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英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邯郸学院文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荀子
  • 2篇审美
  • 2篇《荀子》
  • 1篇悼亡
  • 1篇胸襟
  • 1篇意蕴
  • 1篇散文
  • 1篇散文教学
  • 1篇审美教育
  • 1篇审美意蕴
  • 1篇诗歌
  • 1篇陶渊明
  • 1篇特质
  • 1篇七宝楼台
  • 1篇重审
  • 1篇子思
  • 1篇荀子思想
  • 1篇文教
  • 1篇闲情
  • 1篇楼台

机构

  • 7篇邯郸学院

作者

  • 7篇刘振英
  • 2篇郅剑

传媒

  • 5篇邯郸学院学报
  • 1篇殷都学刊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荀子思想中“王”、“圣”两个理论范畴
2014年
"王"、"圣"两个理论范畴是荀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荀子提出了"王"、"圣"这两个概念并对其不断完善,确立了两个概念的内涵,指出了二者对社会发展、国家强盛的意义,同时进一步阐明二者产生的条件,其中"王"、"圣"、"平"等概念是荀子思想的理论支点,对构建理想社会、培养国家管理精英、处理社会关系及利益公平分配提出了独创性的意见,较为完善地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管理的思想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振英
论《荀子》中“分”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和谐关系的达成
2014年
在荀子思想体系中,"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和中心建构。荀子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分"的概念,并在大量的篇章中对"分"进行阐发,明确指出"分"的组织者、实现者是"人君"、"圣人"和"治国者"、"分"的过程中遵守的原则是"礼",深刻揭示了"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谐关系达成的功能:实现群体的高度团结与全面和谐;完成统治者对国家政治的管理;促进社会分工的多样性,行业内部资源优化,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宁。
刘振英
《荀子》中“群”的内容解析被引量:1
2015年
荀子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建立了"群"这一理论范畴,他从人与禽兽区别的视角出发,提出"群"的概念,并指出"群"的社会性及其相关的重要内容,从"群"与"分""礼"的关系出发,阐述"人何以能群"的问题、"群"如何能"一"的问题。"分"和"礼"是"群"得以维系的手段和制度,深刻认识"群"这一理论范畴,还必须解析"群"与"君""礼"之关系。"君"是"群"的组织者、管理者、实现者;"群"是"君"的终极使命和唯一意义。"君"要达到"善群"的境界要借助"礼"和"分","群"这一理论范畴的建构奠定了荀子儒学的理论基础。
刘振英
审美教育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被引量:2
2008年
审美教育是目标,散文教学就是载体。散文教学追求的是从文字中读懂耐人寻味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真切情感,以达到情感共鸣,从而得出感悟。这与审美教育不谋而合。在散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发挥语文教学以情感人、以美启真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情感、培育审美情趣、锻炼审美想像能力,进而开启学生的智慧。散文具有突出的审美情感特质,在艺术形式上易于接受,且最贴近学生生活实在。青年评论家谢有顺说"我理解的好散文,就是那些在平常的外表下蕴含着不平常的精神空间的篇章"。惟有真情才能够动人。
郅剑刘振英
关键词:审美教育散文散文教学教师
论黄粱梦诗歌的美学特质——旷达被引量:1
2014年
黄粱梦诗歌美学是研究邯郸黄粱梦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黄粱梦诗歌旷达美学特质的研究首先论述了旷达这一美学范畴内在的独特品质,进而从深层次解析了黄粱梦诗歌表现出的人生彻悟美、梦的形态、精神超越和现实态度,第一次提出了黄粱梦诗人群的概念,对黄粱梦诗人群中王安石、范成大、王世贞的代表作品进行了深入探索,推测了作品的创作年代,分析了诗人们在面对人生中重大事件、失败、痛苦时的情感态度,指出了作品中的美学特质与作者人生经历、人生态度之间的关系。
刘振英
关键词:美学内涵
诗中的七宝楼台——论李白《玉阶怨》的四重审美意蕴被引量:1
2013年
在盛唐诗坛上,李白风标高举,他的《玉阶怨》继承了前代的诗歌成就,并且开创了新的领域,这表现在四个方面:悠远厚重的乐府旧题背景;宫女生存的本真状态;君臣遇合的比附意义;独创的纯真高格与净化尘滓的作用。这些要素使李白的诗超迈前人,独绝后世,遗响深远。
刘振英
关键词:《玉阶怨》审美意蕴
陶渊明《闲情赋》摭言
2008年
陶渊明《闲情赋》历来争议较多。本文尝试给这些不同的观点归类,并试作评析,此篇作品是陶渊明娱情娱性、调节自我情感、平复失衡心理的悼亡之作,这是他作为生命存在的必要方式。文学作品如必有目的,创作本身就是目的。描摹人情,搜寻快乐,娱己娱人,宅心独养,是文学的自然本性,犹如春草碧色,白云舒卷。
刘振英郅剑
关键词:《闲情赋》悼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