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辉

作品数:144 被引量:1,153H指数:18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8篇哲学宗教
  • 90篇医药卫生
  • 18篇文化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9篇儿童
  • 22篇自立
  • 18篇作价
  • 18篇价值观
  • 18篇工作价值观
  • 17篇大学生
  • 15篇人格障碍
  • 11篇心理健康
  • 11篇满意度
  • 10篇留守
  • 10篇教师
  • 10篇工作满意度
  • 9篇依恋
  • 9篇自我
  • 9篇教养方式
  • 8篇心理
  • 8篇少年
  • 8篇青少年
  • 8篇自我概念
  • 8篇家庭

机构

  • 13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5篇西南大学
  • 11篇北京大学
  • 5篇海南医学院
  • 5篇湖南教育学院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湖南第一师范...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长沙师范学院
  • 2篇湖南幼儿师范...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宜宾学院
  • 1篇韶关学院
  • 1篇湖南中医药高...

作者

  • 143篇凌辉
  • 80篇张建人
  • 12篇黄希庭
  • 10篇钟妮
  • 8篇熊恋
  • 8篇李新利
  • 8篇朱阿敏
  • 7篇阳子光
  • 6篇李海斌
  • 6篇王洪晶
  • 5篇易艳
  • 4篇钱铭怡
  • 4篇周立健
  • 4篇文晶
  • 4篇司欣芳
  • 4篇叶玲
  • 4篇李海斌
  • 4篇张美玲
  • 3篇汪植英
  • 3篇洪婉妍

