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
- 作品数:96 被引量:49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上海市发展改革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 城际铁路的定义和区域空间网络影响类型初探被引量:6
- 2018年
- 城际铁路在服务空间、行车速度、站距等方面具有与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显著不同的特征,它能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满足相邻城市间的当日往返出行。因此,城际铁路对区域城市群规模和城镇空间布局的发展产生独特影响。基于城际铁路的区域内部各城镇联系状态,分为中心与边缘、中心与中心、跨越的中心与边缘、边缘与边缘四种类型。以东京、旧金山湾区、长三角、京津为案例说明城际铁路对城市群空间布局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不同特征的城际铁路线网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的城市群,并与城市群空间布局产生相互影响。
- 许劼许劼
- 关键词:城际铁路城市网络网络类型
- 城市土地开发与交通设施配置的关系研究
- 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城市土地开发和交通设施配置活动呈现新的特点,但二者的诸多不协调问题制约了城市的有序发展。本文采用系统方法和统计分析,研究二者相互作用机制,并提出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的改进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
- 刘冰
- 浅议我国城市支路网的规划与设计被引量:16
- 2009年
-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支路网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为了科学地进行城市支路网规划,有效地组织和利用支路空间,充分发挥支路的功能,道路规划应理顺支路等级细分体系、对支路网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控制、全面改善支路空间设计方法和利用方式。
- 刘冰
- 关键词:微循环
- 基于高分影像的城市黑臭水体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 2024年
- 城市黑臭水体是一种极端的水污染现象,威胁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水生态环境健康.利用遥感手段及时、准确地识别黑臭水体的时空分布,对掌握黑臭水体治理进展、推进水污染控制管理起着重要作用.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黑臭水体和正常水体在高分影像上的光谱差异,构建了多个黑臭水体识别模型,并采用了一种自动阈值选取算法进行模型阈值的快速选取,进而进行了城市黑臭水体的遥感识别,探讨了影响识别精度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构建的模型识别黑臭水体总体精度最高可达96.8%;从黑臭水体识别的空间分布来看,该模型错分率较小,尤其在细小河涌中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地表水质数据和卫星影像的一致性误差、高分影像融合方法和混合像元的存在等可能是导致模型错误识别黑臭水体的原因.基于高分影像的黑臭水体识别模型和自动阈值选择方法可实现对城市黑臭水体的快速和高效识别,为黑臭水体治理和城市水环境精细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 刘冰刘冰
- 关键词:黑臭水体遥感反射率
- 甘麦大枣汤对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
- 目的:探讨甘麦大枣汤对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给与HEK293稳定转染tau蛋白细胞蛋白磷酸酯酶2A(pp2A)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id,OA)50nM,6h后给与甘麦大枣汤(甘草,淮小麦,大枣)...
- 刘冰王建枝
- 关键词:甘麦大枣汤TAU蛋白PP2A
- 文献传递
-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探索--同济大学2019城乡规划学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
- 本文以同济大学2019城乡规划学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为例,阐述了本次毕业设计教学小组在学生性格养成、价值观树立、全局性系统性思维和问题探究式研究教学方面的教学创新。并对在此理念指导下的同济毕业设计小组在雄安新区...
- 匡晓明刘冰
- 关键词:教学理念
- 一种基于栅格和大数据的区域交通可达性评价方法被引量:1
- 2020年
- 通过栅格位置和实际交通时间大数据,以“栅格到栅格”为度量基础,提出在一个规定时间内,从城市某地向城市以外地区出发,到达其他城市的范围越大,则该城市出发地的可达性就越高。并进一步提出利用城市的人口和产值等要素作为城市重要性的权重值,到达高权重值的城市范围越大,则到达重要城市的可达性越高。以栅格、大数据和可达性时空概念的结合的方法可避免当前评价方法旅途时间偏差大的弊端,将可达性评价细化到城市的每个栅格单元,帮助规划师综合分析城市交通和区域交通的衔接,发现区域交通可达性提升的途径,为公共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 张涵双马东波刘冰金涛张恺天
- 关键词:区域交通可达性交通评价交通规划大数据栅格
- 能发射荧光的磁性复合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发射荧光的磁性复合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领域。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或反相微乳液法,以碱催化正硅酸烷基酯,在无机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均匀包覆一层二氧化硅,然后采用氨基硅烷联剂对二氧化硅进行表面...
- 王德平黄文旵刘冰周萘
- 文献传递
-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规划对策研究被引量:87
- 2002年
- 以上海不同类型住区的典型调查为基础 ,从规划角度对居住水平差距大、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居住价值取向差异显著等当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并建议从住区建设与管理模式上进行改进 ,对此提出 :加大住区周边的城市公共设施投入 ,缩小住区外部环境的差异 ;物质环境应与社区文化并重 ,创造出多样化的交往空间 ;对历史保护型住区的更新应注重保护性开发 ,提升其历史价值和使用价值 ;强化住区多层次的综合服务功能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 刘冰张晋庆
- 关键词:住区居住空间分异
- 可生食蔬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存特征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究可生食蔬菜品种、温度、接种部位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存活的影响,为可生食蔬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评估和关键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冻干定量单增李斯特菌为菌株来源,以彩椒、洋葱、黄瓜、圣女果和生菜5种可生食蔬菜的表面和切面为单增李斯特菌的接种点,在4℃、25°C条件下培养7 d,定期监测每份样本中的单增李斯特菌的菌量,对其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单增李斯特菌冻干菌种不同瓶间菌量均匀(F=1.923,P<0.05),-20℃储存28 d后的复苏率为93.3%±4.2%。在4℃条件下,除了彩椒表面、黄瓜切面、生菜表面和生菜切面外,单增李斯特菌在其他蔬菜上放置7 d后均未见显著生长(δ<0.5 log_(10)CFU/mL)。在25℃条件下,单增李斯特菌在彩椒、洋葱、圣女果、生菜以及黄瓜切面上均呈现为支持生长[δ为(1.16±0.35)~(2.68±0.18)log_(10)CFU/mL]。单增李斯特菌在黄瓜切面、生菜表面和切面放置7 d后,菌量仍持续增长,在生菜的表面和切面生长趋势和浓度基本一致。结论单增李斯特菌在可生食蔬菜上的存活能力与蔬菜种类、表面与切面、储存温度等条件密切相关,温度的控制对降低其在可生食蔬菜中的风险至关重要。生菜和切后的黄瓜作为单增李斯特菌高风险食品,应引起风险评估的重视。
- 景宇李景云王学硕窦越封岩刘冰白莉崔生辉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温度接种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