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光胜

作品数:41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历史地理
  • 17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清华简
  • 5篇孔子
  • 5篇郭店
  • 5篇郭店儒简
  • 4篇儒家
  • 4篇儒学
  • 4篇礼记
  • 4篇成书
  • 4篇大戴礼记
  • 3篇易传
  • 3篇上博
  • 3篇上博简
  • 3篇周公
  • 3篇文王
  • 3篇《易传》
  • 3篇帛书
  • 3篇帛书《易传》
  • 3篇出土
  • 3篇出土文献
  • 2篇道德

机构

  • 24篇上海师范大学
  • 20篇清华大学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中国孔子研究...

作者

  • 41篇刘光胜
  • 1篇王德成
  • 1篇李亚光

传媒

  • 2篇中国史研究动...
  • 2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史学集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学术交流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文史哲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历史研究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人文杂志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华简《耆夜》与周公酒政的思想意蕴被引量:7
2011年
长期以来,由于《逸周书》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周公研究主要局限在灭商后当国摄政、辅佐成王时期,而灭商之前周公思想的探究遭到人为忽视,青壮年时期研究空白的状况与周公文化"元圣"的地位极不相称。新发现的簋及陕西岐山周公庙西周甲骨等文物,仍未改变这一时期研究材料缺乏的局面。清华简《耆夜》展现灭商之前周公的思想面貌,而《尚书.酒诰》则作于周公摄政时期,二者都涉及到周公与酒的文化关联,通过二者比较,以期展现周公酒政的推行难度及思想深度。
刘光胜李亚光
史学:在主观与客观之间——从顾颉刚难题到层累说的变型被引量:3
2009年
如何在现代学术立场上,证明古书、古史的真伪是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从"顾颉刚难题"到"汉代改造说"、"古代文献不断重写",层累理论不断发展,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今天的史学研究中有把王国维和顾颉刚刻意对立起来的倾向,其实他们活着的时候也不是这样。二重证据法和层累说应当结合起来,用二重证据法探讨古史真相,用层累说积极的一面,研究传说演变,那么,我们古史研究又会是一番新的景象。
刘光胜
关键词:史学二重证据法层累说
《孔安国学术研究》评介
2015年
孔安国是汉代经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但对这样一位名家硕儒,史籍中相关事迹记载极为有限,加之与其相关的《古文尚书》、《孔子家语》等均被列入伪书,以致孔安国之学良久蒙尘,为汉代经学研究留下了诸多问题。近来,陈以凤博士的《孔安国学术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一书全面考述了孔安国其人其学,并对相关"伪书"重新考辨,澄清了不少疑难问题,有望使以往的学术缺憾得到一定程度的弥合补苴。综而观之,该书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刘光胜
关键词:汉代经学学术研究《孔子家语》古文经学上博简
礼与刑:《保训》文王传“中”的两个维度被引量:2
2013年
清华简《保训》之"中"如果是指一种思想观念,为何上甲微能将它借来借去?如果"中"为某种实物,上甲微将"中"归还河伯之后,为何又能把它传遗子孙?学者尝试把《保训》之"中"解释为"众"或军队,可古文字中没有"中"与"众"通假的直接例证。学者将舜之"中"与上甲微之"中"内涵完全等同的做法也无法贯通《保训》文本的内在理路,《保训》文王传"中"归根结底是把国家大事托付于武王,因此对"中"不应从天文、地理、心性等角度探讨,而应从国家治理层面进行解读。舜之"中"为礼,上甲微之"中"为刑,治国时机、处理矛盾的不同决定了《保训》之"中"的不同内涵。
