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寿长

作品数:184 被引量:481H指数:1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56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化学工程
  • 69篇理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电气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9篇加氢
  • 90篇催化
  • 89篇催化剂
  • 71篇环己烯
  • 64篇选择加氢
  • 63篇苯选择加氢
  • 26篇
  • 21篇环己烷
  • 21篇RU
  • 20篇己烷
  • 18篇增塑
  • 18篇增塑剂
  • 18篇
  • 16篇油脂
  • 15篇液相
  • 15篇环己烯催化剂
  • 11篇活性
  • 11篇苯加氢
  • 11篇ZRO
  • 10篇液相加氢

机构

  • 183篇郑州大学
  • 19篇郑州师范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山...
  • 7篇郑州师范高等...
  • 4篇郑州教育学院
  • 2篇浙江大学
  • 2篇许昌学院
  • 2篇中国神马集团...
  • 2篇中国神马集团...
  • 2篇中国天辰工程...
  • 2篇山东海力化工...
  • 2篇郑州天长化工...
  • 2篇天津振博科技...
  • 1篇河南化工职业...
  • 1篇萍乡高等专科...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郑州工业高等...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科学技...
  • 1篇北京安耐吉能...

作者

  • 184篇刘寿长
  • 80篇刘仲毅
  • 30篇孙海杰
  • 18篇李帅辉
  • 18篇李中军
  • 16篇李保军
  • 16篇陈凌霞
  • 16篇黄振旭
  • 15篇王文祥
  • 14篇李利民
  • 10篇袁鹏
  • 10篇李卫东
  • 10篇罗鸽
  • 9篇王向宇
  • 8篇韩民乐
  • 8篇王海荣
  • 8篇陈诵英
  • 7篇张元馨
  • 7篇李永宇
  • 6篇刘国际

传媒

  • 14篇Chines...
  • 14篇河南化工
  • 12篇分子催化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5篇中国油脂
  • 4篇化学通报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3篇石油化工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郑州工程学院...
  • 2篇化学世界
  • 2篇电源技术
  • 2篇应用化学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香料香精化妆...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年份