传媒

  • 87篇中国临床心理...
  • 9篇中国健康心理...
  • 7篇心理科学
  • 6篇科教导刊
  • 5篇社区心理学研...
  • 3篇湖南教育学院...
  • 2篇校园心理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心理与健康
  • 1篇社会心理科学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高校保健医学...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安顺学院学报
  • 1篇软件导刊.教...
  • 1篇传播与版权
  • 1篇心理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10篇2017
  • 13篇2016
  • 3篇2015
  • 11篇2014
  • 15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难管教儿童”的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难管教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其父母教养方式。方法:随机抽取长沙某特殊训练营学校的难管教儿童120名和普通中学生105名,用EMBU来评估父母教养方式,用SCL-90来评估难管教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难管教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常模。普通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的得分显著高于难管教儿童;而普通中学生的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干涉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的得分显著低于难管教儿童。结论:难管教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父母较多使用消极的教养方式,较少的使用积极教养方式。
熊恋凌辉叶玲
关键词:教养方式心理健康
父母养育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行为问题及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被引量:65
2004年
目的 :探讨学习成绩不良儿童的行为问题、自我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 (父母版 )、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以及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 34名成绩不良儿童和 4 7名成绩优良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学习成绩不良儿童较成绩优良儿童行为问题较多 ,自我意识水平较低。相关分析显示 ,成绩不良儿童的行为问题与父母的温暖和理解呈负相关 ,与父母的偏爱呈正相关 ;父母的温暖和理解与成绩不良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呈正相关 ,而父母的惩罚、拒绝否认、偏爱以及过度保护等与儿童自我意识的不同维度呈负相关。结论 :某些不适当的父母养育方式对学习成绩不良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利影响。
凌辉
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儿童自我意识
基于问卷法的代际与生涯发展的工作价值观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随着社会变迁和个人生涯发展工作价值观的特点及规律(稳定性与变化性)。方法:采用工作价值观量表,通过问卷指导语引导被试对自己过去(刚参加工作时)、现在、将来(设想未来某一天)的工作价值观进行评估,回收有效问卷1867份。结果:(1)压力小、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地位4个价值观因子3个年代组之间代际差异显著。(2)生涯发展分析结果显示:①压力小、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地位、家庭与生活5个价值观因子上生涯主效应均显著,从过去、现在到未来,得分呈逐步升高的趋势;②压力小、外在价值、社会地位、家庭与生活4个价值观因子的生涯与代际交互作用显著。(3)对于60年代和70-80年代被试,过去工作价值观与现在工作价值观之间,以及现在工作价值观与未来工作价值观之间呈高度显著相关,但过去工作价值观与未来工作价值观之间相关程度较低;对于90年代被试,其工作价值观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均呈高度正相关。结论:(1)工作价值观的代际变迁趋势表现为:越年长的一代选择工作时越重视工作的轻松、简单、少压力;越年轻的一代选择工作时越重视能力发挥、兴趣相符、实现个人理想等方面。(2)工作价值观的生涯发展趋势表现为:随着个人生涯的发展,个体在选择工作时越来越重视工作的轻松、愉快、能否发挥个人的潜能与创造力、是否与个人志趣相符、物质回报、社会地位、尊重、声望、工作对于家庭与生活的促进等因素。
张建人罗奕然凌辉皮丹丹甘义彭双申改华林红
关键词:问卷法生涯工作价值观
小学生亲子关系与校园欺凌:自立行为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自立行为在亲子关系与校园欺凌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子亲密度量表、6~12岁儿童自立行为问卷和Olweus欺负,受欺负问卷对2786名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小学高年级学生亲子关系、自立行为与受欺凌、欺凌之间相关显著,自立行为在亲子关系与受欺凌、亲子关系与欺凌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亲子关系既能直接影响校园欺凌,也能通过自立行为间接影响校园欺凌。
凌辉李光程张建人皮丹丹黎任水
关键词:亲子关系
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自立水平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自立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①应用6-12岁儿童自立行为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79名5、6年级小学生进行测试;②根据儿童在自立行为问卷上的总分排序,取上27%人群为高自立组,下27%人群为低自立组。结果:①高自立组父情感温暖、母情感温暖两个因子分显著高于低自立组;而低自立组父惩罚严厉、母拒绝否认、母惩罚严厉三项因子分显著高于高自立组;②母拒绝否认和母惩罚严厉与儿童自立行为各维度之间存在广泛的显著负相关,父情感温暖、母情感温暖与儿童自立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自立行为水平密切相关。与低自立水平儿童相比,高自立水平儿童体验着温暖、关爱的养育方式,而低自立水平儿童体验更多的是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的养育方式。
凌辉黄希庭
关键词:自立儿童父母养育方式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自立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自立行为的影响,检验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祖辈谱系在中介模型中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问卷和3—6岁儿童自立行为问卷,对8050个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在控制幼儿年龄和性别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正向预测幼儿自立行为;(2)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自立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祖辈谱系对中介模型的后半段起调节作用,母系祖辈可以增强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对幼儿自立行为的正向影响。结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对幼儿自立行为产生影响,且这一影响受到祖辈谱系的调节。
李海斌李海斌周玉霞凌辉
关键词:幼儿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留守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基于人口学特征的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内部差异性视角下的留守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方法:采用留守儿童一般资料问卷和Olweus儿童欺负/受欺负分量表(中学版)对湖南省某县城的180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留守初中生1013人。结果:(1)留守初中生在欺凌和受欺凌发生率上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初中生;(2)留守初中生中男生的欺凌和受欺凌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农村学校的留守初中生欺凌发生率显著高于县城学校,低年级的留守初中生受欺凌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家庭贫困的留守初中生受欺凌发生率显著高于中等和富裕家庭;(3)6岁之后分离的留守初中生欺凌发生率显著高于6岁之前分离的留守初中生。结论:(1)留守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在性别、学校类型、年级、家庭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分离年龄越晚,欺凌行为发生率越高,6岁之后开始留守的初中生更容易欺凌他人。
凌辉周玉霞饶苗冯洪周彩萍张建人
关键词:留守初中生人口学特征
社区工作者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代际的调节作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社区工作者工作价值观的特点及代际差异情况,并且从代际的角度考虑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在湖南和山东等地进行施测。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2份。结果:本研究发现(1)社区工作者对于工作价值观五个维度的重视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外在价值、内在价值、家庭与生活、社会地位、压力小;(2)社区工作者的工作价值观在性别、职位和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3)社区工作者的工作价值观除了家庭与生活维度外都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4)社区工作者工作价值观的各个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5)代际在社区工作者工作价值观的内在价值维度、外在价值维度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上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1)社区工作者在择业时更看重薪酬福利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太重视社会地位和工作的轻松、简单;(2)相比于60年代和70-80年代,90年代的社区工作者在选择工作时看重的要素更加多元化;(3)社区工作者越重视工作的内在价值,工作满意度越高;(4)相比于90年代,60年代的社区工作者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作用更强。
张建人王洪晶李光程皮丹丹黄芳凌辉
关键词:工作价值观工作满意度
工作价值观代际差异的内隐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从内隐层面探讨工作价值观在社会变迁时间维度上的变化特点与规律。方法:运用单类联想测验(SC-IAT)对90名不同年代(6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员工的三个工作价值观要素(稳定安全、环境舒适、社会地位)进行间接测量。结果:不同代被试对三个工作价值观要素(稳定安全、环境舒适、社会地位)在内隐层面都是认同的,并且没有显著性代际差异。结论:在社会变迁时间维度上,6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被试的内隐工作价值观是正向积极的,并且不存在显著性代际差异。
张建人花少武凌辉唐忠
关键词:工作价值观代际差异
中学生的记忆参照效应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记忆参照效应及亲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R/K范式,比较中学生在自我参照、朋友参照、母亲参照、语义参照条件下的记忆效果。结果:①R/K判断、参照条件的主效应显著,两者交互作用显著,朋友参照条件的R反应正确率显著高于母亲参照条件,而与自我参照条件无显著差异;②高他人亲密组的R反应正确率显著高于低他人亲密组。结论:亲密度对中学生记忆参照效应存在积极影响。
熊恋凌辉唐钦
关键词:亲密度自我参照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