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川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厌氧
  • 2篇厌氧污泥
  • 2篇污泥
  • 2篇反应器
  • 2篇废水
  • 2篇高温
  • 2篇UASB反应...
  • 1篇代谢
  • 1篇代谢过程
  • 1篇镀铜
  • 1篇盾构
  • 1篇盾构机
  • 1篇厌氧微生物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镀
  • 1篇预镀铜
  • 1篇载荷
  • 1篇载荷分布
  • 1篇治理技术
  • 1篇软岩

机构

  • 7篇湘潭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7篇刘川
  • 5篇戴友芝
  • 3篇王海阳
  • 2篇杜婷
  • 2篇贾明畅
  • 2篇王辉
  • 1篇胡克伟
  • 1篇罗咏

传媒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六届全国化...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UASB反应器的二次启动及高温冲击实验
UASB反应器的二次启动实验过程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水力停留时间为30h,无回流,第二阶段水力停留时间为30h,回流比为5,第三阶段水力停留时间为24h,回流比为5.在UASB 反应器二次启动成功的基础上,将反应器的水...
刘川戴友芝
关键词:厌氧污泥水力停留时间
文献传递
UASB反应器的二次启动及高温冲击试验被引量:3
2011年
对颗粒污泥接种UASB反应器处理模拟废水的启动运行进行了研究,并对成功二次启动的UASB反应器进行了热冲击试验。UASB反应器的二次启动过程经历3个阶段,逐步加回流并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共历时33 d,完成二次启动,此时反应器出水COD与CODf去除率均可达75%左右。在UASB反应器二次启动成功的基础上,对反应器内污泥进行了温度为(70±1)℃、时长2 h的热冲击,之后35℃下连续培养,在热冲击后COD去除率降至5%,产气量降为零,35℃培养150 h后,COD去除率恢复至80%左右,产气量逐渐恢复至0.24 L.d-1左右。
刘川戴友芝王海阳贾明畅王辉
关键词:UASB反应器厌氧污泥
零价铁/磁/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降解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零价铁/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有机物的相关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是该体系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铁粉在反应系统中易沉底,故设想在零价铁/厌氧微生物体系中加入磁块,使铁粉能吸附于其表面。此举既可增大铁粉与污泥的...
刘川
关键词:零价铁硝基苯厌氧微生物废水处理
文献传递
软岩切削的离散元模拟及实验研究
颗粒流软件,建立了软岩的颗粒簇模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单轴压缩试验及巴西试验对软岩模型的宏观参数进行标定.动态模拟了刀具切削软岩过程,通过单因素法模拟分析刀具结构参数及切削参数对于刀具载荷的影响;通过正交模拟分析,...
谭援强刘川张浩肖湘武徐孜军
关键词:盾构机载荷分布结构参数离散元模拟
混合硫酸盐还原菌代谢过程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12年
采用间歇实验,研究不同初始pH、Fe2+投加量、COD/SO24-及NO3-/SO24-比值等因素对SRB还原硫酸盐效果与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性条件下(pH=7),硫酸盐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到84.66%,还原速率为15.07 mg/(L.h),在初始pH为4~9的范围内,体系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当COD/SO24-比值为3时,反应209 h,硫酸盐去除率为85.33%,还原速率为8.16 mg/(L.h),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的pH趋于中性;当溶液中有亚铁离子存在,且浓度为0~200 mg/L时可促进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提高其对硫酸盐的去除率;NO3-对硫酸盐的还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王辉戴友芝刘川杜婷王海阳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硫酸盐
一种羟基亚乙基二膦酸预镀铜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属于废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即HEDP预镀铜废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方法的主要步骤是:首先,向羟基亚乙基二膦酸预镀铜废水加入硫酸亚铁及H<Sub>2</Sub>O<Sub>2</Sub>,搅拌反...
戴友芝王海阳胡克伟罗咏刘川
文献传递
磁性海泡石的研制及吸附Cr(Ⅵ)特性被引量:14
2011年
为了提高海泡石原土吸附Cr(Ⅵ)性能,解决粉末状海泡石应用中与所处理溶液难以分离的问题,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磁性海泡石,利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附磁前后海泡石进行表征,并考察了磁性海泡石吸附除Cr(Ⅵ)的特性.结果表明,附磁后海泡石表面粗糙多孔,附着明显颗粒物,比表面积由37.534 m.2g-1提高到160.366 m.2g-1,XRD谱图显示存在Fe3O4晶体,含铁量0.28(质量分数)的磁性海泡石磁化率为24.392 emu.g-1;磁性海泡石投加量10 g.L-1,pH 6.0,吸附时间90 m in,初始Cr(Ⅵ)浓度50 mg.L-1,温度35℃条件下,Cr(Ⅵ)平衡吸附量达3.6 m.gg-1,高于海泡石原土;pH值对其吸附除Cr(Ⅵ)性能影响较大;磁性海泡石对Cr(Ⅵ)的吸附规律符合Freund lich吸附等温式;改性后海泡石比表面积增加,孔容增大及表面铁羟基的形成是其吸附除Cr(Ⅵ)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
贾明畅戴友芝杜婷刘川
关键词:海泡石磁性FE3O4共沉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