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育林

作品数:240 被引量:1,385H指数:21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6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6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4篇学成
  • 54篇化学成分
  • 33篇色谱
  • 28篇皂苷
  • 24篇活性
  • 23篇相色谱
  • 22篇液相色谱
  • 22篇高效液相
  • 2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1篇化学成分研究
  • 21篇白头翁
  • 16篇色谱法
  • 15篇黄酮
  • 14篇细胞
  • 12篇丁香
  • 11篇液相
  • 10篇三萜
  • 10篇紫丁香
  • 9篇UHPLC
  • 8篇生物碱

机构

  • 224篇江西中医药大...
  • 96篇国家工程研究...
  • 21篇江西本草天工...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苏州大学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7篇清华大学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江西省药品检...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甘肃中医药大...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江西科技师范...
  • 3篇南昌师范学院
  • 3篇西藏藏医药大...
  • 3篇药物有限公司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40篇冯育林
  • 149篇杨世林
  • 45篇欧阳辉
  • 41篇何明珍
  • 34篇张武岗
  • 32篇李志峰
  • 24篇李艳
  • 20篇黄文平
  • 16篇宋永贵
  • 14篇王琦
  • 13篇温泉
  • 12篇简晖
  • 12篇李俊
  • 11篇罗晓健
  • 11篇钟国跃
  • 11篇苏丹
  • 10篇王跃生
  • 10篇吴欢
  • 9篇徐丽珍
  • 9篇饶小勇

