的变化量和响应时间随并联级数增加而增加。
李昕魏宏博刘明刘明赵永亮严俊杰
关键词:动态特性
二次再热机组一次调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二次再热机组流程复杂,惯性较大,其一次调频特性对电厂的运行稳定性、灵活性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研究二次再热机组的一次调频特性。以GSE仿真平台为基础,采用JTopmeret模块和自定义程序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了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的仿真模型与一次调频模型,并对此进行了模型校核。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二次再热机组参与一次调频过程中的热力参数响应特性,分析了负荷阶跃幅度、调速不等率对二次再热机组一次调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再热机组一次调频过程的基本过程是负载功率的阶跃增加时,实时频率迅速减小,DEH汽轮机控制系统将迅速采取措施增大高压缸前的GV开度,然后主蒸汽流量增加,一二次再热蒸汽流量增加,最后燃煤发电机组的有效功率将迅速改变,以减少频率的偏差。在二次再热机组一次调频过程中,频率的动态超调量随负荷阶跃幅度或调速不等率下降而增大。频率的调节时间随着负荷阶跃幅度的增大或调速不等率的下降而延长。且在调速不等率与负荷阶跃幅度相等时,负载负荷阶跃增加时,频率的最大超调量较大,稳态偏差差别不大。研究结果有望为二次再热机组的灵活运行提供参考。
王珠韩翔许立环刘明赵永亮种道彤严俊杰
关键词:二次再热一次调频灵活性
预干燥燃褐煤发电系统理论研究被引量:24
2011年
利用等效热降法建立了回热抽汽预干燥燃褐煤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模型,并给出了褐煤预干燥的节煤条件.利用该模型对某600 MW机组采用回热抽汽预干燥燃褐煤发电系统的热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在额定工况下节煤量为11.21 g·(kW·h)-1;烟气温度每变化10℃节煤量约变化1.5 g·(kW·h)-1;从1 kg褐煤中每多干燥出0.1 kg水节煤量增加3.3 g·(kW·h)-1;从褐煤中干燥出1 kg水分需要的蒸汽量越少,热经济性越好,并且褐煤的干燥程度越高,其对经济性的影响越明显.
严俊杰刘明种道彤肖峰
关键词:等效热降法预干燥褐煤热经济性
660MW燃煤机组热力系统构型调整对一次调频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提高燃煤发电机组一次调频特性是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的有效手段。基于GSE软件,建立660MW燃煤机组热力系统动态模型和一次调频控制系统模型,分析对比不同热力系统构型调整方案的主要参数动态特性和对一次调频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于低加抽汽节流和低加凝结水旁路,高加抽汽调节和高加给水旁路对主汽、再热蒸汽和给水参数影响较大。变负荷潜力方面,调节幅度最大为高加抽汽节流,数值为48.10MW,调节速度最快为低加抽汽节流,需要52s。一次调频性能方面,从快速性来看,最优方案为高加抽汽节流,调节时间为31s;从无偏性角度来看,最优方案为低加抽汽节流,调节偏差率为8.1%;从有效性角度来看,最优方案为高加给水旁路,整体调节效率为59.8%。同时,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大,快速性和有效性降低,无偏性提高。
赵永亮张利刘明严俊杰
关键词:一次调频动态仿真燃煤发电机组
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复叠发电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2023年
为实现煤炭高效清洁低碳发电,本文基于超临界水气化构建了采用H_(2)O/CO_(2)混合工质循环、朗肯循环复叠的发电系统,建立系统热力性能分析模型,其净发电效率和?效率分别为51.1%和49.9%,可实现CO_(2)完全捕集和水的回收利用。分析了气化给水温度、水煤浆浓度对气化氧化单元以及系统不可逆性的影响规律,发现气化单元?效率随给水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气化氧化单元的?效率可提升至81%。当水煤浆浓度为19%时,系统净发电效率和?效率分别可达52.0%和50.7%。
穆瑞琪刘明张沛晔严俊杰
关键词:发电系统
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变工况能势匹配分析
2023年
光煤互补发电是应对能源结构多元化转型的有效方案,不同工况下系统多过程能势匹配是提高光煤互补发电系统效率的关键。本文建立了其能势匹配分析模型,研究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变工况过程能质传递和能势匹配规律,发现了不同工况下光煤流量分配比增加使太阳能集成子系统?损失增加,光电转换?效率有突降和最大值。100%THA额定光照下光电转换?效率最高为33.11%。因此调节光煤流量分配比是提高系统能势匹配程度的关键,并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的优化调控策略。
严卉刘明种道彤张可臻尹俊杰严俊杰
关键词:变工况
带废热回收的预干燥燃褐煤发电系统理论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在褐煤发电系统中,对褐煤进行预干燥可以明显提高燃褐煤发电系统效率,而褐煤预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干燥尾气废热的回收利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为了研究尾气废热回收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该文建立了干燥机热平衡模型,并且应用等效热降法建立了该系统干燥尾气废热回收的理论分析模型。该文针对某600 MW燃褐煤机组,对其干燥尾气废热回收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干燥机、原煤预热器和给水加热器热效率对整厂热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基准工况下采用原系统,可以节煤11.44 g/(kW h),而采用废热回收,系统的节煤量可提高到14.65 g/(kW h);干燥机效率对整厂效率的影响最为明显,干燥机效率每提高10%,可以增加节煤量达1.8 g/(kW h)。
郭晓克刘明肖峰严俊杰种道彤
关键词:褐煤预干燥废热回收热经济性实例分析
高低位分轴布置燃煤发电机组不同抽汽节流方案的运行灵活性研究
2023年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大幅增长对电网的供需平衡带来极大的挑战,燃煤发电由主体能源向基础能源转变,在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维持电网供需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采用GSE软件搭建了650℃一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汽轮机采用高低位分轴布置)的动态模型,研究了四种抽汽节流方案对燃煤发电机组主要热力参数和输出功率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采用高加抽汽节流,主蒸汽、再热蒸汽主要热力参数变化量显著大于低加抽汽节流;四种方案中,输出功率最大变化量可达211.55 MW;采用高加抽汽节流方案,低位汽轮机组输出功率增大量可达130.15 MW,高位汽轮机组减少量可到156.23 MW;采用低加抽汽节流方案,低位汽轮机组输出功率增大量可达26.21 MW。
樊梦阳赵永亮张成宇王朝阳刘明严俊杰
关键词:动态仿真燃煤发电机组
集成电制热熔盐储热的燃煤发电系统热力性能研究
2023年
随着我国能源发展方向的转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燃煤电厂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构建了三种集成电制热熔盐储热的燃煤发电系统,结合600 MW亚临界机组案例开展了不同熔盐储热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储热过程中电加热器的[火用]损失达44.30%,在耦合系统储放热循环中[火用]损失占比最大;在不同的分流比下,储热系统的最大释热功率为329.18 MW,此时熔盐储罐释热时长为1.9 h;利用熔盐-水换热器承担部分锅炉热负荷或加热给水可提高系统热力性能,系统的等效往返效率(电-热-电)最高为49.36%。
苗林刘明张可臻赵永亮严俊杰
关键词:燃煤电厂灵活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