  • 7篇2023
  • 10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3篇2017
  • 3篇2016
  • 13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2篇2006
  • 10篇2005
  • 8篇2004
  • 5篇2003
1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氢氧化镍活性、堆积密度、形貌与结构研究被引量:16
1995年
由于制备条件和工艺的不同,电极材料氢氧化镍Ni(OH)_2的活性可在130~250mAh/g、堆积密度可在1.1~2.2g/cm^3之间变动,高低悬殊相差1倍.扫描电镜(SEM)下观察到的Ni(OH)_2外部形貌可分为球形、类球形和近于无定形三类.X射线衍射(XRD)研究指出高活性氢氧化镍晶体结构特征为整体有序,局部缺陷.红外光谱(IR)研究认为高活性高堆积密度Ni(OH)_2是α-Ni(OH)_2和β-Ni(OH)_2的混合物.
刘寿长王兰典董全锋许金木
关键词:电极氢氧化镍堆积密度形貌结构电池
沉淀法苯加氢制环己烯Ru-Fe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Ru-Fe催化剂,以XRD和H2-TPR等手段对其基本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在苯液相加氢制备环己烯的反应中,该催化剂显示了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Fe/Ru值为8%时,环己烯收率达48.82%。
黄振旭刘寿长
关键词:苯加氢环己烯
油脂催化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2年
介绍了国内外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研究状况及金属镍的催化原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催化剂载体、催化剂中毒、催化剂制备方法、催化反应条件的控制等 。
师玉荣刘寿长
关键词:油脂催化加氢催化剂金属镍活性
非晶态合金Ni-P/SiO_2催化剂在油脂加氢中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次磷酸钠还原镍盐法,以特制SiO2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非晶态合金Ni-P/SiO2大豆油加氢催化剂,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对引发次磷酸钠还原镍盐反应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KBH4法明显优于NaOH法,研究了还原剂次磷酸钠和载体的用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次磷酸钠还原镍盐中加入KBH4引发反应,次磷酸钠∶Ni2+=3∶1(摩尔比),SiO2∶Ni2+=1∶3(克数比)的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在大豆油加氢中活性最高;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5%。同时采用IR对原料和氢化产品进行了表征和说明。
王清龙程永建施卫国许金木刘寿长
关键词:化学还原法非晶态合金油脂加氢次磷酸钠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近年来,郑州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充分利用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不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使本单位的物理化学实验整体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郑修成张晓丽刘寿长冉春玲张建民关新新
关键词:高等教育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文献传递
非晶态合金Ru-B/ZrO2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非晶态合金Ru-B/ZrO_2催化剂,并考察了ZrO_2织构性质、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助剂、催化剂量、反应温度和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对Ru-B/ZrO_2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载体ZrO_2比表面积增加,Ru-B/ZrO_2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加,活性组分Ru-B比表面积增加,催化剂活性升高。第四周期过渡金属作助剂不利于Ru-B/ZrO_2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产氢速率的提高。载体ZrO_2比表面积为90m^2/g,Ru-B/ZrO_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最大为86m^2/g。在303K时,0.005g该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产氢速率为13264mL/(min·g)(Ru),活化能为35.33kJ/mol。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剂产氢速率仍保持初次速率的88%。
孙海杰黄振旭王雅苹苏曼菲李永宇刘仲毅刘寿长
关键词:硼氢化钠产氢二氧化锆
载体对镍基催化剂催化苯加氢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载体负载的超细镍催化剂,考察了载体对催化剂催化苯完全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40~190℃和4MPa氢压下,不同载体负载的催化剂上苯完全加氢活性相差很大,活性大小顺序为:SiO2〉硅藻土〉ZrO2〉TiO2〉γ—A1203。激光粒度分析、BET、XRD和TPR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散均匀,载体与Ni相互作用较强的SiO2作载体苯完全加氢活性最好。
李建修徐晓光孙海杰袁鹏高金鑫刘寿长
关键词:加氢
阿拉伯树胶修饰的纳米Ru-Zn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被引量:4
2016年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Ru-Zn催化剂,考察了阿拉伯树胶修饰对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_2-物理吸附、X射线光电能谱(XP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阿拉伯树胶的用量可以调变Ru-Zn催化剂的粒径。最高环己烯收率随粒径的增大呈火山型变化趋势。当阿拉伯树胶与RuCl_3·x H_2O的质量比为0.033时,Ru-Zn催化剂的最佳粒径为4.0 nm,最高环己烯收率达59.6%。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孙海杰陈建军黄振旭刘仲毅刘寿长
关键词:选择加氢环己烯阿拉伯树胶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加氢Cu-Ni/SiO_2催化剂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针对铜镍二元催化剂活性低、难过滤及容易造成金属在加氢产物中残存等问题,开展了用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加氢的高活性、易过滤、低金属残存Cu Ni/SiO2催化剂的研究。以特制的、具有固定物性参数的SiO2做载体,是本催化剂的特点。通过控制铜镍比和不陈化解决了金属残存问题,且红外光谱表明,产物不发生异构。催化剂制备方法和条件为:并流沉淀,趁热过滤;铜镍总量与SiO2质量比为4∶1;铜镍质量比为1∶2 5;焙烧温度350℃左右,焙烧时间3h。该催化剂优点为:不需单独还原易于保存,反应速率快,加氢活性高,催化剂用量为甲酯质量的0 5%,1MPa氢压,反应30min条件下,产物碘值可由110降到5以下。
刘寿长张洪权王辉李成章
关键词:催化剂脂肪酸甲酯催化加氢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开放型综合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开放型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是郑州大学化学系实验教学中心多年来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实验课教学改革取得的一项教学成果.它是提高高年级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5年多来,该课程的设置为培养一流...
何占航刘寿长廖新成宋毛平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程大学化学教学认知心理学化学实验教学
文献传递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