传媒

  • 46篇中草药
  • 25篇中国实验方剂...
  • 15篇江西中医学院...
  • 14篇时珍国医国药
  • 12篇中药新药与临...
  • 9篇中国中药杂志
  • 8篇中国药学杂志
  • 7篇中药材
  • 7篇中国现代中药
  • 7篇江西中医药大...
  • 5篇中成药
  • 5篇江西中医药
  • 3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首届江西省科...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2篇2023
  • 23篇2022
  • 16篇2021
  • 18篇2020
  • 15篇2019
  • 14篇2018
  • 8篇2017
  • 18篇2016
  • 12篇2015
  • 23篇2014
  • 16篇2013
  • 14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骆驼蹄瓣茎中三萜类成分研究
从骆驼蹄瓣Zygophyllum fabago L.茎中分离得到13个三萜类成分,分别为:骆驼蹄瓣素(Ⅰ)、骆驼蹄瓣皂苷A~E(Ⅱ~Ⅵ)、奎洛维酸(Ⅶ)、3-O-[β-D-quinovopyranosyl]-pyroci...
冯育林刘授先张武岗李志锋简晖王跃生杨世林
关键词:三萜类成分抗肿瘤活性
UPLC/Q-TOF-MS/MS分析中华常春藤中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采用Welc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柱温40℃,进样量5μL。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使用质谱分析软件中的目标化合物筛查法,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监测到的化学成分。结果在优化的液质联用条件下,结合Scifinder数据库、对照品和相关文献鉴定了43个化合物,包括三萜皂苷、黄酮苷类、苯丙素类和核苷类化合物。结论 UPLC/Q-TOF-MS/MS方法能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中华常春藤中的化学成分,为中华常春藤化学成分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杨林军谢彦云李志锋李伟何明珍吴蓓冯育林杨世林
关键词:三萜皂苷黄酮苷类苯丙素类核苷类
基于UHPLC-QTOF-MS/MS法分析玳玳花化学成分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基于UHPLC-QTOF-MS/MS法分析玳玳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玳玳花粉末甲醇溶液的分析采用Shim-Pack XR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5 mL/min;进样量2μL;柱温40℃;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保留时间、精确分子离子峰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对玳玳花进行成分鉴定。结果共鉴定了58个化合物,包括29个黄酮类、15个酚酸类、4个香豆素、1个木脂素类、1个脂肪酸、 2个萜类及6个其他类。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玳玳花的质量控制。
饶颖黄文平冯育林欧阳辉欧阳辉
关键词:化学成分
UHPLC-ESI-Q-TOF-MS/MS对紫花地丁中化学成分的快速表征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HPLC-ESI-Q-TOF-MS/MS)对紫花地丁水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Welc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5 m 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运行时间为30 min。结果:通过二级高分辨质谱分析结合对照品数据及相关文献,共鉴定32个化合物,包含香豆素、黄酮及有机酸类成分。结论:该研究利用UHPLC的高效分离能力和MS的高灵敏度检测优势,建立的分析方法,为控制紫花地丁药材质量、临床疗效及阐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吴欢占远陈海芳李俊简晖张武岗冯育林杨世林
关键词:紫花地丁化学成分
HT-ED联合UPLC-MS/MS技术分析白头翁皂苷B4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血浆中白头翁皂苷B4的分析方法,测定白头翁皂苷B4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96通道高通量平衡透析系统(HTD 96b)进行透析,利用UPLC-MS/MS测定透析内外液中白头翁皂苷B4的浓度,研究白头翁皂苷B4在大鼠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使用Waters XTerra MS C18色谱柱(2.1 mm×50 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7 m L·min^(-1),柱温40℃,进样量5μL。结果:白头翁皂苷B4在5~2 000 ng·L-1线性关系良好,其精密度RSD及准确度均<8.0%,重复性RSD<9.0%,稳定性的RSD均<15%;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均在80%~115%。白头翁皂苷B4在低、中、高(6,12,24 mg·L-1)3个质量浓度下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5.32±0.37)%,(94.32±0.63)%,(88.64±0.37)%。结论:白头翁皂苷B4与大鼠血浆具有较强的蛋白结合率,且结合率不具有质量浓度依赖性。
贾佳欧阳辉何明玉何明珍何明珍冯育林杨世林
关键词:白头翁白头翁皂苷B4血浆蛋白结合率基质效应
草乌与(生、法)半夏配伍3个毒性成分毒代动力学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草乌与(生、法)半夏配伍毒代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草乌醇提组、草乌与法半夏醇提组、草乌与生半夏醇提组、草乌水提组、草乌与法半夏水提组、草乌与生半夏水提组,分别单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中草乌最大剂量给药(0. 06g/kg),设给药前和给药后共13个采血时间点,采用LC-MS/MS检测血浆样品,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2. 0软件处理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3个毒性成分的AUC(0-t)变化:乌头碱:与单用醇提草乌相比,醇提草乌与法半夏配伍明显降低;与单用水提草乌相比,与生半夏配伍后增大明显。新乌头碱:与单用醇提草乌相比,在醇提草乌与法半夏配伍明显降低,但与生半夏配伍明显增大;与单用水提草乌相比,水提草乌与生半夏配伍明显增加。次乌头碱:与单用醇提草乌相比,在醇提草乌与法半夏配伍明显降低,水提物的变化与醇提一致。Cmax变化:乌头碱:与单用水提草乌相比,水提草乌与生半夏配伍后显示增大。新乌头碱:与单用醇提草乌相比,醇提草乌与法半夏配伍降低,但与生半夏配伍后增大;与单用水提草乌相比,水提草乌与生半夏配伍后明显增加。次乌头碱:与单用醇提草乌相比,在醇提草乌与法半夏配伍后明显降低。结论:总体可见生半夏可使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吸收程度与速率增加;法半夏可使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吸收程度与速率减小。
翟兴英徐国良张凌李冰涛冯育林欧阳辉杨世林金晨
关键词:草乌半夏毒性成分毒代动力学
异钩藤碱ESI-MS裂解规律及其在代谢产物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异钩藤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及产物。方法:异钩藤碱按剂量37.5 mg·kg-1给药后,收集血浆,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UPLC-Q-TOF-MS分析异钩藤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结果:通过与空白生物样品和对照品的提取离子色谱图、质谱碎片裂解信息比对,共鉴别出13个成分,其中1个原型,12个代谢产物,包括Ⅰ相代谢产物11个,Ⅱ相代谢产物1个。结论:异钩藤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为氧化、立体异构、羟基化、脱氢、水解及葡萄糖醛酸化等,丰富了吲哚类生物碱的ESI-MS裂解规律,为此类化合物的质谱解析提供参考。
李军茂何明珍黎田儿李艳欧阳辉冯育林杨世林
关键词:异钩藤碱裂解规律吲哚类生物碱立体异构钩藤
UPLC-MS/MS测定十五味乳鹏丸中3种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大鼠灌胃十五味乳鹏丸后体内3种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血浆药物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方法:Welch UPLC XB-C_(18)色谱柱(2.0 mm×50 mm,1.7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5 m L·min^(-1),柱温40℃,进样量5μL,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质谱法监测血浆中各成分的浓度。结果: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分别在126.56~10 125,18.75~1 500,16.32~1 305.5 ng·L^(-1)。3种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0.75±0.14),(0.23±0.03),(0.17±0.02)μg·L^(-1),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93±1.72),(3.02±1.60),(3.70±2.63)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5.03±1.37),(1.51±0.26),(1.14±0.21)h·μg·L^(-1)。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该类成分的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为十五味乳鹏丸的体内研究提供参考。
张武岗占远冯育林杨婕陈海芳杨世林
关键词: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药代动力学盐酸小檗碱
白头翁皂苷类成分的肠道菌群降解动力学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考察白头翁皂苷类成分在肠道菌群中的降解动力学特征,为阐明白头翁发挥药效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ELSD测定白头翁皂苷B3,BD,B7,B10,B11含量,流动相甲醇(A)-水(B)梯度洗脱(0-30 min,75%-90%A),漂移管温度75℃,气体流速2.0 L·min^-1。通过肠道内容物体外孵育白头翁总皂苷计算降解参数。结果:白头翁皂苷类成分在大鼠肠道中孵育结果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特征,48 h内白头翁皂苷B3,BD,B7,B10,B11迅速降解,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79 4,0.052 3,0.053 9,0.042 6,0.046 8 h^-1,半衰期依次为8.73,13.25,12.86,16.27,14.81 h。结论:肠道菌群是白头翁皂苷原型化合物发生代谢的重要因素。
刘亚丽宋永贵关志宇张凌冯育林王萌李伟苏丹
关键词:白头翁皂苷类成分肠道菌群降解动力学
一种葛根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葛根水提物中均一多糖的制备及其降脂活性。本发明从江西道地药材——葛根中分离得到均一多糖QL经体内实验证实葛根均一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脂活性,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含量及肝脏指数,可用于开发出潜在的安全有...
温泉朱卫丰欧阳辉冯育林刘荣华钱凯杜惠
文献传递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