刘光胜
关键词:清华简《保训》
上博简《曹沫之阵》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上博简《曹沫之阵》与《左传》、《国语》中的原始材料一样,应该是战国时期流传到楚地的“教材类短文”。《曹沫之阵》强调“是故夫陈(阵)者,为三教之末”,与儒家重视教化在治国中作用相契合。结合战国时期儒学南传,对《曹沫之阵》可能为儒家文献的认识更加清晰,从中可以管窥早期儒学对楚政治、文化的影响。
刘光胜
关键词:儒家文献
从清华简《筮法》看早期易学转进被引量:3
2015年
清华简《筮法》八卦卦名、卦序与辑本《归藏》密合,具有鲜明的《归藏》特征。但它占筮只依据八经卦,不用六十四卦系统,其占筮形式与方法又与《归藏》表现出显著差异。《左传》、《国语》某卦之"八"是指筮数八,韦昭"八为不动阴爻"说,存在明显误读。数字卦向符号卦的过渡,为先秦易学表现形式的一次重要转型。清华简《筮法》所反映的数字爻与符号爻的分工,可能是数字卦向符号卦转型的重要原理与依据。殷周揲蓍法乙与以清华简《筮法》为代表的楚地筮法形式最为接近,如果寻找楚地筮法的最初源头,揲蓍法乙是颇值得注意的对象。清华简《筮法》重要的学术意义在于:六个筮数联用,不是判定殷墟易卦为重卦的充分条件。如果没有筮法作支撑,不知时人对筮数如何分析,单据六个筮数联用,依然不能断言重卦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
刘光胜
汉初易学传流管窥被引量:2
2009年
根据《韩诗外传》和帛书《易传》的对照,可知韩婴《易》学和帛书《易传》存在着渊源关系,帛书《易传》总体上属于《归藏》系统,而《史记.儒林传》记述的是《周易》的传承谱系,所以对韩婴《易》学不予记载。韩婴《易》学和《子夏易传》的解易风格相去甚远,《子夏易传》编入韩婴《易传》的说法并不能成立。
刘光胜
关键词:韩婴司马迁《韩诗外传》帛书《易传》
同源异途:清华简《书》类文献与儒家《尚书》系统的学术分野被引量:12
2017年
学界多定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为战国小说文体,但根据竹简形制、简背刻画线、字体及文本内容,清华简《赤鹄》《尹至》《尹诰》可组成较为完整的叙事整体,因此不能排除它为《书》类文献的可能。清华简《赤鹄》小臣偷喝羹汤,为君臣生隙,互相猜忌;《尹至》伊尹、商汤盟誓,协同灭夏,为君臣互信达成。郑玄将《尹诰》"咸有一德"解释为君臣不互相猜忌,依然是不可推翻的学术定谳。清华简《书》类文献与《尚书》相比,篇名不同,篇目、篇数互有差异,没有《书序》,相同篇目传本不同,多言鬼神怪异,二者同源异流,很可能分属于不同的《书》类文献系统。
刘光胜
关键词:《尚书》
清华简《耆夜》礼制解疑被引量:6
2015年
《耆夜》武王八年戡黎,毕公军功最大,所以他担任主宾。饮至礼主人需酬酒赋诗,一般水平的宰父难以胜任。周公多才多艺,能事鬼神,根据宾主对等的原则,他担任饮至礼主人有其合理性。"客"字在春秋中期以前已经出现,并不限于指国外来宾。"东尚之客"的"尚"字,应训为"上",指作册逸席位处于毕公之东的尊位。《耆夜》与《仪礼·燕礼》不合,可能存在某些程度的内容失真,但思想内容的伪与晚并不等同于竹简材质的伪与晚。与其质疑清华简《耆夜》为假简,不如更深入探讨造成《耆夜》与《燕礼》等文献礼制差异的原因。
刘光胜
由清华简谈文王、周公的两个问题被引量:8
2010年
古代的"受命"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受王册封担任重要大臣,行使行政权力,二是受天命、做天子。后世的理解"受命称帝"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长期以来,由于《逸周书》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周公研究主要局限在灭商后当国摄政、辅佐成王时期,而灭商之前周公思想的探究遭到人为忽视,借助清华简《旨阝夜》和《逸周书.大开武》等材料,这使得全面评价周公形象成为可能。在运用出土文献作证据时,必须分清史料的先后,说法产生的早晚,清华简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必须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使它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刘光胜
关键词:清华简周公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