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燕
-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红外线联合推拿、电针治疗面瘫后遗症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红外线联合推拿、电针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为面瘫后遗症治疗的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面瘫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n=35)及联合治疗组(n=35),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推拿、电针治疗方法,联合治疗组采用红外线联合推拿、电针治疗方法,全程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静态下对称性评分、随意肌运动下对称性评分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P<0.05)。结论:在面瘫后遗症治疗方面,采用红外线联合推拿、电针治疗方案,能够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栾绍群范志亮冯海燕冯晓娟刘云峰崔福生范志刚尹少华
-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胃溃疡穿孔
- 电刺激术对中老年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术治疗中老年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CT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患者在给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肌电图(EMG)定位定量经皮电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电生理指标变化。结果:临床痊愈率:治疗组为77%,对照组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电生理指标变化:两组正中神经感觉电位(腕-拇指、腕-中指、腕-环指)传导速度(SCV)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腕-中指)波幅(Amp)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正中神经远端运动电位潜伏期改变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EMG定位给予定量电刺激可明显提高老年患者早期CTS临床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李月红冯海燕刘云峰张国红
- 关键词:神经电刺激
- 肌电图辅助定位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 刘云峰冯海燕于若琳谢立娟王利峰张军波王建华
- 该项研究选择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和特发性面瘫两种常见周围神经疾病患者作为干预对象;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引入肌电图辅助定位、辅助制定治疗参数的概念,实时监测下依据神经肌肉功能状态调节刺激参数保持理想刺激状态,保证治疗效果;个体...
- 关键词: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肌电图
- 脑栓通胶囊治疗脑出血恢复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估脑栓通胶囊治疗脑出血恢复期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栓通胶囊。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1个月进行疗效评估、凝血系列及血液流变学参数检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73.3%,对照组愈显率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栓通能显著提高脑出血恢复期下肢静脉血栓临床疗效。
- 刘云峰冯海燕解庆凡
- 关键词:脑出血下肢静脉血栓脑栓通胶囊
-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及肌电图检查证实为上肢不完全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在给予甲钴胺、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肌电图定位定量经皮电刺激治疗,疗程6个月。疗程结束后行神经功能评定及肌电图检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肌电图变化特点。结果:治疗后6个月时,临床痊愈率治疗组为46.5%(20/43例),对照组为16.27%(7/4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12,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2%(40/43例),对照组为79.07%(34/4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8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时,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CV)增快、潜伏期(latency,LAT)缩短、波幅(amplitude,AMP)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6个月时,治疗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MCV增快、LAT缩短、AMP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选择适当刺激参数、电流、电压、脉宽、模式及刺激范围治疗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冯海燕李月红靳跃刘云峰张国红刘青蕊
-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周围神经损伤肌电图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
- 刘云峰冯海燕
- 关键词:脑梗死吞咽障碍中西医结合疗法
-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1及3个月时,观察组House-Brackmann评定达Ⅱ级以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侧面神经运动诱发动作电位比较,观察组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波幅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能够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疗效。
- 刘云峰冯海燕李月红于若琳张军波王建华
-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特发性面瘫肌电图
- 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观察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上肢不完全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华北制药厂)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电图定位定量经皮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则辅以低频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对比2组患者肌电图变化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率(23.26%)及显效率(51.1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分别为6.98%和34.88%),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受损正中神经、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分别为(47.99±5.03)m/s和(47.21 ±5.91) m/s]、潜伏期[分别为(4.04±0.78) ms和(4.21±1.43)ms]及尺神经潜伏期[(3.62±0.88)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具有定位准确、电刺激参数适宜、安全性好等优点,能进一步促进受损神经修复、改善患者受损神经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冯海燕刘云峰刘青蕊李月红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肌电图
- 定位定量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上肢神经不全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肌电图定位定量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上肢不完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全部口服甲钴胺并给予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给予经皮电刺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肌电图定位定量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和肌电图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情况和肌电图结果优于对照组,临床康复率(93.3%)较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可辅助准确定位电刺激位置和选择最适合刺激参数,能够显著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电刺激治疗效果。
- 刘云峰冯海燕
-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周围神经疾病
- 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骨问后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辅以肌电网定位定量经皮电刺激,对照组则辅以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华北制药厂出品)口服。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对2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受损神经肌电变化进行评定。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肢运动功能临床有效率(81.0%)明显优于对照组(5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骨间后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骨间后神经肘下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鲳患者骨间后神经MCV[(42.83±4.97)m/s]及肘下CMAP[(2.98±0.94)m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2组患者桡神经肘上CMAP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具有定位准确、电刺激参数适宜、安全性好等优点,能进一步促进受损神经修复、改善患肢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月红张国红冯海燕刘云峰高利娟李俊萍张萍
- 关键词:电刺激肌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