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心遥

作品数:13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科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心房
  • 11篇心房颤动
  • 11篇房颤
  • 7篇射频消融
  • 7篇射频消融术
  • 7篇消融
  • 7篇消融术
  • 5篇心室
  • 5篇左心
  • 5篇左心室
  • 4篇导管射频
  • 4篇导管射频消融
  • 4篇射频
  • 3篇导管
  • 3篇导管射频消融...
  • 3篇反流
  • 2篇心动图
  • 2篇心房颤动患者
  • 2篇心功能
  • 2篇心室舒张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同仁医院
  • 2篇航天中心医院
  • 2篇秦皇岛市疾病...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作者

  • 13篇刘心遥
  • 7篇董建增
  • 7篇马长生
  • 5篇白英
  • 4篇张建强
  • 3篇刘彤
  • 3篇杜昕
  • 2篇郭炜华
  • 2篇宁曼
  • 2篇白融
  • 2篇刘小慧
  • 2篇史旭波
  • 1篇康俊萍
  • 1篇刘念
  • 1篇吴佳慧
  • 1篇王月丽
  • 1篇王建旗
  • 1篇吴嘉慧
  • 1篇郭诗东
  • 1篇邓可武

传媒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第七届北京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质指数与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顺应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顺应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87例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BMI和心房顺应性。根据BMI,将患者分为4组:偏轻3例,BMI<18.5kg/m^2;正常18例,BMI:18.5~23.9kg/m^2;偏重42例,BMI:24~27.9kg/m^2;肥胖24例,BMI≥28kg/m^2。分别采用箱式图和加权回归的方法探讨BMI与心房顺应性的关系。结果87例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中,BMI与心房容量指数呈“U”型关系。BMI正常时,左房容量指数最低(20.86±1.94);BMI偏重时,右心房容量指数为最低(19.71±1.29)。左、右心房峰值纵应变随着BMI增加而降低,BMI偏轻时,左、右心房峰值纵应变最高,而BMI肥胖时,左、右心房峰值纵应变最低。结论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BMI与心房容量指数呈“U”型关系,与峰值纵应变呈近线性关系。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肥胖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顺应性较低。
白英刘娜刘心遥高兆芳王月丽马长生郭炜华
关键词:肥胖体质指数
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治疗伴有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的预后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肺部疾病与心房颤动(房颤)关系密切。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行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伴有肺部疾病的房颤患者预后,评估肺部疾病是否影响手术的复发率。方法入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189例,其中伴有肺部疾病者11例,包括肺栓塞3例,肺结核5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3例,设为病例组。分析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其中2例伴有肺动脉高压及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比较在射频消融术前、术后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同时根据病例组每例的性别、年龄设置2例不伴有肺部疾病的房颤患者作为对照,共22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肺动脉收缩压的差异及术后房颤复发率。结果病例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28.54±12.86)mmHg vs(14.13±5.89)mmHg(P<0.01),且通过CT肺静脉重建证实5例肺静脉解剖结构受损;经过第一次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病例组成功率达72.7%(8/11);经过第二次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率达90.9%(10/11)。2例伴有肺动脉高压的心功能Ⅳ级患者,1例经射频消融术后随访1个月肺动脉高压有所好转,而另外1例加重;平均随访(7.3±6.7)月,两组短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动脉压升高且心功能Ⅲ级的伴有肺部疾病的房颤患者可进行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且安全有效。虽然部分慢性肺部疾病影响房颤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和肺静脉解剖结构,但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短期复发率与不伴有肺部疾病患者无差异。
白英郭诗东史旭波郭炜华王建旗刘心遥马长生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肺栓塞
规范抗凝对心房颤动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既往规范抗凝与未规范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全因死亡、卒中和出血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8年12月的房颤住院患者5526例,依据住院记录、病程记录和出院诊断确认结局,包括任何出血、大出血、小出血、胃出血、卒中和死亡。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住院期间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结果:1480例(22.78%)患者采用规范抗凝治疗,其住院期间的卒中发生风险低于未规范抗凝治疗的患者[优势比(odds ratio,OR)=0.6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0~0.92,P=0.01]。但是发生任何出血、大出血、小出血、胃出血和全因死亡的风险与未规范抗凝的患者相似。结论:规范抗凝降低了卒中的风险,且不会增加任何出血、大出血、小出血、胃出血和全因死亡的风险。
白英刘心遥张溪林高兆芳史旭波邓可武
关键词:心房颤动出血卒中
EHRA症状分层对低CHADS2评分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低CHADS2评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后生活质量(QoL)变化的预测因素。方法基于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间中国房颤注册研究(CAFR)的数据,选取低CHADS2评分(CHADS2评分〈2)且接受RFA治疗的房颤患者,采用房颤特异生活质量量表(AFEQT)评估入选患者基线和RFA术后6个月的QoL。根据欧洲心律协会(EHRA)症状分层标准将入选的房颤患者分成4组,分别比较各组内基线、术后6个月时的QoL的变化。通过多因素回归模型确定基线和术后6个月时房颤患者QoL变化的预测因素。结果144例低CHADS2评分房颤患者,平均年龄(61.20±10.12)岁,经RFA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健康状态与基线相比,2、3、4组的变化分别为23.17(P〈0.001)、32.08(P〈0.001)和61.73(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而1组无显著变化;6个月时的治疗满意度与基线相比,2和3组的变化分别为6.22(P=0.03)和15.0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临床意义不明显,而1和4组无明显变化。基线EHRA分层是RFA术后6个月内健康状态(OR:2.40,95%CI:1.32~4.37,P=0.004)和治疗满意度变化(OR:1.95,95%CI:1.02~3.73,P=0.045)的重要预测因素。结论多数低CHADS2评分房颤患者经RFA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QoL显著提高。了解QoL改善的预测因素有助于医生决定哪些患者从RFA治疗中获益更大。
白英吴佳慧刘心遥刘小慧白融杜昕董建增马长生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
