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媛媛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烧伤
  • 5篇创面
  • 4篇皮瓣
  • 4篇负压
  • 3篇引流
  • 3篇引流技术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严重烧伤
  • 2篇氧供
  • 2篇氧供氧耗
  • 2篇氧耗
  • 2篇早期切痂
  • 2篇切痂
  • 2篇小型猪
  • 2篇封闭负压
  • 2篇封闭负压引流
  • 2篇封闭负压引流...
  • 2篇腹部

机构

  • 12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12篇刘媛媛
  • 6篇赵宇辉
  • 6篇徐刚
  • 4篇李莉
  • 4篇张向飞
  • 4篇刘淑岩
  • 3篇姜海
  • 2篇段晨旺
  • 2篇刘军
  • 2篇王阳
  • 1篇刘国海
  • 1篇李凤山
  • 1篇魏刚强
  • 1篇刘冬梅
  • 1篇纪文军
  • 1篇刘静
  • 1篇肖艳梅
  • 1篇房辉
  • 1篇刘智慧
  • 1篇张勇

传媒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烧...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急诊医学临...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早期切痂对严重烧伤小型猪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其氧供氧耗的影响
目的:观察超早期(伤后6h)切痂疗法对小型猪严重烧伤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氧供氧耗的影响,并与休克期(伤后24 h)切痂进行比较.方法:取30只小型猪,将其背部置入80°热水中1 min造成35%Ⅲ&#17...
刘媛媛徐刚姜海刘军段晨旺
危重烧伤病人脓毒症的预防及救治经验新方法总结
目的:通过对两例99%大面积烧伤病例及几例危重病人的治疗经过的总结,分析探讨大面积烧伤的治疗经验和具体方式。方法:分析总结唐山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于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两例99%烧伤病例及几个危重病人的临床...
徐刚刘金超宋建忠姜海刘静刘媛媛纪文军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vaccum seal i ng drai nage,VSD)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月期间行腹部皮瓣修复手或上肢创面的患者14例,创面大小为15cm×10cm~9cm×5cm。创面清创后行腹部随意皮瓣转移,皮瓣长宽比例在2:1以内,面积15cm×12cm~9cm×7cm。供瓣区及皮瓣蒂部裸露区应用医用海绵覆盖,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封闭整个术区。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腹带固定患肢。术后第2天,在医用海绵的远端,刺入静脉输液针,每天500ml生理盐水持续进行灌洗。皮瓣移植14~18天后行皮瓣断蒂术,术后10~12天切口拆线。结果:所有病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甲级愈合13例,乙级愈合1例。9例患者供瓣区通过局部皮瓣转移后,直接缝合,未予植皮。4例患者行局部部分拉拢缝合,缩小创面后,移植皮片覆盖。植皮面积8cm×5cm~5cm×3cm。无VSD装置更换病例。3例患者术后当天出现负压引流区轻度疼痛。其余患者无不适反应。所有病例静脉输液针穿刺孔未发生可见漏气现象,未影响负压引流的正常进行。结论:改良VSD技术延长了VSD装置的使用时间,明显减少了VSD的并发症;改良VSD技术减少了腹部供瓣区的植皮率,降低了术区感染率,简化了腹部皮瓣手术过程。
赵宇辉李莉刘淑岩刘媛媛张向飞
关键词:VSD技术腹部皮瓣并发症烧伤创面修复
两种冲洗液对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应用两种冲洗液对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0例外院治疗手部创面感染后皮肤缺损患者,应用 VSD 技术治疗并分别给予苯扎氯铵溶液和0.9%盐水进行术后冲洗引流,对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引流管堵塞发生情况,薄膜漏气发生情况,术后皮瓣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创面细菌培养阳性观察组为1例,对照组为6例;引流管堵塞观察组3例,对照组7例;薄膜漏气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术后皮瓣感染观察组1例,对照组6例。结论应用苯扎氯铵溶液冲洗负压引流装置的效果较应用生理盐水的效果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刘媛媛徐刚赵宇辉刘淑岩王倩张向飞王阳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冲洗液苯扎氯铵创面感染
超早期切痂对严重烧伤小型猪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其氧供氧耗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超早期(伤后6h)切痂疗法对小型猪严重烧伤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氧供氧耗的影响,并与休克期(伤后24h)切痂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09/12在唐山工人医院烧伤研究所进行。取30只小型猪,将其背部置入80℃热水中1min,造成35%Ⅲ度烫伤(病理切片证实)。烫伤后将30只动物单纯随机分为伤后6,24h切痂组2组(n=15),分别于伤后6,24h麻醉后一次切除全部Ⅲ度焦痂。于伤前、伤后6,8,16,24,48,72h等不同时相点检测两组猪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以及氧供和氧耗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0只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伤后6,24h切痂组猪心输出量和右心房压在伤后6h分别降至伤前值的66%和68%,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伤后6h切痂组在伤后8h即开始恢复,伤后48h已基本恢复正常。