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曜宇

作品数:38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静脉
  • 7篇动脉
  • 6篇血栓
  • 6篇手术
  • 6篇细胞
  • 5篇血管
  • 5篇主动脉
  • 5篇外科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移植
  • 4篇再灌注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术后
  • 4篇切除
  • 4篇缺血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4篇灌注
  • 4篇灌注损伤
  • 4篇并发

机构

  • 25篇昆明医学院第...
  • 12篇昆明医科大学
  • 5篇昆明医学院
  • 2篇云南省第二人...
  • 2篇云南省第一人...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37篇冯曜宇
  • 14篇金辉
  • 8篇罗华友
  • 8篇程若川
  • 6篇韩胜斌
  • 6篇魏晓岗
  • 6篇杨斌
  • 5篇冯忠堂
  • 5篇蔡红波
  • 5篇赵凌峰
  • 5篇郭修海
  • 4篇张承磊
  • 4篇刁畅
  • 4篇杨斌
  • 3篇高荐辕
  • 3篇钱军
  • 3篇路钢
  • 3篇陈绍春
  • 2篇刘自明
  • 2篇张建明

传媒

  • 7篇昆明医学院学...
  • 4篇中国血管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云南医药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伤性股动静脉瘘伴巨大髂外静脉瘤一例
2010年
患者男性,35岁,主因“发现右大腿根部搏动性包块8年,右下肢肿胀1个月”于2008年5月5日入院。既往史:8年前右大腿根部曾被刀刺伤。体检:右下肢明显增粗、张力略高,浅静脉充盈,
郭修海金辉杨斌冯曜宇蔡红波高荐辕赵凌峰
关键词:股动静脉瘘静脉瘤创伤性髂外搏动性包块静脉充盈
腹股沟区血管外科手术后并发淋巴漏的预防和处理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股沟区血管外科手术后并发淋巴漏的危险因素、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579例曾于腹股沟区行血管外科手术的患者资料.结果19例患者术后出现了腹股沟淋巴漏,发生率为3.28%;其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降低其发生率的重点在于预防.结论腹股沟区术后并发淋巴漏仍然是血管外科医生感到麻烦的问题,重点在于预防其发生.淋巴并发症的治疗应采用个体化措施,如淋巴瘘持续存在,且引流量较大时则应早期再手术治疗.
冯曜宇金辉郭修海杨斌杨斌韩胜斌
关键词:腹股沟血管手术并发症
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索胰腺移植缺血 再灌注损伤 (I RI)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双套管 +移植物腹主动脉三通管外接法完成大鼠全胰十二指肠同种异体移植动物模型。实验分为A、B组 ,每组 15只 ,分别于术后 6、2 4h处死。处死时检测非空腹血糖 ,并行移植物组织学观察。结果  3 0次实验中 ,总手术时间仅为 2h左右 ,移植手术成功率 10 0 %。排除因套管内血栓形成引起移植物失功的 3例外 ,其余受试大鼠血糖水平均在术后 6或 2 4h降至正常 ,移植胰功能存活率为90 % (2 7/3 0 )。A、B两组组织学改变符合I RI病生特点。结论 本模型操作简便、稳定 ,不需阻断体循环 ,具有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早的优点 。
刁畅程若川魏晓岗冯曜宇李恩全
关键词:胰腺移植十二指肠移植再灌注损伤
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2004年
对 2 4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2 2例痊愈 ,6例术后发生并发症 ,2例术后死亡。
罗华友钟鸣程若川冯曜宇
关键词:创伤十二指肠损伤手术
大鼠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奥曲肽对NO/cGMP途径的影响
程若川刁畅魏晓岗钱军张建明罗华友冯曜宇
为研究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我们在Sun Lee´s传统移植模型上,改进供体手术步骤并运用自制血管套管,采用双套管+移植物腹主动脉套管外接法建立动静脉通道,在不阻断体循环的情况下完成大鼠...
关键词:
关键词:胰腺移植奥曲肽一氧化氮