左心室舒张功能对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估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价值。方法首次行射频消融治疗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47例,根据左心室舒张功能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33例和舒张功能不全组14例,随访观察2组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3例失访,28例维持窦性心律(无复发组),16例心房颤动复发(复发组),其中舒张功能不全组复发率85.7%(12/14),舒张功能正常组复发率12.1%(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发组左心房前后径指数[(24.60±2.50)mm/m2]、左心房容积指数[(37.22±11.47)mL/m2]、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速度[(94.25±19.19)cm/s]、术前E/e(10.75±4.29)、肺静脉D峰速度[(66.20±17.05)cm/s]高于无复发组[(23.20±2.10)mm/m2、(31.82±8.43)mL/m2、(80.98±14.48)cm/s、7.84±1.79、(45.46±6.28)cm/s](P均〈0.05);复发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53.97±8.27)%]低于无复发组[(58.62±7.54)%](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E/e是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5,95%CI:1.03~1.29,P=0.04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舒张功能状态与术后6个月心房颤动复发有关。
刘彤刘心遥张建强董建增马长生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超声心动图导管射频消融
依洛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依洛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1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分别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和依洛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对两组血脂、心功能、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比较,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Lp(a)]较对照组更低(P<0.05),且LDL-C达标率高于对照组(91.95%vs.73.2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比对照组更高(P<0.05),血浆N末端B型脑纳利肽前体和血清hs-CRP、IL-6水平更低(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5.75%vs.15.1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洛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对于患者的降脂作用、炎症缓解、心功能提高效果更显著,MACE发生率更低。
管宇龚玲刘心遥郭彩霞
关键词:冠心病瑞舒伐他汀心功能血脂炎症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逆转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超声研究
2014年
目的 研究导管射频消融术对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中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及逆转右心重构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632例非瓣膜病性房颤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于手术前(72 h内)进行二维超声心动检查,将伴有中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例),于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复查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数据,从而评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维持窦性心律对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及逆转右心重构的作用.结果 导管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和6个月右心房上下径[(54.13±6.06)mm比(49.72±5.96)mm,P=0.001;(54.13±6.06)mm比(48.37±5.53)mm,P=0.001]、右心房左右径[(39.29±6.38)mm比(35.09±3.15)mm,P=-0.023;(39.29±6.38)mm比(33.86±2.97)mm,P=0.014]、右心室基底部横径[(34.65±4.51)mm比(32.58±3.93)mm,P=0.033;(34.65±4.51)mm比(31.40±3.59)mm,P=0.043]、三尖瓣反流面积[(7.30±1.37)mm^2比(3.18±2.10)mm^2,P=0.001;(7.30±1.37)mm^2比(1.52±1.92)mm^2,P=0.001]均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术可以改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程度,逆转右心重构,疗效确切.
董桂英宁曼张建强刘心遥董建增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功能性三尖瓣反流超声心动图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左心重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房颤患者经RFCA术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后左心重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RFCA术住院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并排除其他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经胸超声心动检查,不能维持窦性心...
刘心遥
关键词: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心房颤动左心室重构
文献传递
导管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左心重构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前瞻性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左心重构的变化.方法 为行RFCA术住院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前、术后即刻、1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经胸超声心动检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者除外.以斑点追踪技术得到左心室应变评价收缩功能,以达峰时间差异(TPSD)评价左心室内部同步性;比较不同随访时间点间超声心动指标差异.结果 22例患者资料满足条件.患者RFCA术后左心室各方向应变改善,射血分数增加[(56.2±6.4)%至(62.8±4.6)%,P<0.01],纵向应变的TPSD减小[(42.8±17.8)ms至(34.2±16.0)ms,P=0.046).入选患者术前合并二尖瓣反流者占81.8%,多数为微量反流,术后反流束面积[(2.0± 1.7)cm2至(0.8±1.5)cm2,P=0.001]及其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8.9±7.4)%至(2.3±4.3)%,P<0.01)]减小.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室同步性和收缩功能受损,经RFCA术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后逐渐改善.房颤患者合并二尖瓣反流比例较高,维持窦性心律的过程有助于其程度的减轻.
刘心遥张建强宁曼康俊萍杜昕刘彤董建增马长生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心房颤动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被引量:4
2013年
二尖瓣反流(MR)是临床常见的瓣膜功能异常,相关指南将其分为原发性或器质性二尖瓣反流(OMR)和继发性MR,后者根据病因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缺血性MR和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1].其中,FMR是指瓣膜本身无病变而继发于左心功能或几何结构改变发生的二尖瓣关闭不全,通常是指继发于心功能不良、扩张型心肌病等的MR.二尖瓣的主要功能为保证血液舒张期由左心房流入左心室而收缩期不逆流入左心房,因此其关闭功能的异常可加重左心房及左心室的前负荷,使左心房和左心室扩大,从而导致反流进行性加重,即所谓的"二尖瓣反流加重二尖瓣反流"[2].
刘心遥董建增
关键词:二尖瓣反流心房颤动左心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不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