伤后24h切痂组在伤后8h时此2项指标均已降至伤前值的59%,随液体复苏右心房压缓慢升高,至切痂前(伤后24h)仍低于伤前值(P<0.05),伤后72h基本恢复正常;心输出量则持续下降,至伤后24h达伤前值的41%,切痂后有较大幅度回升,伤后48h基本达到伤前水平,此后继续升高,伤后72h已明显高于伤前值。②两组动物伤后低切变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升高,切痂后两组各指标均逐渐降低,两指标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两组氧供在伤后6和8h均较伤前显著下降,伤后16h时,伤后6,24h切痂组分别为(398.83±3.56),(391.20±7.80)L/min,已恢复至伤前水平,并稳步上升。④两组氧耗各时相均较伤前有所下降,伤后6,24h切痂组分别于伤后8和16h达最低值[(138.46±1.49),(137.09±1.67)L/min];切痂治疗后有了明显改善,逐渐恢复至伤前水平。结论:①与休克期切痂比,超早期切痂能提高心输出量、右心房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机体供氧和利用氧的能力。②超早期与休克期切痂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两个时间段切
刘媛媛徐刚段晨旺刘军房辉魏刚强刘冬梅姜海李凤山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氧耗量
多功能清创机和常规方法在创面清洗中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多功能清创机和常规方法在创面清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80例烧伤、创伤及褥疮等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清创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
刘媛媛刘智慧徐刚赵宇辉王宁
文献传递
腹部皮瓣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修复手部创面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腹部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皮瓣成活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眼要皮瓣。但是其亦有很多缺点。其中供瓣区多需植皮覆盖、皮瓣蒂部不易封闭等。
赵宇辉李莉刘淑岩刘媛媛张向飞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腹部皮瓣手部创面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
指动脉皮瓣桥式交叉转移修复难愈性创面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探讨指动脉皮瓣桥式交叉转移修复难愈性创面临床研究。2013年1月~2015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对皮肤软组织坏死10例患者进行相邻指指动脉皮瓣桥式交叉转移方法修复,术后25d^30d断蒂。术后进行随访,了解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质地柔软,外形良好,功能恢复满意。指动脉皮瓣桥式交叉转移修复难愈性创面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刘媛媛刘智慧徐刚
关键词:皮瓣难愈性创面
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2岁以下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2岁以下婴幼儿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2016年5月确诊AD患儿68例,根据月龄不同分为3~12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12~24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疗程为4周,随访8周。试验组1%吡美莫司乳膏,每日2次外用,疗程结束后均以每周2次维持治疗,直至随访期结束;对照组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外用。结果:3~12月龄与12~24月龄的试验组1、2、4周与基线相比,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瘙痒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降低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4组均未见反跳发生,不良反应率低。结论: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2岁以下AD患儿效果佳,疗效较为持续,值得推广。
肖艳梅刘媛媛
关键词:婴幼儿有效性
脉管复康片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脉管复康片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予输注抗生素及创面换药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脉管复康片,用药30、60、90天后根据温哥华量表对2组患者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进行评分。结果:伤后30天,温哥华量表评分治疗组中血管分布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伤后60天,治疗组瘢痕厚度、血管分布及柔软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伤后90天,治疗组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及柔软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脉管复康片治疗增生性瘢痕有较好的疗效。
刘媛媛赵宇辉王阳张勇
关键词:烧伤增生性瘢痕脉管复康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