基于影像组学与机器学习对颈动脉体瘤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使用CT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建立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术后并发症的准确预测模型。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8例CBT患者信息。基于与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的相关性对CT图像上选择出的兴趣体积进行特征选择,使用支持向量机、k最近邻、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和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等6种分类器利用5折交叉验证法建立并评估CBT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模型。结果6种模型都能对CBT术后的预后进行较准确的预测,其中XGBoost模型具有最佳的预测性能,其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7.7%、100%、92.5%、95.8%和0.728。结论利用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可建立CBT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模型,其中XGBoost模型的精度最佳。
谷学攀杨斌赵凌峰韩胜斌王琦冯曜宇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并发症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患者血栓前状态检查中的价值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患者血栓前状态检查中的运用价值。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血栓前状态患者,共计201例,男95例,女106例;年龄15—78岁,平均52岁。结合彩超影像对比和相关文献复习,将上述患者进行分组干预观察。结果治疗前“暴风雪”征段血管内血流峰值分别为股静脉(0.16±0.03)m/s,胴静脉(0.14±0.03)m/s,肌间静脉(0.13±0.02)m/s,治疗后股静脉(0.19±0.03)m/s;胭静脉(0.17±0.03)m/s;肌间静脉(0.15±0.01)m/s,152例血栓前状态患者治疗后超声检测血流峰值增高,管腔内滞缓流动显示减轻或消失,提示血流减慢消失、血液高凝状态明显改善或消失,患者自觉肢体酸胀明显好转;49例未接受药物干预者中,12例为重度全管腔型“暴风雪”征患者,2周内有8例发生“暴风雪”征段血管内血栓形成,其血栓发生率为6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的发现和评估血栓前状态并可指导对血栓形成的有效干预。
李敏金辉王友礼郭媛媛高荐辕杨斌冯曜宇韩胜斌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栓前状态血液高凝状态
中国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B型夹层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1999年,Dake等和Nienaber等同期在新英格兰杂志上报道了采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aortic dissection,B—AD)的经验,证实该术安全有效,从而开创了国际TEVAR治疗B-AD的新纪元。
孔瑞泽郭修海蔡红波杨斌冯曜宇金辉
关键词: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胸主动脉META分析AORTIC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被引量:22
2003年
目的 了解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对 1985年~2 0 0 0年收治的 4 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将胆道损伤的原因归纳为病理因素、解剖因素、技术性因素三类。结果 病理因素所致的胆道损伤 13例 ,解剖因素所致的胆道损伤 18例 ,技术性因素所致的胆道损伤 11例。结论 强调术者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胆道损伤的关键。不能视胆囊切除为“小手术”、“简单手术”。
罗华友杨家印刘自明程若川魏晓岗冯曜宇吴泓
关键词:医源性胆道损伤胆囊切除手术并发症
不同自然病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附146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1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7例,女59例;平均年龄49.7岁。根据其自然病程将上述患者按症状出现时间(而不是栓龄)分为3组:急性组40人(0~7d),亚急性组70例(8~30d)和慢性组36例(30d以上者)。分别对各组溶栓治疗前后股静脉流速峰值、内径变化,腘静脉流速峰值、内径变化,以及大、小腿周径改变等进行比较。结果溶栓治疗后患者股、腘静脉流速峰增加,增加最多的是急性组,其次为亚急性组,最少的是慢性组;溶栓治疗后患者股、腘静脉内径和大、小腿周径减少,减少最多的是急性组,其次为亚急性组,最少的是慢性组(均P<0.01)。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实施越早效果越好。积极的溶栓可以改善静脉梗阻和降低瓣膜破坏程度及减轻血栓后遗症的程度。
韩胜斌陈明清杨斌金辉冯曜宇
关键词:下肢溶栓治疗自然病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